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政與經貿學院是重慶科技學院為適應高等教育改革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由原人文社會科學系社會學教研室、馬列教研室和思品教研室與原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學教研室整合組建而成。學院設有經濟系、社會學系、馬列教研室、思想品德教研室、理論與實踐課教研室、實習實訓中心6個系、教研室(中心),黨政辦公室、教務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3個辦公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科技學院法政與經貿學院
法政與經貿學院是重慶科技學院為適應高等教育改革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由原人文社會科學系社會學教研室、馬列教研室和思品教研室與原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學教研室整合組建而成。學院設有經濟系、社會學系、馬列教研室、思想品德教研室、理論與實踐課教研室、實習實訓中心6個系、教研室(中心),黨政辦公室、教務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3個辦公室。
學院師資規模不斷擴大,教師素質有效提升,學歷結構、學緣結構和年齡結構明顯改善,建立起了勝任教學科研工作,適應學院改革與發展的人才隊伍。現有教職員工85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4人,博士15人(在讀2人),來自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兼職教授4人,近90%的專任教師具有博士、碩士學位。
學院本著“打造隊伍、提高水平、促進發展”的原則,紮實開展專業建設和學科建設。堅持以“發展科學、培養人才、服務社會和傳承文化”為宗旨,堅持以教育教學為根本,本土化為目標,科研為支撐,社會服務為方向的人才培養思路,注重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著力培養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生,致力於打造品牌本科專業。努力培養社會所需的高級套用型人才,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同時,在全校學生中開展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致力於提高工科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營造濃厚的德育文化氛圍。堅持理論與實踐、教學與科研相結合,開展“卓越工程師能力”培養計畫。現有重慶市優秀教學團隊1個,重慶市精品課程和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各1門。學院與美國的南喬治亞大學、東卡羅萊納大學、瓦爾帕素大學以及墨西哥的維拉克魯斯大學等國外多所高校有合作關係,學院與多家大中型企業、社會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專業實習實訓合作關係,學生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學院設國際經濟與貿易、社會工作、資源與環境經濟學3個本科專業,在校本科生1260人。學院在從事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的同時,還承擔了全校2萬餘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與實踐課教育教學工作。三個本科專業中,社會工作專業為校級特色專業,其畢業生面向各級信訪、民政、勞動及社會保障相關政府部門,社區、社團、工會等社會組織,社會福利、服務機構就業,主要從事信訪、調解、政策調研、行政管理、社區發展與管理、特定人群服務等工作。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生面向涉外企業、銀行、證券,政府機關、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就業,主要從事涉外經貿和經濟管理等工作。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專業畢業生面向資源與環境管理部門、大中型企業、科研機構以及銀行等金融機構就業,主要從事資源與環境管理、產品市場推廣、項目評估、績效管理、資本化運作等工作。
學院建有設備先進、管理規範的實驗實訓中心,下設社會工作實驗室和國際貿易實驗室,實驗教學內容充實,實驗項目齊全。資源和環境經濟學實驗室正在申報建設中。與多家大中型企業、社會機構建立了校企共建社會實踐教學基地14個。學院資料室藏書近2萬冊(件)。
學院科研和教研蒸蒸日上。現有重慶市科學與技術傳播中心1個,校級研究中心和科研創新團隊4個。重慶市學術帶頭人1人,後備人選1人,重慶市社會科學專家庫成員3人。近五年學院教師獲得主持9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0多項省部級縱向項目,獲得重慶市高等教育教改項目重點項目2項,一般項目7項;參與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6項,參與研究省部級縱向項目近100項。獲得省部級以上學術論文和著作三等獎以上獎勵9項。出版專著12部,合著28部。發表論文386篇,其中核心期刊127篇,CSSCI來源期刊63篇,《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等全文轉載或轉摘22篇。
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是學院人才培養的特色。近3年來,獲得省部級學生科技創新訓練項目1項,校級科技創新訓練項目和創業訓練項目50多項。出版學生社會調查論文集1本,發表學術論文21篇。學生連續3年入圍全國商科院校技能大賽國際貿易專業競賽總決賽,獲得一等獎1次,二等獎2次;近2年參加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主辦的大學生社工論壇,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近3年50多名學生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研究院)研究生,7名學生在海外攻讀碩士學位。
學院獲得重慶市高等學校先進黨總支、學校先進集體、科研工作先進集體、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在重慶市教學能手大賽、講課比賽等教學活動中3名教師獲得一等獎、4名教師獲得二等獎、4名教師獲得三等獎;1名教師代表重慶市在全國教學觀摩課中現場授課;多名教師獲得全國模範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巾幗建功標兵等市部級及以上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