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科學技術志

重慶市科學技術志》是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載了重慶地區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的大事要事、科技機構和管理工作概況,反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史實和科技工作的經驗教訓。

作品目錄

封面
重慶市科學技術志
著作權頁
圖片
重慶市政區圖
1978年5月,中共重慶市委、市革委會召開科學大會。右下角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方毅在會上講話。
重慶市科技顧問團成立。圖為成立大會會場。
重慶市科協第三次代表大會於1986年11月4日開幕,出席會議代表726人。代表著全市105個學會、協會、研究會,114個城市基層科協,21個區、縣科協。圖為大會會場。
1978年,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到重慶講學,推廣“統籌法”和“優選法”。圖為他在長安機器廠參觀。
西南農業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土壤學家侯光炯在田間觀察研究自然免耕水稻生長狀況。
1986年12月,四川、雲南、貴州、西藏、廣西和重慶五省(區)六方科委聯繫協會議在重慶舉行。
中共重慶市委和市政府召開部份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座談會。
1985年10月,中美國際燒傷會在重慶舉行。圖為市政府及科技部門領導會見會議代表。
重慶市博士聯絡網工作座談會。
九龍坡區華岩寺,巴蜀十大古剎之一。初建年月不祥,據殘碑記載,明神宗丁亥年(1587年)間重建。清康熙九年(1670年)開始擴建,歷百年,形成建築面積9200餘平方米的大廟宇。圖為大雄寶殿之一角。
清道光五年(1825年)鑄成的鐵塔,高5米多,現存江北縣塔坪寺。
合川縣釣魚城,始建於唐宋之際,擴建於南宋淳祐至寶祐年間(1243-1254年)。南宋孤軍踞以抵抗元朝大軍達36年。圖為修葺後的城樓之一。
明代建築,江津縣石門鄉大佛寺。
清代以前銅鑄關羽坐像,薄壁,高近3米,現存重慶市博物館。
清代以前鑄成的銅炮,現存重慶市博物館。
1930年建立的中國西部科學院辦公和科研樓(現存北碚圖書館內)。
30年代重慶農業科研單位引進的農作物和畜禽品種
1929年建成的中央公園(現市中區人民公園)管理處辦公樓。
40年代建成的天府煤礦礦井洞口
天府煤礦1944年製成的窄軌鐵路機車頭。
潼南縣1964年興建青雲水庫漿砌條石拱壩,壩高22.8米。
江北縣1980年3月建成勝天水庫小橋渡糟。
重慶市作物研究所於80年代試驗篩選出適應本地不同生態條件的汕優2號、汕優63號、Ⅱ優63、V優64、矮優5等雜交中稻組合以及D優3號接汕優63的雙季稻配置。圖為汕優63田間試驗。
西南農業大學候光炯等於80年代研究成功水田半旱式免耕法。圖為半旱式水稻田一角。
80年代,重慶農業部門試驗、改進稻田養魚技術。圖為規範化魚涵式稻田一角。
重慶作物研究所運用幅射育種法培育成優質同產的糯稻新品種“80-1149”。
巴縣農科所1985年育成小麥良種“巴麥18”。
潼南縣農業局1979年選育出達國家一級啤灑大麥標準的潼麥一號大麥。圖為田間考察和植株對比。
重慶市作物研究所80年代試驗旱地作物間套作。圖為大、小麥和玉米間套作,後茬接玉米、紅苕套種。
重慶市農科所1982年育成玉米“渝單一號”優質高產品種
重慶市作物研究所、西南農業大學、市農技站等協作於1987年選出產量高、再生力強、耐低溫的中稻-再生稻良種“Ⅱ優63”。
榮昌縣農場1962年培育出質優、豐產的高梁良種--大粒紅。
長壽縣種植沙田柚近百年,選出良種,被農牧漁業部評為優質產品。
四川省園藝試驗站1952年開始選育成甜橙優良砧木--枳。
四川省果樹研究所對30年代選育成的良種“鵝蛋柑”持續進行選育,80年代定名“錦橙”,成為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
長壽湖農場80年代引種、建成夏橙園。
四川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經歷20餘年引種雜交篩選試驗,於1982年育成國家級良種茶“蜀永1號”、“蜀永2號”。
