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辦學歷史,辦學條件,文化傳統,
辦學歷史
1939年2月,二戰前夕,中國的抗日戰爭才進行了一年半,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頑固執行反人民的片面抗戰,半壁河山落入日寇手中。日本軍國主義配合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閃電戰術的形勢,對重慶實施輪番轟炸,企圖迅速滅亡中國。 當此民族嚴重危亡時刻,一貫主張“教育救國”的愛國志士、重慶大學教授何魯先生來到東倚鐵山,南瀕長江的唐家沱(時屬江北縣),選定原彭家祠堂,創辦了私立載英中學,自任校長。何魯從左思《蜀都賦》中的名言“江漢炳嶙,世載其英”,取“載英”作校名,以表明他渴盼教育出人才的願望。載英中學為普通國中和普通高中都有的全日制中學,占地16畝,設計安排堪稱合理。到1945年的極盛時期,學生達400多人,多成進步青年;教職工40人,多為優秀之士。
1949年11月底,重慶解放了。私立載英中學自行停辦,結束了它的歷程。此後,載英中學舊址先後入駐江北縣公安局(縣人民政府在唐家沱),陸軍醫院(第三軍醫大學前身)護士學校,唐家沱人民政府。1956年秋,重慶市第四十六中學成立。後改回重慶市載英中學校。
辦學條件
學校占地25.7畝,有200米環形跑道塑膠運動場,有功能室,班班通等教育技術設備。現有學生700餘人,教職工58人,其中教育碩士2人。
重慶市載英中學學校
文化傳統
學校立足“做最好的自己”的辦學理念,建設“以生命為本,拾台階而上”為主題的學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