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高校水工建築物健康診斷技術與設備工程研究中心

重慶市高校水工建築物健康診斷技術與設備工程研究中心

重慶市高校水工建築物健康診斷技術與設備工程研究中心於2000年開始籌建,2007年經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批准為立項建設的重慶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中心以重慶交通大學為依託,並聯合重慶地質儀器廠重慶市水利電力建築勘測設計研究院和重慶岩土工程檢測中心三家企業共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高校水工建築物健康診斷技術與設備工程研究中心
  • 成立時間:2007年6月
  • 地點:重慶市
  • 技術人員:60名
中心概括,科學研究,

中心概括

重慶市高校水工建築物健康診斷技術與設備工程研究中心是2007年6月經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批准立項建設的首批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之一。工程中心以重慶交通大學為依託,並聯合重慶市水利電力建築勘測設計研究院重慶地質儀器廠和重慶岩土工程檢測中心三家企業,由中心管理委員會和工程技術委員會組成。工程中心下設水工建築物使用性能模擬及病害機理研究、水工建築物檢測與診斷技術研究、水工建築物健康評價基本理論與綜合評價體系研究、水工建築物健康診斷與監測預警系統研發等四個研究室、一個成果推廣與套用室、七個專業實驗室和一個中心辦公室。

科學研究

中心現有研發,擁有PIV粒子成像測速儀、雷射顆粒粒度分析儀、ADV流速儀,小尺度船模試驗測試系統、GDS動三軸試驗系統、連續面波測試系統、地質雷達測試系統、岩土工程監測系統等各類先進儀器設備119台套,設備總值3316萬元。
近年來中心緊密圍繞重慶市和西部地區的各類水利水運工程中的水工建築物的健康診斷技術進行了一系列的理論和套用技術研究,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重點項目、西部交通建設重大項目、省部級科技攻關項目和重點科研項目30餘項,承擔水工建築物檢測、診斷和質量評定等工程項目50餘項,工程技術諮詢服務100餘項。2000年以來共獲國家及省部級獎總計2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國家發明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三等獎8項;獲得國家各類專利10餘項,成果被採用55項,部分研究成果已經被列入全市推廣計畫;研發人員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及學術會議上公開發表論文總計253篇,其中57篇次被三大檢索系統(SCI、EI、ISTP)收錄;出版專著7部。在水工混凝土結構損傷成像診斷技術、水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監控、水流自動量測系統、土石複合介質波動檢測技術、土石壩滲漏檢測技術、混凝土壩體和壩基的損傷CT檢測技術等方面取得了大量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的研究成果,部分成果已經開始生產測試設備的樣機,並廣泛用於重慶市和三峽庫區水利水運工程建設,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重慶市高校水工建築物健康診斷技術與設備工程研究中心
中心第一屆管理委員會會議
工程中心根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設與管理暫行辦法》,依託重慶交通大學水利工程學科優勢和協作單位成果轉化能力優勢,在工程技術委員會和管理委員會指導下,實行工程中心主任負責制。通過大約5年的時間,建成水工建築物健康診斷技術與設備研發、創新和成果轉化基地,使之成為西南乃至西部水利工程檢測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以及建設與管理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建成國內水工建築物健康診斷技術和相關產品研究、開發、創新、集成和轉化的一流工程研究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