西南師範大學生物系1985年選育出演粉含量高的甘薯新品種“渝蘇一號”。
重慶市農科所與西南農業大學等單位協作,於1983年和1988年先後育成抗病、優質、高產的蕃茄良種“渝抗一號”、“渝抗二號”。
重慶市微生物研究室1981年完成野生竹蓀人工馴化、種植試驗。
九龍坡區1982年育成甘蘭新品種“渝豐二號”。
九龍坡區群樂村養魚隊邱國彬從50年代至70年代試驗總結出“水、種、餌、管、捕”高產養魚技術。
重慶牛奶場1931年引進荷蘭奶牛與本地黃牛雜交,繁育至第5代,選育形成重慶黑白花奶牛高產良種。
四川省養豬研究所和榮昌縣經過50年的工作選育成榮昌豬,1984年成為農牧漁業部確定的國家級保護地方良種。因為榮昌種豬。
重慶市水產研究所1980年進行長江鱘人工拴養試驗。圖為科研人員正在觀察其性狀變化。
重慶動物園華南虎繁殖研究小組於1978年繁殖出幼虎。
西南農業大學育成優良蠶種,家蠶日3×中5·中6雜交良種,圖為蠶繭對比。
中國煤炭科研院重慶分院1983年完成瓦斯煤塵爆炸試驗巷道及其測試系統的研究。
中國煤炭科研院重慶分院與松藻礦務局合作,1976年研究、設計該局機修總廠製造的HB4-160型垛式薄煤層液壓支架。
重慶煤礦安全儀器廠1982年研製的AYJ-2型瓦斯遙測警報斷電儀。
1981年重慶市沼氣科研站與塑膠科研所合作研製成沼氣池紅泥塑膠預罩及灶具,右上圖為爐灶,左下圖為美國經濟考察團人員到現場參觀。
中國煤炭科學研究院重慶分院80年代研究成與瓦斯突出預測方法。圖為部份儀表。
1959年完成開始於30年代的長壽縣龍溪河水力資源梯級開發工程。圖為流域位置,梯級電站示意,獅子灘電站大壩和周恩來同志視察時的題詞以及1944年建成、1950年重建的下硐電站廠房。
長江水系龍溪河流域位置略圖
龍溪河梯級電站開發示意圖
萬盛區1988年建成張山塘水電站,水頭高253.78米,裝機2×800千瓦。
重慶鋼鐵公司1967年研製成功R10-2300毫米弧型連續鑄鋼機。
重鋼三廠1964年研製成世界第一台1700毫米弧形連續鑄鋼機。
重鋼三廠1962年研製成國內第一台250毫米鉗式行星軋機。
重鋼三廠1958年研製成國內第一台立式連續鑄鋼機。
重慶特殊鋼廠研製成耐蝕高飽和磁感高磁導率合金,1987年獲國家發明獎。
西南鋁加工廠與四川美術學院合作,80年代初為重慶長江大橋整體澆注成8米左右高、7噸左右重的四座人像雕塑。
重慶大學1980年研究成曲線零件新製造法,1981年獲國家發明二等獎。
兵器工業部第59研究所研製成一次精沖、冷鍛、深沖及工程塑膠機械零件加工工藝。圖為製成品。
西南鋁加工廠80年代初製造的整體經編機盤頭和波音飛機模鍛件。
重慶鋼鐵研究所研製成耐高溫氯離子腐蝕用鋼-E2鋼,1988年獲國家發明三等獎。
重慶特珠鋼廠與冶金部鋼鐵研究院等單位1980年研製成功的高負荷汽車發動機閥門鋼。
長安機器廠自1979年起開發生產三牙輪石油鑽頭,獲得美國休斯頓石油協會API證書。
重慶工具機廠1967年研製成國內精度最高的YG3780型蝸輪滾齒機。
1988年重慶通用機器廠轉化日本日立公司技術設計製造國內最大單機的制冷機組,用於上海寶鋼4063M3高爐冷凍站。
1980年重慶通用機器廠為湖北荊門煉油廠設計製成國內最大KA氨低溫離心式制冷機群,製冷量900萬大卡。
重慶水輪機廠1983年研製成連續軌跡示教機器人。
重慶工具機廠1988年研製成我國第一台高精度儀表齒輪臥式滾齒機。
重慶礦山機器廠1984年研製的天然氣井防口噴器。
重慶工具機廠1980年研製成功900毫米特高精度圓柱蝸桿蝸輪副,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重慶大學1981年研製成平面二次包絡弧面蝸輪副及減速器。
1988年重慶通用機器廠轉化英國豪登公司技術,設計製成國內最大的風機,葉輪直徑3.15米,工作溫度350℃,最高溫度500℃。
江北機械廠1971-1984年研製成功WL型系列臥式螺旋卸料沉降離心機。
重慶於1960年在國內率先進行人工催化降雨試驗,研究成功37高炮發射碘化銀催化降雨的方法。圖為江陵機器廠研製的83型人工消雹催雨彈,其後為望江機器廠製造的37高射炮。
重慶長江電工廠1970年研製成功高速光電檢孔機,1983年獲國家發明獎。
重慶建設工具機廠研製生產的EM比賽步槍系列。
四川汽車製造廠1984年試製成功CQ30.290型重型載貨汽車在沙漠中試驗運行。
東風船廠70年代開始設計製造豪華型旅遊船。圖為1984年完成的西陵號。
長安機器廠80年代試製成微型汽車並建成生產線。
重慶船廠1984年試製成功氣墊船。
嘉陵機器廠生產和研製的嘉陵-本田機車系列產品。
建設工具機廠生產和研製的重慶山葉機車系列產品。
望江機器廠製造的三輪機車。
