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1964年7月,經四川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江津地區 水利電力學校在永川雙石(現永川四中)創辦。
1965年12月,經四川省水電廳批准更名為“江津地區半工半讀水利電力學校”。
1966年9月,“文化大革命”運動開始,學校停課,停止招生。
1967-1968年,四川省水電廳批准學校更名為“江津地區水利電力學校”。
1974年8月,經四川省革命委員會批准恢復招生,從
壁山 遷至永川原江津地區物資供應站,屬地區水電局領導。
1981年9月,因江津地區更名為
永川地區 ,學校更名為永川地區水利電力學校。
1984年2月,因
永川地區 與
重慶市 合併,學校更名為
重慶市水利電力學校 ,由重慶市農機水利局領導。1996年,經重慶市勞動局批准,學校設立重慶市水電行業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
1998年,經重慶市編辦和市水電局批准,學校設立重慶市水電系統幹部培訓中心。
1999年3月,受重慶市教委委託,為
西藏 定向培養水利水電工程建築專業西藏學生27人。
2002年2月,重慶市政府授予學校“最佳文明單位”稱號。12月,
水利部 授予學校“全國水利系統文明單位”稱號。
2003年4月,學校被國家教育部、建設部聯合批准為“全國建設行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工程”實施院校。
2004年4月,重慶市人民政府同意批准並報經教育部備案後,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成立。
2012年12月,學院被確定為重慶市骨幹院校立項建設單位。
2014年5月12月,學院接受並順利通過水利部專家組對全國水利高等職業教育示範院校建設成果的考察驗收。成功舉辦“建校50周年暨2015年元旦晚會”。
2017年9月26日上午,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與珠海丹田集團“丹田訂單班”開班暨“丹田學院”揭牌儀式在該校拉開帷幕。
2019年起,學校與
重慶文理學院 聯合開辦“3+2專本貫通分段培養項目”本科專業。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有教職工427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54名,博士10名,研究生101名,“雙師素質”教師79名。學校有專任教師295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60人,占教師總數的25%;碩士學位以上學位的教師101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2%。有學士學位教師110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5%。專任教師雙師素質比例53.2%。學校有重慶市市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水利部水利高職院校教學名師2名,水利部水利高職院校教學新秀3名。
水利部水利高職院校教學名師: 李靜、肖弟康
重慶市市級教學團隊: 水務管理專業群核心課程教學團隊(李靜)
院系設定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設有水利工程系、電氣工程系、建築工程系、市政工程系、機電與電子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基礎教學部和繼續教育學院共六6系1部1院,招收37個高職高專專業。
2019年起,學校與
重慶文理學院 聯合開辦“3+2專本貫通分段培養項目”本科專業。
2019年“3+2專本貫通分段培養項目”對應本科院校及本科專業 試點本科學校 前三年專科段專業名稱 後兩年本科段專業名稱
專科專業設定 系部 專業 水利工程系
水利水電建築工程、水政水資源管理、水務管理、水土保持、水利水電工程管理、水利工程施工技術、水環境監測與分析、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灌溉與排水技術、城市水利、港口航道與治河工程
電氣工程系
小型水電站及電力網、供用電技術、高壓輸配電線路施工運行與維護、發電廠及電力系統、建築電氣工程技術、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電廠設備運行與維護、電氣自動化技術
機電與電子信息工程系
套用電子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機電設備運行與維護、電子組裝技術與設備
建築工程系
建築工程技術、建築工程管理、鋼結構建造技術、工程商務、工程測量與監理、建築設備工程技術
市政工程系
市政工程技術、園林工程技術、建築裝飾工程技術、環境藝術設計、道路橋樑工程技術、物業管理、高等級公路維護與管理
管理工程系
-
基礎教學部
-
資料來源:
教學建設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有水利部部級示範專業2個,中央財政支持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2個,重慶市級骨幹院校建設重點專業2個,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1個,重慶市市級精品課程3門,重慶市級教研教改項目3項。
水利部部級示範專業: 水利水電建築工程、水務管理
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 供用電技術專業實訓基地
重慶市級骨幹院校建設重點專業: 水利水電建築工程專業、水務管理
重慶市市級精品課程:
課程名稱 立項時間 人文數學
2013年
水利科學概論
2012年
水環境監測與評價
2011年
資料來源:
