重構宏大敘述

重構宏大敘述

《重構宏大敘述》是賀紹俊創作的文學研究著作(論文集),首次出版於2009年10月。

該書分為三部分內容,一類側重於理論話題,取名叫“理論建構”;一類側重於文學現象的分析,取名叫“問題意識”;一類就是對具體作家作品的解讀,取名叫“批評前沿”。學術研究的基本出發點,對於當代文學研究來說尤為重要的問題意識貫穿始終。賀紹俊用令人感動的真誠的精神堅守,用出自心靈的純粹的文學之愛,去矯正文學現實傾斜的部位。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重構宏大敘述
  • 作者:賀紹俊
  • 創作年代:當代
  • 文學體裁:文學研究著作(論文集)
  • 字數:251千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鑑賞,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作品分為三部分內容,一類側重於理論話題,取名叫“理論建構”;一類側重於文學現象的分析,取名叫“問題意識”;一類就是對具體作家作品的解讀,取名叫“批評前沿”。在“批評前沿”中包括作者跟蹤著小說創作,對新發表的作品所進行的即時點評,作者認為這就像是緊緊追趕在作家的後面,追得都有點喘不過氣來,因此作者將其命名為“追隨著創作的吠叫”。作者將問題意識貫穿在其文學研究和文學批評之中,將文學批評作為當代文學研究一個暢通無阻的綠色通道,因此其研究成果描述了當代文學實踐的軌跡。作者認為,近十年來(截至2009年),文學理論與文學批評與現實的關係越來越疏遠,而這一點恰是與現代、後現代的精神實質背道而馳的。改變文學理論與文學批評現狀的途徑之一,便是重建起文學的宏大敘述。作者通過對文學問題的分析,闡釋重建的必要性和現實性,另一方面,也力圖將這種重建落實在自己的具體的批評之中。

作品目錄

第一輯 理論建構
宏大敘述:從解構到重構
批評制度與批評觀念
全球化與本土化:一個偽問題的提出和解決
熱鬧的批評和靜悄悄的批評
現實題材小說的社會學批評
在路上還是在土地上
從政治、經濟和藝術的合力看國家文化形象
大眾文化背景下的文學“四化”
第二輯 問題意識
自戀:女性寫作的方式
從宗教情懷看長篇小說的精神內涵
歷史小說的當代性與文學性
人道的自然主義與自然的人道主義
在現代性焦慮中尋覓自己的家園
體會明亮和溫暖的精神內涵
——關於2003年小說的一種解讀
尋找男子漢
闡釋春天:文學的精神承擔
第三輯 批評前沿
把李國文理想化的一次冒險
倫理現實主義的魅力
——細讀趙德發的一種方式
自己的山莊
說傻·說悟·說游
——讀阿來的《塵埃落定》
中國知識分子成長的沉重主題
——讀謝冕的《1898:百年憂患》
與一位學院派批評家的心靈到達
——關於張學昕的文學批評
一代人的縮影
——我讀吳正
後文革徵象的冷敘述
——讀馬笑泉的《憤怒青年》
鐵凝:快樂地遊走在“集體寫作”之外
是延宕先鋒文學還是堂吉訶德的一擊?
——讀劉恪的長篇小說《城與市》
終結政治英雄的文化謀略世界
——讀范小青的長篇新作《城市表情》
敘述革命中的民間世界觀
——讀林白的《婦女閒聊錄》
追隨著創作的吠叫
後記

創作背景

20世紀80年代,文學批評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寫作行為,它深度地參與了思想解放的社會化過程。那些文學崗位上的實踐者成為這股寫作力量的主體,他們為文壇和思想界提供嶄新的發現,把文學批評作成了一種充滿激情和詩情的新文體。而這股批評力量經過了20世紀90年代的分化,相繼隱沒在以市場經濟為領銜的多樣化的生存樣態中。作為這股寫作力量的優秀分子,賀紹俊在大學找到了一個安妥自己心靈的新領地。從職業的角度,賀紹俊屬於當紅的學院派批評家的序列,但在內里上他仍保持著一個長期經受訓練的文學實踐者的敏銳。《重構宏大敘述》一書就是他前後兩種身份優勢相結合的產物——批評與研究緊密結合。