交通部重慶公路科學研究所80年代研製的FKX-AC1型汽車抗側滑裝置。
江陵機械廠80年代試製的JL462Q汽油發動機。
華偉電子設備廠試製的147FM柴油機。
紅岩機器廠生產的6250Z型柴油機。
江陵機器廠研製的發動機氣體流量測試儀。
重慶柴油機廠1982年研製成功CC195型11千瓦柴油機。
重慶電機廠1980年研製成YLF2系列氟里昂製冷三相異步電動機。
華偉電子設備廠研製的0.5GZF汽油發電機組。
重慶柴油機廠1987年自行設計製造的臥式三面39軸組合攻絲機。
重慶電機廠1984年研製成SFWE系列二支點臥式水發電機組。
重慶市紡織研究所1985年研製的84頭蝸流紡紗機。
重慶地質儀器廠研製的QSX-2型數控多功能繞線機。
四川省造紙研究所1984年研製成非木材纖維絨毛漿。
重慶市化工研究院1963年研製成天然氣部份氧化法製取稀乙炔的新工藝——旋焰爐法及乙炔提濃新工藝。圖為工業性試驗裝置。
西南師範大學1980年研製成亞氨基二磺酸銨(無氰電鍍添加劑)合成新工藝,1983年獲國家發明三等獎。
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一坪化工廠研製成功製造高級潤滑脂用的稠化劑十八烷基對笨二酸醯胺鈉鹽和合成脂肪酸胺對笨二酸鈉鹽及所制潤滑脂,1979年獲國家發明二等獎。圖為發明證書及製品。
重慶長江橡膠廠1984年研製成重載軋機橡膠彈性聯軸節,1985年獲國家發明獎。
重慶合成化工廠1982年研製成功深井泥漿處理劑——磺甲基酚醛樹酯(SMP-1)。
交通部重慶公路科學研究所首創一種路面結合材料橡膠瀝青已用於廣州至深圳高等級公路。
長壽化工總廠研究成的氨丁橡膠中間體乙烯基乙炔合成工段微機測控系統。
機電部第44研究所80年代研製的帶有尾纖的光發射器件和探測器件。
機電部第44研究所80年代研製成線陣和電荷耦合器件(CCD)。
重慶市光學機械研究所1986年研製的LM系列工業刻字機。
機電部第24研究所1979至1985年間研製的部份大規模積體電路產品,左上角為該所自建擴散工藝裝置。
重慶大學80年代研製成絕對零位長光柵感測器。
重慶大學研製成光電精角編碼器。
機電部第26研究所研製成功壓電晶體速率陀螺,1983年獲國家發明三等獎,並開發出線加速計、角加速度計、角位移陀螺及組合陀螺、組合慣性姿態測量儀、傾斜儀等二次儀表。圖為科技人員檢測慣性器件。
重慶無線電廠80年代研製成2GWX55-120-1型無人值守數字微波接力機。
重慶大學80年代研製成高精度光電控制圓刻線機,刻製成系列圓光柵。
重慶市醫藥工業研究所1984年研製的治療銀屑病外用藥蔥林。
西南製藥三廠(現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1970年創製的“滴丸”工藝及裝備。
重慶市醫藥工業研究所1979年研製甲氰咪胍。
重慶桐君閣藥廠1982年建成半自動中藥提取生產線。
1981年四川省中藥研究所、重慶飲料廠合作研製成“天府可樂”飲料。
1987年建成的重慶市急救中心大樓。
1986年建成的中國科技情報研究所重慶分所大樓。
1960年重慶建築工程學院設計的山城寬銀幕電影院建築。
1954年建成西南行政委員會大禮堂(今重慶市人民大禮堂)。
1983年建成的四川美術學院陳列室。
1982年建成的電子工業部第26研究所超淨實驗室。
重慶從1945年開始建造公共客運纜車,1950年以後增建3條。圖為1984年建成的朝天門纜車道。
1982年和1987年先後建成橫跨嘉陵江和長江的載人架空索道車。圖為長江索道,全長1166米,腳踏車載80人。
1978年建成重慶長江大橋。
重慶橋樑工程總公司承建的嘉陵江石門大橋,1988年建成。右下圖為國內首次運用的懸掛式底模平台。
1986年重慶交通學院研究成玻璃鋼橋工藝技術。圖為1988年建成國內最大的江北區玻璃鋼人行天橋。
第三軍醫大學是全軍燒傷中心。圖為科研人員在治療室觀察研究。
重慶市外科醫院1965年開始在體外循環下進行心臟直視手術。圖為進行人造心臟大血管移置術。
重慶市中醫研究所1965年研究成治療痔瘡的枯切療法。
重慶市中醫研究所80年代初對中醫治療急症的機理及臨床研究取得成效。圖為主研人員介紹情況。
重慶醫科大學1987年用細胞雜交技術製成抗中間絲(角蛋白)單克隆抗體,用於腫瘤病理診斷。
重慶醫科大學1988年製備一種包囊胰島的免疫隔離膜。圖為包囊胰島的微囊(直徑1毫米)。
重慶市第一工人醫院1974年研試成男性節育直視鉗穿法輸精管結紮術及專用器械。
重慶市計畫生育科研所研試成功經皮穿刺輸精管注射粘堵絕育術,1980年獲國家發明獎。
第三軍醫大學1979年研製的血管吻合器。
第三軍醫大學野戰外科研究所80年代進行衝擊傷防治研究。圖為1988年該所研製建成的世界第二個大型生物用激波管實驗室。