重慶市級教研教改項目: 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評價體系的研究與套用、CDIO教育模式在《工程造價軟體套用與實務》課程中的運用與研究、基於工程能力培養的水利水電建築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014年,在第七屆全國水利高等職業院校“齊魯杯”技能大賽中,學校取得3個一等獎、7個二等獎、8個三等獎成績,被大賽組委會授予“最佳組織獎”。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水環境監測與治理賽項三等獎。
2013年,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得重慶賽區1個二等獎和1個三等獎的成績。2014年,在永川區創業大賽中,“愛意手工花藝工作室”項目獲永川區三等獎,在2014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獲得重慶賽區1金2銀3銅;在“挑戰杯—彩虹人生”全國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中,學院“心連心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獲得全國二等獎。
學校榮譽 截至2014年12月,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先後獲得重慶市文明單位、全國水利系統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合作交流 2013-2014 年, 學校與重慶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局聯合舉辦了陸地水文訂單培養班,為水利行業集訓水文專門人才,與 20多個區(縣)水務局、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等達成了產研合作協定。2012年,學校與永川區供電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大朱線10kV配電網勵磁涌流控制》項目合作,共同組成科技團隊,開展產學研合作。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有水資源科學研究所、水文化研究與推廣中心等校級科研機構。
科研成果 2014年,學院承接完成了 《重慶市水資源費形成機制與水資源破壞補償機制研究》、《重慶市涪陵區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資源保護規劃》等124餘項科技項目,到位資金400餘萬元。
2014年, 共立項國家級及市級等縱向科研項目11項, 總資助經費37.6萬。其中,首次立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永川區民盟科研項目1項;立項《重慶市北碚區農田灌溉有效利用係數測算分析報告》 等橫向科研項目3項;立項院級科研項目25項。教職工公開發表論文700餘篇,其中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60餘篇。
學術資源 截至2014年12月,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40.5萬冊,電子圖書1472GB,專業期刊12710種,其中中文紙質專業期刊710種。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是重慶市水利局主管、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季刊)。
文化傳統 校訓 上善若水、學競江河
釋義:上善若水,最高境界的善如同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語出《
老子 ·
道德經 第八章》。此以水之德為喻,表達對今日學子的殷殷期許,當以水之謙遜、海納百川之胸懷,百折不回的毅力自勉,成才立業。
水至柔,然水滴亦可石穿;水至韌,雖無定勢卻能奔流萬里。看似自處低下,卻能蒸騰九霄,為云為雨,為虹為霞;看似柔順無骨,卻能作為滋潤萬物,利澤蒼生。
水之另一特性是“謙”,水不嫌低洼與涓涓細流,最終方能匯成江河湖海。“人之性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孟子 ·告子上》),“滿招損,謙受益”(《
易 》),君子先天下而後自身,聖賢以此譬喻大道德之行。
學競江河,學無止境,如萬里江河從源頭奔涌而出,一路不斷匯聚支流,前後相繼,浩浩湯湯,亘古長流不息。喻水電學院傳承歷史優勢,厚積而薄發,不斷開拓與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學育人之路。
校徽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校徽如右圖所示:
校徽 釋義:標誌的形取自
三峽大壩 噴涌而出的洪流,凸顯出水利事業的特徵,與學院所屬行業相符;其二標誌取古書“水”字,形美而靈動,中間一筆的中國傳統書法飛白,強化了水的氣勢與力量,是一種突破。喻示學院在新時期解放思想,銳意創新的精神。其三,標誌與萬經之首的《
易經 》中的乾卦相合,寓意“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突出學院與時俱進,奮勇開拓的精神風貌,強化了標誌的文化底蘊,表達出濃厚的歷史文化意味。
標誌的色彩採用藍與橘黃兩色,藍色代表水、天空、深邃,包容、有內涵,橘黃色代表信念、能量、激情、活力,契合學院的特點,具有個性化的美感和想像力。
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院黨委書記
陳邦尚
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王順克
黨委委員、副院長
陳曉、宦圖立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