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談判(1945年8月29日—10月10日)

日本投降後,蔣介石在美國支持下積極準備內戰,但迫於共產黨的堅決鬥爭和國內外輿論壓力,加之他要立即發動大規模的內戰面臨著種種困難。在這種形勢下,蔣介石多次發電報邀請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赴重慶進行和平談判。8月25日,中共中央發表《對目前時局的宣言》,明確提出“和平、民主、團結”的口號。當晚,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立即赴重慶同國民党進行談判。28日,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在國民黨代表張治中、美國大使赫爾利的陪同下從延安飛抵重慶。談判從8月29日開始,到10月10日結束。在此期間,毛澤東直接同蔣介石就國共兩黨關係的重大問題進行多次商談。有關國內和平問題的具體談判,是在中共代表周恩來、王若飛同國民政府代表王世傑、張群、張治中、邵力子之間進行的。雙方的根本分歧在於是否承認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政權和人民抗日武裝。在談判期間,中共代表團廣泛地進行爭取團結各方面和平民主力量的工作,使中國共產黨的立場得到了各民主黨派和各界民主人士的普遍同情和支持。談判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還同國民黨軍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緊密地配合了談判。經過43天的談判,10月10日,國共雙方代表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國民黨政府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國基本方針。雙方協定“必須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為基礎”,“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建設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這是國共會談取得的主要成果。雙方還確定召開各黨派代表及無黨派人士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共商和平建國大計。這也是會談取得的一項重要成果。會談達成的協定還有:迅速結束國民黨的“訓政”,實現政治民主化,承認人民享有一切民主國家人民應享有的民主自由權利;黨派平等合法;取消特務機關;釋放政治犯;“積極推行自治,實行自下而上的普選”,等等。談判中未能達成協定的,主要是解放區政權問題和國民大會問題。軍隊整編問題實際上也沒有解決。對於這些懸而未決的問題,《會談紀要》載明,雙方將“繼續協商”或提交政治協商會議解決。重慶談判的舉行和《會談紀要》的發表,表明國民黨方面“承認了中共的地位”,“承認了各黨派的會議”,同時使中國共產黨關於和平建設新中國的政治主張被全國人民所了解,從而推動了全國和平民主運動的發展。重慶談判,體現出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反對內戰獨裁的誠意,增進了國內外進步勢力對共產黨的理解和信任。《會談紀要》簽訂後,10月11日,毛澤東返回延安,周恩來等留在重慶就懸而未決的問題繼續同國民黨方面商談。由於仍無結果,周恩來於11月25日暫返延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