重慶大學研製成膽結石振盪治療儀。
重慶市光學機械研究所80年代研製的CO2雷射治療機。
重慶市矽酸鹽研究所與有關單位合作於70年代末研製成特種電磁波譜輻射治療器(TDP),1986年獲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國際發明博覽會金獎。因為發明者在會上進行試驗和答辨。
<重慶市科學技術志>編纂工作人員名單
<重慶市科學技術志>評審委員會名單
序言
編輯說明
目錄
概述
第一篇農林科學技術
第一章水稻
第一節 品種
第二節 栽培
第三節 施肥及病蟲防治
附表一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二章小麥、大麥
第一節 品種
第二節 栽培
第三節 病蟲防治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三章玉米、高梁、豆類、薯類
第一節 玉米
第二節 高梁
第三節 豆類
第四節薯類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四章蔬菜
第一節品種
第二節栽培
第三節 病蟲防治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選錄表
第五章茶、麻、油菜
第一節 茶
第二節 麻
第三節 油菜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六章果樹
第一節 品種
第二節 栽培
第三節 病蟲防治
第四節 果品貯存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七章林木
第一節 資源調查與保護
第二節 樹種
第三節 營造
第四節 病蟲防治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八章蠶桑
第一節桑
第二節 蠶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九章水產
第一節 資源調查
第二節 品種
第三節 養殖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十章畜牧
第一節 品種與繁殖
第二節飼養
第三節 疫病防治
第四節 其他動物養殖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二篇工程科學技術
第一章能源
第一節煤炭
第二節 天然氣
第三節 電力
附表1
附表2
第四節 沼氣
第五節 電池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二章冶金
第一節煉鐵
第二節煉鋼
第三節 制材
第四節 有色金屬熔制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三章機械
第一節 工藝技術
第二節 產品開發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四章電子、光電
第一節 電信
第二節 廣播、電視
第三節 半導體及特種元器件
第四節 電子儀器儀表
第五節 計算機
第六節 雷射
第七節 電光源與真空器件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五章化工
第一節 無機化工
第二節 有機化工
第三節 高分子化工
第四節 日用化工
第五節 鞣革與橡膠加工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六章製藥
第一節 中藥
第二節 西藥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七章紡織
第一節 絲紡織染整
第二節麻紡織染整
第三節 棉及棉型化纖紡織印染
第四節 毛紡織染整
第五節 針織染整
附表一 主要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選錄表
第八章食品加工
第一節糧油加工
第二節 肉類加工
第三節 果品、蔬菜加工
第四節 飲料
第五節 調味品及發酵食品
第六節 糖果糕點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九章造紙與印刷
第一節造紙
第二節 印刷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十章土木建築
第一節房屋建築
