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科技大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

重慶科技大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

重慶科技大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是重慶科技大學下設二級學院。

學院前身為西南石油工業專科學校,創辦於1951年9月;1952年3月學校更改為中專學校,更名為“西南石油工業學校”;1952年11月學校更名為“重慶石油工業學校”;1953年10月學校更名為“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業部重慶石油學校”;1955年5月學校更名為“石油工業部重慶石油學校”;1958年9月學校更名為“石油工業部重慶石油工業學校”;1962年7月瀘州天然氣學校併入學校;1962年8月學校更名為“重慶天然氣學校”;1964年1月學校更名為“石油工業部重慶石油學校”;1969年12月將“石油工業部重慶石油學校” 與“四川石油管理局儀器配修廠”合併,以校改廠,由廠辦校;1974年12月“重慶石油學校” 與“四川石油管理局儀器配修廠”分開,廠校分家;1975年1月學校更名為“四川石油管理局重慶石油學校”;1994年學校更名為“重慶石油高等專科學校”;2004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重慶工業高等專科學校重慶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重慶科技學院,同年石油工程學院成立,後更名為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

截至2023年12月,學院實驗用房面積約1.8萬餘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約1.5億元;有5個教學機構,7個本科專業;有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有教職工134人,在校學生2300餘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科技大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
  • 創辦時間:1951年
  • 辦學性質:二級學院
  • 主管部門:重慶科技大學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謝家建、院長:戚志林
  • 本科專業:7個
  • 碩士點: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
  • 院系設定:5個教學系
  • 地址:重慶沙坪壩區大學城東路20號
歷史沿革,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師資力量,學科建設,教學建設,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文化傳統,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 初期發展階段(1951—1952年)
1951年4月21日,中央燃料工業部石油管理總局批准在西南工業幹部學校設立石油幹部班,以培訓鑽井技術幹部,在此基礎上籌建“西南石油工業專科學校”。
1951年9月20日,經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業部批准,在石油幹部班基礎上,中央燃料工業部石油管理總局“ 西南石油工業專科學校”正式成立,開設鑽探專業,當月開始招生。
  • 中專發展階段(1952—1994年)
(一)西南石油工業學校(1952年3—10月)
1952年3月22日,中央燃料工業部決定,將“西南石油工業專科學校”更改為中專學校,更名為“西南石油工業學校”,開設鑽探和機械2個專業。
(二)重慶石油工業學校(1952年11月—1953年10月)
1952年11月12日,西南軍政委員會工業部決定,將“西南石油工業學校”更名為“重慶石油工業學校”,開設鑽探和機械,2個專業。
1953年10月29日,學校更名為“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業部重慶石油學校”,開設鑽井、採油、礦機3個專業。
(三)石油工業部重慶石油學校(1953年11月—1958年9月)
1955年5月,中央將“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業部重慶石油學校” 更名為“石油工業部重慶石油學校”,開設鑽井、採油、礦機3個專業。
1956年4月18日,石油工業部確定重慶石油學校發展規模為在校生1600人,開設石油地質、鑽井、採油、礦機4個專業。
(四)石油工業部重慶石油工業學校(1958年10月—1962年7月)
1958年9月26日,石油工業部發文,將“石油工業部重慶石油學校” 更名為“石油工業部重慶石油工業學校”。
(五)重慶天然氣學校(1962年8月—1964年1月)
1962年7月7日,石油工業部決定,將瀘州天然氣學校併入重慶石油工業學校。
1962年8月15日,石油工業部決定,將“石油工業部重慶石油工業學校” 更名為“重慶天然氣學校”,開設石油地質、鑽井、開採、礦機、儲運和天然氣綜合利用6個專業。
(六)石油工業部重慶石油學校(1964年2月—1969年11月)
1964年1月14日,石油工業部決定,將“重慶天然氣學校”更名為“石油工業部重慶石油學校”,開設石油地質、鑽井、開採、礦機和儲運5個專業。
(七)四川石油管理局重慶石油儀器修配廠(1969年12月-1975年1月)
1969年12月8日,石油工業部軍管會決定,將“石油工業部重慶石油學校” 與“四川石油管理局儀器配修廠”合併,以校改廠,由廠辦校。
