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2014年)

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2014年)

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2014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2014年)
  • 發生時間:2014年
  • 發生地點:重慶渝中區
  • 類型:檔案通知
一、2013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面對內外複雜經濟形勢的雙重壓力,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和全區人民一道,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市委四屆三次全會精神,緊扣“都市功能核心區”總體定位,加快建設“現代服務業核心區、歷史文化展示區、山水城市形象區”;立足鞏固提升“首善之區”地位,著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更優、綜合服務功能更強、社會文明程度更高”的工作目標,堅定信心、務實進取、攻堅克難,較好地完成了區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
——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堅持穩增長、調結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地區生產總值804.2億元,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274.4億元,增長1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8.9億元,增長11.1%;區域稅收169億元,增長3.2%;區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5.3億元,增長2.4%。
——服務業改革深入推進。率先實施“營業稅差額徵收”,推行營業稅改增值稅,降低企業稅負。爭取國家和市級資金支持8.7億元、市級部門簡政放權8項。新引進世界500強企業4家、總部企業15家、稅收億元樓宇2棟。
——社會民生持續改善。財政累計投入民生資金38億元,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60.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27元,增長9.5%,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6888元,增長15.5%。新增就業5.5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4.48%。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多措並舉穩增長、促發展。抓投資拉動,加強項目前期科學論證,協調推進高端載體、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民生建設等99個市區重點項目;新竣工商務商住樓宇106萬平方米,完成12.6萬平方米危舊房攻堅掃尾、5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抓消費帶動,商品銷售總額2205.1億元,增長11.2%。抓開放推動,實際利用外資13億美元,增長39.8%;利用內資205.2億元,增長9.5%;外貿進出口總額17.2億美元,增長27.8%;服務外包總額1.25億美元,增長43.1%。
(二)持續最佳化調整產業業態。金融業促穩提質,市級以上金融機構新增12家,傳統類市級以上金融機構占全市的60%以上,要素市場成交額增長50.6%。高端特色消費向好,新引進普拉達等國際知名品牌15個;改造調整業態,30°街吧和恆通雲鼎奧特萊斯建成開放;解放碑商圈零售額突破400億元;大石化地區龍湖時代天街等新開項目零售額突破20億元。商務服務優勢提升,新增知名商務服務機構6家;重慶商務服務公共平台成功上線運行。加大旅遊業發展政策扶持力度,帶動人氣顯著提升,接待旅遊者3280萬人次,旅遊收入182.1億元。新興產業培育效果明顯,蘇寧易購、大龍網、齊家網、奇虎360等200多家電子商務企業發展勢頭強勁,實現交易額800億元;新增創意企業32家,大溪溝設計創意產業園獲批全市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三)不斷提升城市規划水平。加強規劃科學研究,邀請美國能源基金會宇恆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丹麥楊蓋爾建築師事務所、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上海大翰建築設計公司等國內外高水平規劃設計機構,開展渝中區城市發展戰略規劃、綜合交通規劃、解放碑中央商務區最佳化提升規劃、文化展示與發展規劃等重要規劃,完成山城中央公園等重點地塊和重大項目規劃,會同市軌道集團深入開展軌道線網最佳化和擴展研究論證,大大提高全區城市發展和建設各類規劃的科學性和前瞻性水平。
