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萬州社區文化促進會

重慶市萬州社區文化促進會

重慶市萬州社區文化促進會是於2005年4月1日成立的一個公益性、地方性、非營利性、自願結成的獨立社團法人組織,在區民政部門登記註冊的獨立的、非營利公益組織。。協會通過發動和組織社會各界志願者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積極開展環境保護,關愛自然,扶貧支教等傳播綠色文化方面的宣傳和服務,為三峽庫區的生態保護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盡一份社會責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萬州社區文化促進會
  • 所在城市:重慶市萬州區
  • 組織性質:獨立社團
  • 註冊性質:民政登記
建設宗旨,創建過程,組織活動,工作方向,團體會員,組織刊物,

建設宗旨

以弱小卻持久的力量去構建公民社會;用激情和毅力去傳播生態文化;以真誠和愛心去扶貧助弱;以簡單而實際的行動但倡導公眾參與。

創建過程

在有過記者經歷的陸偉為促進會後來介入推動當地農民合作組織的發展埋下了伏筆。當時,初到萬州這個三峽腹地的移民重鎮,曾有過從事環保輝煌經歷的陸偉幫助推動了萬州的第一家地方環保組織――綠色三峽註冊成立並開展活動。後來,他經常在採訪中接觸到政府農經部門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領悟到“環保不能停留在宣傳和口號上面,需要幫助農民解決實際的生計問題”,逐步將注意力轉移到移民和扶貧上。
在世界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李凡的啟發下,陸偉組織志願者對萬州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進行了調研並形成了一份細緻的報告,對合作組織的現狀和制約因素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緊隨其後在2005年5月,在加拿大公民社會項目資助下,促進會啟動了題為“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第三方力量推動”的項目。
根據陸偉的觀察,如果專業合作組織僅僅靠政府和企業推動,會出現“干預太多,急功近利或者有利大家爭、無利大家推”的局面。作為唯一外來的“第三方力量”,促進會在萬州逐步站穩腳跟,試圖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不僅在經濟功能上,還將在鄉村公共建設、農村基層政治民主等方面發揮出廣泛的社會和政治功能”。也就是說“推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不僅在帶動貧困人群致富上,還要在政策建議、權益維護、民主決策、社區公益等方面發揮作用”。
計畫中,促進會期望在國際基金會資助下和當地移民局合作,共同出資在2個村建立社區基金,著眼於生計發展和社區自組織能力的建設。利用NGO的理念、資源和信息優勢,在項目村改變政府移民扶貧項目資金運作低效甚至無效的狀況。

組織活動

促進會以區農業局農經站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為對象舉辦了三次培訓。其中,第二次培訓採用了參與式“展望未來”論壇的形式,邀請專業合作組織、NGO、鄉鎮幹部、龍頭企業等利益相關群體就新農村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進行研討。最終,作為項目產出,形成了一本實用性較強的指導手冊以及培訓教材。“這個項目為我們機構的成長積累了經驗,同時也使我們在當地政府和民間產生了影響力”。這是促進會成立以來完成的第一個項目,期間曾經歷從懷疑、遲疑到逐步接納的過程,最終與當地政府以及合作組織建立了信任的基礎。

工作方向

除了環境和社區發展,文化保護也是促進會關注的一個領域。2006年7月,促進會啟動了由福特基金會資助的“三峽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組織考察烏江流域,三峽古鎮,採訪民間藝人,收集寶貴的文史資料,舉辦公益講座,致力於“民族歷史記憶的保留和社區微觀解構的修復”。這是非物質文化保護的政府行為之外,民間參與文化保護的一種嘗試。

團體會員

促進會有3位專職、2位兼職人員,但還未能形成一個有力的團隊,機構運作在很大程度上還依賴陸偉個人。為此,促進會正積極招募志願者和專職人員。

組織刊物

促進會辦有《三峽民間》雜誌,每期印製1千份,為萬州地區的民間組織開創了一個面向公眾的話語空間。此外,作為城市社區參與治理資源平台的成員,促進會負責印發一份簡訊,反映網路動態,介紹相關案例和經驗,以及參與的理念與工具方法等內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