1972年,學校恢復招生,2年制中專生。
1972年9月8日,第一批工農兵學員開學,開設測井、鑽井、地質和礦機4個專業。
(八)四川石油管理局重慶石油學校(1975年2月—1994年3月)
1974年12月16日,“重慶石油學校” 與“四川石油管理局儀器配修廠”分開,廠校分家。
1975年1月,學校更名為“四川石油管理局重慶石油學校”。
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制度,辦學進入正軌,招收恢復高考的第一批中專生,開設輸氣、鑽井、開採和礦機4個專業。
1980年,學校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重點中專。
1992年,學校通過國家教委中專辦學水平評估。
  • 大專發展階段(1994—2004年)
1994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學校更名為“重慶石油高等專科學校”,開設石油工程系、機電工程系、建築工程系、工商管理系和社會科學部、基礎教學部、成人教學部。石油工程系開設地質、鑽井技術、石油與天然氣開採、油氣集輸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城市燃氣輸配技術6個專業。
1998年,學校被教育部遴選為全國示範性普通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
  • 本科發展階段(2004年以來 )
2004年5月18日,經國家教育部批准,重慶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和重慶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成為普通全日制本科院校—重慶科技學院。同年,石油工程學院成立,開設石油工程、油氣儲運工程、資源勘查工程3個專業。
重慶科技大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
石油工程學院成立授牌儀式
2007年,開始與西南石油大學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
2010年,增設地質學專業獲教育部批准。
2011年,石油工程專業獲批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改革培養計畫試點專業。學校成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單位,石油與天然氣工程領域獲批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授權,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獲批“十二五”重慶市一級重點學科。
2012年,與中石油川慶鑽探有限公司、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重慶氣礦企業聯合申報的2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獲批,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獲批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領域專業碩士研究生開始獨立招生。
2013年,油氣儲運工程獲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改革培養計畫試點專業,石油與天然氣實驗教學中心獲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與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聯合申報的國家級校外大學生工程實踐教育基地獲批,石油工程專業獲批重慶市“三特行動計畫”特色專業。
2014年,增設海洋油氣工程專業獲教育部批准。
2015年,增設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獲教育部批准,油氣儲運工程專業獲批重慶市“三特行動計畫”特色專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獲批重慶市“三特行動計畫”特色學科專業群。
2017年,石油與天然氣工程領域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項目通過教育部驗收,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獲批“十三五”重慶市一級重點學科。
2018年,增設地球物理學專業獲教育部批准,石油工程專業獲批重慶市一流專業建設點。石油與天然工程、地質工程2個專業支撐學校獲批碩士授權單位。
2019年,石油工程專業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油氣儲運工程專業和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獲批重慶市一流專業建設點。
2020年,石油工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21年,海洋油氣工程專業獲批重慶市一流專業建設點。石油與天然氣工程、資源與環境獲批“十四五”重慶市一級重點學科,資源與環境獲批重慶市博士學位授權點建設。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23年12月,學院有5個教學機構,7個本科專業。
教學機構:石油工程系、地球科學系、地球物理系、油氣儲運工程系、海洋油氣工程系
本科專業:石油工程、油氣儲運工程、海洋油氣工程、資源勘查工程、地質學、勘查技術與工程、地球物理學