(四)提速推進全域渝中建設。國泰藝術中心和國泰廣場竣工投入使用,威斯汀酒店、重賓保利等項目相繼建成,凱德來福斯廣場等項目有序推進,誼德大廈、萬豪二期、聯合國際等“四久工程”處置基本完成;龍湖時代天街建設加快,英利國際廣場建成開業,高九路重慶總部城7萬平方米寫字樓竣工;化龍橋瑞安天地項目建設進度加快,新增簽約企業50家,服務輻射功能開始顯現;上清寺網際網路產業園區新增載體2萬平方米,大溪溝設計創意產業園遠見中心等項目完工,“兩極引領、多點支撐”的全域發展格局逐漸成型。
(五)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功能。東水門大橋和千廝門大橋基本建成,解放碑地下停車場及連線通道工程進展順利。紅岩村變電站投入運行,七牌坊、大坪等變電站加快施工,改造車行道和人行道3.7萬平方米、排水管網4.9公里,新建公廁7座,改造公廁13座,改造垃圾站3座。堅持精細化、長效化、常態化城市管理,加大力度拆除違法建築。新增公共停車位4100餘個。藍天、碧水、綠地、寧靜“四大行動”進展良好。加強園林綠化工作,綠化覆蓋率達到40%。
(六)推進社會事業發展取得新進步。全國文明城區複查驗收取得進入前列的好成績。獲評“2013中國城市管理進步獎”。成功創建首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深入推進母城歷史文化風貌區規劃建設,一批重大項目有序推進。羅漢寺等重點寺觀教堂保護修繕項目加快實施;周順愷美術館建成開放。巴渝文化原創小品《殺出重圍》獲文化部群星獎。七星崗、菜園壩、化龍橋文化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實施“文化大禮包”、“雙百雙送”等惠民工程。完成治理義務教育擇校亂收費工作;完工人民公園國小新建工程;與西南大學共建“國家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市軟體評測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3家科研機構落戶,扶持科技創新項目73個,新增重慶市高新技術產品及重點新產品26個,專利授權增長34.5%。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標準提高至人均41元;推進健康管理服務進社區、進家庭;建成全區藥品電子監控系統;實現重慶中藥材市場搬遷升級。成功舉辦區第三屆運動會等群體健身活動。
(七)進一步改善社會民生。幫助5015名就業困難對象實現就業,開發公益性崗位1619個,推出創業項目24個,發放小額擔保貸款5164萬元,新增微型企業606戶、帶動就業4764人。落實最低生活保障與經濟發展、物價上漲“雙聯動”機制,完成4個街道勞動就業社保服務中心規範化建設,累計發放低保金6644萬元,設立9個街道社會救助工作站,辦理法律援助案件623件。新增養老床位300張,率先推行養老服務機構責任保險。幫扶殘疾人5500人次。建成全國青春健康教育示範基地,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3476人。投入1.49億元深入實施“人生關懷”活動。完成200台“三無”老舊住宅電梯、7349戶水錶“一戶一表”、9個棄管小區電力設施改造。
(八)全力保持社會安全穩定。以“四社一工”為重點推進社區建設,解決社區辦公用房10個,各類志願者擴充至8.4萬人,實施社工專業服務項目14個,新增社會組織406家,完成第九屆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深入開展機關幹部“社區工作日”活動和“幸福社區·鄰里如親”睦鄰行動。深化“平安渝中”建設,調解民間糾紛5100餘件,成立區物業糾紛調處中心。化解各類信訪積案120餘件,完成企業改制19戶,協調解決54.5萬平方米“兩證”辦理遺留問題,上級交辦疑難信訪案件19件已化解18件,化解率95%。破獲刑事案件6674起,查處治安案件35529件,八類暴力犯罪案件下降18.6%。社區服刑人員等特殊人群心理矯治取得良好效果。排查一般隱患2.1萬餘項,整改重點隱患627項,未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食品藥品安全形勢持續向好。兩路口、大溪溝街道成功創建為全國安全社區。完成5處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整治無主化糞池360處,完成447棟高層建築消防管網修復,啟動全區燃氣安全整治。國防動員與應急管理資源的整合工作紮實推進。
(九)不斷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堅持依法行政,認真執行區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決定,共辦結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906件,滿意和基本滿意率97.5%。對10個重點評議部門和單位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民眾滿意率94.7%。積極發揮政府法律顧問團作用,開展“六五”普法中期評估工作,榮獲“全國法治區縣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啟動工商登記改革試點,實施企業“五合一”審批。“陽光渝中”解決民眾投訴5377件,諮詢9.8萬餘件。