第二節道橋建築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十一章水利
第一節水文
第二節 農田灌溉
第三節城市供水與排水
第四節航道整治
第五節 水能開發
附表 主要科技成果選錄
第十二章交通運輸
第一節公路運輸
第二節 鐵路運輸
第三節水上運輸
第四節 航空運輸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十三章環境保護
第一節 環境監測
第二節 污染防治
第三節 環境評價與調查研究
第四節 環保設備開發研究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第三篇醫學科學技術
第一章中醫和中西醫結合
第一節 基礎理論研究
第二節 內科急診研究
第三節 臨床內科
第四節 臨床外科
第五節 其他專科
第六節 針灸、針刺麻醉及推拿研究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二章西醫
第一節基礎研究
第二節 臨床醫療研究
第三節 理化檢驗與物理療法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三章預防醫學研究與套用
第一節 流行病防治
第二節 衛生防護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四章節制生育
第一節 男性節育技術
第二節 女性節育技術
第三節 基礎研究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科技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四篇自然科學理論研究
第一章數學
第一節代數與數論
第二節 數學分析
第三節 幾何與拓撲
第四節 其他分支學科
附表 學術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二章物理學
第一節力學
第二節 電學
第三節 光學
第四節 熱學
第五節 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學
第六節 核物理與粒子物理
第七節 固體物理
第八節 生物物理
附表 學術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三章化學
第一節 無機化學
第二節 有機化學
第三節 物理化學
第四節 分析化學
附表 學術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四章生物學
第一節植物學
第二節 動物學
第三節 微生物學
第四節 遺傳學
第五節 土壤學
附表 學術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五章地學
第一節地理學
第二節 氣候學與氣象觀測
第三節 地質、礦床學與地震觀測
附表
第四節 古生物和古人類學
附表一 科技成果選錄表
附表二 學術論著題名選錄表
第五篇科技事業機構
第一章科學研究機構
附表
第一節 國家部屬科研機構
第二節 省屬科研機構
第三節 市屬科研機構
第四節 高等學校辦科研機構
附表
第五節 大、中型企業辦科研機構
附表
第六節 醫藥衛生事業單位辦科研機構
附表
第七節 區、縣屬科研機構
附表
第八節 民辦科技開發研究機構
附表
第二章科技推廣服務機構
第三章科技社團
1933-1947年在重慶的自然科學學術團體一覽表:
第一節 群團組織管理機構
重慶市區縣及鄉鎮科學技術協會組織一覽表
重慶市市級專業科學技術協會一覽表
第二節 專業學術團體和科普宣傳與老年科技社團
重慶市1988年科學技術專業學術團體一覽表
重慶市科普工作者協會一覽表
重慶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協會一覽表
第六篇科技管理
第一章管理體系與組織機構
第一節 管理體系
第二節 管理機構
附表
第二章管理工作
第一節 計畫管理
1969-1988年,科技事業費和科技三項經費數額增減情況如下表:(單位:萬元)
表一 屬國家科委統管的大型精密儀器
表二 屬市增管的大型精密儀器
表三 大型精密儀器分布情況
第二節 科技成果管理
附表
第三節 科技幹部管理
附表1
附表2
第四節 科研機構管理
第五節 科技信息管理
第三章技術監督
第一節 計量監督管理
第二節 標準化管理
第三節 專業技術監督
大事紀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