作品鑑賞

《重構宏大敘述》這一標題唱的就是一個當下的反調。這不是作者出於市場化的包裝之舉——按照消費時代的邏輯,贊成和反對都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變相的消費行為,但賀紹俊顯然不是時尚中人,在性情上也不是一個過激的人物,但他偏偏又以文學批評的反姿態,來極端強調鮮明的立場,是因為他竭力推出的這個問題,到了迫不得已、非要斷喝一聲的程度。
從文學新時期走過來的人都清楚,“宏大敘述”是破解當前文學瓶頸的一個關鍵字,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賀紹俊這次找到了這把鑰匙。作為當代文學中極端政治意識形態的替代品,“宏大敘述”在二十多年間一直是文學持續解構的對象,解構的正面效果是文學終於從政治的神話中掙脫了出來,它帶來的負面問題,是將自啟蒙運動以來積累的人類理性價值全部否定,而其核心否定的是人的高貴的精神。“宏大敘述”作為一個特定時期的歷史命名,和20世紀80年代初的“朦朧詩”、80年代末的“媚俗”一樣,被人們盲打誤撞、約定俗成地接受了下來,人們普遍認同它為“有益的誤讀”,是因為它的確起到了功不可沒的歷史作用,但如果人們無視現實語境的變化,一任這種“誤讀”延續下去,那么人們失去的將是文學的底線——文學精神的承擔。作者把這種現實語境描繪成“前現代、現代、後現代呈現在同一空間內,而每一種狀態都是在發育不良的過程中生長起來的”,所以,作者提出兩個出發點:一是從文學的本體出發,一是從中國的本土語境出發,重構當代的“宏大敘述”。
實際上,作者此時所指稱的“宏大敘述”和一直作為攻擊對象的“宏大敘述”,在內涵上既有交錯,又有區別。它剝離了附著在其上的偏激成份,恢復了這個詞語本身的常識性色彩,即它包含著文學本體中豐富的內容——神性、政治、精神、思想、高貴;同時它又是一個有效的提醒,一個理論詞語在平移過程中,要考慮詞語與語境之間的關係,它在不同語境下能指與所指的變化。賀紹俊的某些立論看似逆反,實則卻是對偏執一端的人所忽略的文學常識——文學本體、文學精神的強調。
作為當代文學現實問題的發現者,賀紹俊發現人們引進了大量的西方理論批評觀念,但卻並沒有引進與此相適應的批評制度,批評制度的紊亂造成批評類型的混淆,使得批評觀念在不充分的條件下生長,它的突出表現就是當代文學研究在詞語概念上的模糊性和不求甚解。賀紹俊的思維優勢在於他常常挑戰人們的慣常思維,從概念的重新矯正,從對內涵的精確闡釋入手,拋出他的令人驚喜、令人信服的新知灼見。譬如關於文學中的“政治”,他說:“中國知識分子獨立品格的缺失並不在於對政治的熱情投入,而是在於社會政治結構的約束,因此我們所要否定的是致‘士’與‘仕’於一體的政治、文化、結構,而不是傳統士階層沿襲至今的憂國憂民的政治立場”(《重構宏大敘述》),這就把充滿生命活力的天下情懷與世俗功利的政治體制甄別了開來;譬如對於“理想”,他說:“‘理想失落’的普遍社會現象,所針對的還是理想的具體內涵,而不是理想這個抽象的理念。因此所謂的理想失落,是對舊理想的捨棄和對新理想的期盼”(《體會明亮和溫暖的精神內涵》),理想作為精神理念,它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價值存在,問題在於不同時代的權力主體賦予它的內涵是千差萬別的,由此玷污或扭曲了理想的本身,但這決不意味著理想理所應當被人們拋棄;譬如對於“精神”,他說:“當代人藉助後現代文化思潮,打倒了橫亘在自由欲望面前的龐然大物”,但“我們要摧毀的是精神的威權,而不是精神本身”(《從宗教情懷看長篇小說的精神內涵》),實質上,人們要解決的是假借精神之名壓迫人們的現實勢力。
政治、精神、理想——這些詞語正是解構“宏大敘述”者模糊的內容,因此作者對概念的矯正具有清晰的現實指向。後現代對舊的宏大敘述的解構,在新時期文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貢獻,但顛覆不是目的,打碎之後需要重建。一個民族的發展需要自己的宏大敘述,它建立在一整套新的價值體系的基礎之上,這就需要文學具有和新時代相對應的新的精神秩序、精神理想和精神承擔,同時需要文學批評通過自己的闡釋和批判功能,最終完成文學的這份承擔。因此,重構當代的、民族的宏大敘述,是一個深邃的現實命題。書中的文章雖然看上去似是單獨的散章,其實在整體的精神脈絡上卻是貫通的,作者不僅闡釋和強調重構宏大敘述的必要性和現實性,更將這種重構體現在自己的具體批評之中,因此他不僅是問題的提出者,更是積極的對話者和建設者。

出版信息

書名
作者
出版地點
出版單位
出版時間
ISBN
頁數
重構宏大敘述
賀紹俊
長春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09年10月
978-7-80762-374-8
256頁

作者簡介

賀紹俊,1951年出生於湖南長沙。198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瀋陽師範大學中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曾任文藝報社常務副總編輯,《小說選刊》主編。長年從事文學理論和批評,主要著作有《重構宏大敘述》(論文集)、《文學批評學》(與人合著)、《中國當代文學圖志》(與人合著)、《鐵凝評傳》、《還在文化荊棘地》(論文集)、《魯迅與讀書》、《伊甸園的困惑——文學中的性愛描寫》等,發表論文二百餘萬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