完成“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立足提高城市規劃和發展的水平,設立區規劃與發展研究中心。穩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堅決反對“四風”,啟動公務卡改革,全年公務接待費用下降25%、全區性會議下降19%、印發檔案下降10%。開展“清風半島、廉潔渝中”主題活動,鐘黎同志的模範事跡在全國產生較大影響,成為全國勤廉榜樣。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完善服務發展考核辦法。查處違法違紀案件12件。統計、雙擁、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審計、保密、物價、機關事務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婦女兒童、青少年、科普、老齡、地震、檔案、修志等事業取得新進步。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儘管渝中面臨比全國、全市更大的經濟下行壓力,但我們團結和依靠廣大幹部民眾,開拓創新、奮發有為,全區呈現出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社會穩定有序、民生持續改善的良好態勢。這些成績的取得,飽含著市委、市政府的親切關懷,得益於區委的堅強領導和區人大、區政協的幫助、監督、支持,凝聚著全區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渝中區人民政府,向戰鬥在各條戰線的全區人民,向關心、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向駐區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向為渝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我們清醒地看到,渝中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諸多困難、問題:一是在全國穩中求進的巨觀經濟形勢背景下,渝中發展還處於自身獨有的轉型困難期,特別是我區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民眾安全感指數等幾個指標,較年初計畫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二是解放碑中央商務區就業人群就地、就近居住生活的條件還不夠完善,產城融合度還不夠高,中心區域人氣雖在回升,但集聚度仍顯欠缺。三是作為中心區和老城區,基礎設施欠賬多、環境老化嚴重,部分地區交通擁堵、停車困難、物業管理水平不高等矛盾還比較突出。四是社會治理面臨新形勢、新問題,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發展水平與民眾日益增長的需求還有差距。五是政府自身建設存在薄弱環節,服務區內現有企業、留商穩商工作存在不足,一些政府工作人員危機意識、責任意識不夠,辦事效率不高,解決企業和民眾困難的主動性和辦法還不足。六是區屬國有資產的運營管理體制機制還有待完善,效益水平還需提高。我們要認真面對這些問題和不足,增強危機感和憂患意識,積極應對,加快予以解決。
二、2014年主要工作
今年(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規劃關鍵的一年。我國經濟處於換檔期,增長速度從多年高速增長回歸到中高速階段,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深化改革任務全面推進,改革的紅利將突出釋放。綜合分析發展形勢,渝中仍是挑戰和機遇並存,機遇大於挑戰。從全市五大功能區戰略布局看,在確立主城六區為都市功能核心區以後,渝中面臨各區加快發展的競爭挑戰,同時更有在全市“一中心、多組團”城市格局中處於“一中心”,以及代表山城、江城和歷史文化名城特色不可替代的優勢地位。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視中央商務區的建設,擴展了解放碑中央商務區的範圍並賦予更為重要的功能;將大坪、化龍橋、朝天門都列入都市功能核心區的九大服務業集聚區,凸顯了渝中在都市功能核心區布局中的極核定位。從重大基礎設施布局看,全市十大基礎設施項目群建設加快,都市軌道交通、橋樑隧道等項目建設大力推進,菜園壩、兩路口片區即將成為成渝經濟區區域交通樞紐與城市軌道交通樞紐相疊加的大都市中央軌道交通樞紐。從產業發展和業態最佳化看,全市十大現代服務業項目中,我區在電子商務集聚區、跨境電子商務全業務試點、服務外包、金融核心區、要素交易平台、旅遊經濟、文化和設計創意等方面,均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從城市發展空間條件看,過去幾年較大規模的危舊房改造,為改善我區發展環境和城市轉型升級騰挪了珍貴的發展空間,已經開工建設的多處較大規模高品質項目將完善提升中心區的高端生活居住和文化、商業、旅遊功能,增強中央商務區的活力和魅力。只要全區上下團結一心、搶抓機遇、攻堅克難,就一定能夠實現渝中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轉型發展。