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學院有教職工134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26人,副教授44人,博士94人,博士和碩士生導師85人,企業碩士研究生導師263人,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省(直轄市)級以上學術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後備人選2人,中青年骨幹教師(含資助計畫)3人,重慶市教學團隊3個,重慶市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重慶市研究生導師團隊3個。
優秀教師
類別
姓名
重慶英才青年拔尖人才
黃斌
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
曾順鵬
重慶英才· 創新創業領軍人才
戚志林
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
林志成
重慶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戚志林
資料來源:註:以上名單不全
省部級教學團隊
團隊類別
團隊名稱
負責人
獲批時間
重慶市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非常規油氣開發教師團隊
戚志林
2020年
重慶市研究生導師團隊
複雜油氣田開發理論與技術
戚志林
2018年
深部儲層評價
譚先鋒
2019年
油氣滲流理論與開發技術
黃小亮
2022年
重慶市本科教學團隊
石油工程
戚志林
2007年
油氣儲運工程
孟 江
2012年
資料來源:

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12月,學院有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重慶市重點學科2個。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資源與環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工程)
重慶市重點學科:石油與天然氣工程、資源與環境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3年12月,學院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2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專業2個,重慶市“三特行動計畫”特色專業2個;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5門國家級和省部級建設課程;在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下屬公司建立有7個研究生聯合培養工作站和31個學生實習基地。
重慶市一流課程:油層物理等
專業建設
專業類別
名稱
級別
獲批時間
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
油氣儲運工程
國家級
2022年
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
石油工程
國家級
2020年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石油工程
國家級
2008年
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畫試點專業
石油工程
國家級
2011年
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畫試點專業
油氣儲運工程
國家級
2013年
國際工程教育認證專業
石油工程
國家級
2018年
重慶市一流專業
石油工程
市級
2018年
重慶市一流專業
油氣儲運工程
市級
2019年
重慶市一流專業
資源勘查工程
市級
2019年
重慶市一流專業
海洋油氣工程
市級
2021年
重慶市三特行動計畫特色專業
石油工程
市級
2013年
重慶市三特行動計畫特色專業
油氣儲運工程
市級
2015年
重慶市三特行動計畫特色學科專業群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市級
2016年
重慶市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石油工程
市級
2012年
資料來源:
省部級及以上教學平台
平台類別
平台名稱/合作單位
獲批時間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2011年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中石油川東鑽探公司
2012年
中石油西南油氣田重慶氣礦
2012年
國家級校外大學生工程實踐教育基地
中石化河南油田
2013年
重慶市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重慶科技學院-中石化中原油田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2018年
重慶科技學院-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資源與環境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2019年
重慶科技學院-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田分公司資源與環境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2020年
重慶科技學院-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鑽探工程有限公司川東鑽探公司資源與環境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2021年
重慶科技學院-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四川盆地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2022年
資料來源:
  • 教學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學院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9項、中國石油教育學會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2項。
教學成果獎
成果名稱
級別
授予單位
構建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培養一線石油工程套用型人才的改革研究與實踐
一等獎
重慶市人民政府
石油與安全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研究與實踐
一等獎
重慶市人民政府
立足轉型 服務需求 構建套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質量標準及保障體系
二等獎
重慶市人民政府
以職業能力為主線的“五結合五重點” 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三等獎
重慶市人民政府
校企協同培養石油工程套用型人才的改革與實踐
特等獎
中國石油教育學會
以職業能力為主線構建套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特等獎
中國石油教育學會
產出導向 服務需求 構建套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
一等獎
中國石油教育學會
創新校企協同育人模式 共建真實工程實踐平台培養行業一線工程技術人才
一等獎
中國石油教育學會
面向油氣勘探一線人才培養的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與實踐
二等獎
中國石油教育學會
資料來源:
  • 學生成績
截至2023年12月,近五年,學生在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全國油氣儲運工程設計大賽、全國地質技能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和大學生“挑戰杯”等各類競賽中,獲各類獎項300餘項。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學院建有省部級科研平台6個,重慶市科技創新團隊3個;“非常規油氣開發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獲批科技創新中心和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項目,並被列入重慶市“十四五”規劃。
省部級及以上科研平台
平台類別
平台名稱
獲批時間
重慶市重點實驗室
複雜油氣田勘探開發重慶市重點實驗室
2012年
稠油開採重慶市重點實驗室
2018年
重慶高校重點實驗室
非常規油氣田開發實驗室
2014年
重慶市高校高水平科研創新平台培育計畫
2019年
重慶市協同創新中心
頁岩氣勘探開發重慶市高校協同創新中心
2017年
重慶市工程中心
重慶市特種油氣資源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6年
重慶高校工程中心
重慶高校石油天然氣工程中心
2008年
重慶市院士工作站
非常規油氣院士工作站
2022年
資料來源:
省部級科研團隊
團隊類別
團隊名稱
負責人
獲批時間
重慶市高校科技創新團隊
複雜油氣田開發理論與技術
戚志林
2016年
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理論與技術
劉 洪
2010年
重慶英才·創新創業示範團隊
非常規油氣開發理論與技術
嚴文德
2021年
非常規油氣儲層評價與甜點預測技術
張 雷
2022年
資料來源: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近五年,學院承擔了國家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省部級以上(含省部級)項目173項,其中國家級項目27項,縱橫向科研項目累積總經費達2.6億元;發表SCI檢索論文150餘篇;獲專利授權255項,其中發明專利122項;獲省部級(行業)科技獎勵46項,省部級一等獎(含特等獎)12項,其中排名第一的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參與完成的“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研發與套用”獲201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文化傳統

  • 文化活動
2024年4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舉辦了2024年春季田徑運動會,開展了長征精神主題宣教活動、“學雷鋒精神,展青年風采”主題活動、“愛在冬至 ‘餃’暖人心”主題活動等文化活動。

現任領導

職位
姓名
黨委書記
謝家建
院長
戚志林
黨委副書記
匡晉梅
副院長
黃小亮
副院長
孫永河
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