做好今年(2014年)的政府工作,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市委四屆三次、四次全會精神,按照區委十一屆四次、五次全會的部署,緊緊圍繞“1+3”功能定位和“1+3”工作定位,堅持穩中求好、好中有進,以改革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著力推進都市核心功能建設,著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渝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全力建設“美麗半島、幸福渝中”。
今年(2014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5%,實際利用內資240億元、利用外資7億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以內。
今年(2014年)要著力做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加快完善都市核心功能,提升城市發展水平。加快完善現代服務業核心區功能,提高山水城市形象區的品質和特色,加快渝中在全市五大功能區建設中的一體化發展步伐,構建全區區域一體化空間功能格局。
加快解放碑中央商務區高端集聚發展。豐富和發展解放碑中央商務區內涵和理念,著力建設功能完善、業態豐富、充滿活力的新型中央商務區。加快歸元寺財信渝中城、興隆街羅賓森廣場等高端住宅開發建設,完善高端居住、商務休閒、文化旅遊等複合功能配套;支持新世紀百貨整合利用周邊資源,加快鄒容路片區大型購物業態升級;推進解放碑地下停車場和連線通道工程以及棉花街停車樓綜合項目建設,最佳化環道對外出口通道體系;完成臨江門連線國泰廣場和鄒容廣場人行通廊、國泰廣場周邊道路改造、民權路臨時移動式店鋪、捷運站門戶改造等一批改善解放碑地區環境的項目建設;完工環球金融中心、協信中心等高端樓宇,加快凱德來福斯廣場、萬豪二期、康德中心、重慶協和城等項目建設,啟動節約街浙商項目、蘭家巷復地項目等工程,提升城市品質和產業發展承載能力。
強化大石化地區一體化發展。大力推進大坪交通樞紐地區整體改造,全面建設大坪重點商務集聚區,早日形成重點商圈功能。加快龍湖時代天街項目二、三期續建並儘早建成開業,完善英利國際廣場配套設施,竣工單巷子康德項目,做強商貿流通、文化體驗、商務服務和生活配套等功能;提速重慶總部城北區項目建設,力爭南區項目如期竣工,形成總部集聚功能;加快化龍橋嘉陵天地等項目建設進度,強化企業招商入駐。研究布局連通大坪和化龍橋上下半城的節點項目,推進路網貫通、片區聯動,形成有機整體。
突出中部及濱江地區創意與特色發展。統籌推進菜園壩綜合交通樞紐項目的規劃和建設,聯動實施兩路口重慶中心等重大項目;完善上清寺網際網路產業園區和大溪溝設計創意產業園區設施和功能,啟動濱江創意走廊建設,竣工中冶賽迪商務大樓,加快豐隆鵝嶺、黃花園項目建設,提升產業集聚發展的規模、質量和效益。
加強都市核心區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軌道經濟發展,提高軌道建設的綜合效益。配合軌道6號線和5號線建設,努力推進10號線、9號線及其支線的規劃和開工建設。配合推進千廝門、東水門隧道建設,完善進出東水門隧道的匝道系統。加快紅岩村大橋主體施工和渝澳大橋兩路口分流道建設。提速推進大化路、雷家坡立交、解放東西路改造等工程,完成醫學院路道路拓寬、錦程路及其延伸段項目建設,啟動渝州路、石油路、臨江門片區交通節點改造等項目。強化能源保障,開工高九路—紅岩村變電站電纜隧道,推進大坪變電站建設,完工七牌坊變電站。實施大石化地區排水管網綜合整治。加快4G網路等通訊基礎設施建設。
(二)深化服務業改革,建設現代服務業核心區。繼續用好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戰略機遇,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壯大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等產業集群,帶動城區經濟轉型,著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更優。
統籌推進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做好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健全完善產業統計體系。著力在工商登記、價格市場化、市場監管等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取得新的進展。密切關注、積極參與重慶爭取國家自貿區的建設。最佳化完善產業扶持政策,建立健全產業發展專項基金,既注重扶持國有經濟、龍頭企業,又關注非公經濟、小微企業和行業組織的培育發展。創新企業服務機制,落實聯繫服務重點企業等制度,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效率。政府執法部門要多了解企業的困難,主動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創造安商穩商的發展氛圍。加大力度打擊和取締兜售假冒偽劣商品的現象。
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營造優良環境,發展壯大億元稅收總部企業。完善機制,分類做好總部企業引進、培育、轉化、上市工作,新增總部企業5家。研究完善企業高管及員工就近“安居樂業”方面的扶持政策。加快樓宇改造和產業集聚,不斷提升樓宇入駐率和稅收貢獻率。支持機構投資者整合樓宇產權或經營權,鼓勵開發單位自持產權集聚企業。創新籌資方式,設立樓宇綜合整治基金,通過政企聯手、市場運作,推動閒置、低效樓宇更新改造和業態調整。鼓勵成立並發揮好業主委員會、樓宇發展理事會等自治組織的作用,逐步推行物業管理品牌高端化和物業服務標準化。深化“1+N”樓宇服務,整合政務服務、物業服務和社會服務。研究制定服務業集聚區、特色樓宇、特色街區認定辦法及配套政策,引導關聯企業向特定園區、樓宇、街區集聚。
加快長江上游金融核心區建設。強化渝中在全市金融業規劃布局中的核心地位,推進傳統類、結算類、創新類金融機構繁榮發展。加大穩存引增力度,大力發展要素市場、第三方支付、網際網路金融、消費金融、投資基金等新型金融,支持泰國盤谷銀行、新加坡大華銀行早日開業,新引進市級以上金融機構3家。支持銀行業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有效服務。加大力度打擊非法金融活動。
提升商業商務服務業發展水平。突出集聚高端精品,強化時尚消費功能,調整最佳化現有商業業態,謀劃布局新增商業載體,著力構建高端商貿、特色商圈、民生商業為一體的發展格局。重點瞄準國際知名品牌,大力建設名品、名店、名街,引進國際知名品牌10個。探索在特定街巷、特定時段開設夜市和特色市場,繁榮市場、增加低收入民眾就業。對接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需求,重點集聚要素服務、會計評估、法律仲裁、管理諮詢等專業服務體系。引進國內外知名商務服務機構5家。
加快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區建設。完善電子商務發展規劃,最佳化扶持政策和服務機制,依託龍頭企業帶動,引導電子商務行業集聚,加快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園發展。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和示範平台,支持蘇寧易購、齊家網等電子商務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支持本土商貿龍頭企業向電子商務轉型發展和拓展海外市場。強化產業支撐,引進和培育行業認證、第三方支付等功能性機構,發揮電子商務監管平台作用,完善電子商務信用體系。大力培育信息消費、服務外包、創意設計、健康服務等新興產業。
(三)建設歷史文化展示區,擴大都市旅遊帶動效應。發揮重慶母城歷史文化資源和山城、江城、美麗半島自然資源的特色優勢,強化商旅文深度融合的現代都市旅遊業發展,建設極富影響力的都市旅遊品牌,帶動提升全區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水平。
大力實施文化發展工程。加快推進凱旋路、湖廣會館街區等母城歷史文化風貌區項目建設。結合城市更新改造,提升水市巷等開發建設項目的傳統文化內涵和母城風貌特色。啟動巴縣衙門和老鼓樓遺址公園規劃建設,開展重慶行營復建和太平門、人和門城門城牆修復工作,推進羅漢寺等重點寺觀教堂保護修繕,修複利用川康銀行舊址等文物和優秀建築。發揮駐區文藝院團和文化企事業單位富集優勢,發展壯大文化創意、新聞出版、文化娛樂、影視傳媒等重點文化產業。推進上清寺中山薈等產業聚集區建設,改造升級較場口中央娛樂區。
爭創5A級旅遊景區都市旅遊核心品牌。充分發揮全域獨特的歷史文化、地理環境、發展基礎等優勢,以全區7個4A級景區為依託,整合區域旅遊資源,規劃並啟動建設具有規模效應和影響力、彰顯山城江城和文化特色的5A級旅遊景區。創建解放碑都市旅遊度假區,構築具有創新示範意義的都市型休閒度假地。最佳化開發特色旅遊線路,串聯文化場所,塑造具有獨特魅力的旅遊文化走廊。系統規劃下半城的旅遊、文化、商業綜合項目。規劃建設旅遊諮詢服務中心,完善區域旅遊和交通標識等設施配套,以旅遊景區建設帶動和促進城市配套設施完善、城市品質升級與城市經濟繁榮。
(四)突出文明城區建設導向,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區創建成果,深化城市管理,不斷提升“首善之區”的城市品質。
抓好精細化城市管理。深入落實“四化五機制”,完善部門、街道聯動整治機制,強化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共管共享合力。最佳化完善方便舒適、安全實用的人行步行道路系統。加強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糾正違法建設和擅自改變停車庫功能等違法行為。建設市政設施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推動“數字城管”功能升級。完善提升環衛作業、設施維護、秩序管理等標準,固化細化城市管理長效機制。
最佳化提升交通暢通水平。完善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公共運輸規劃、軌道站點綜合換乘銜接最佳化等規劃,最佳化全區交通管理整體方案,健全城市交通分析和交通影響評價機制。整合停車、行車誘導系統,有效加大管控路面和交通誘導力度。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最佳化系統性的信號配時,提高交通通行效率。高度關注人行的方便、舒適和安全,統籌兼顧道路車行的暢通性與綜合方便性,注重車行需求、行人方便和商業繁榮的有機協調。統籌制定吸引客流和規範停車的政策。發展立體停車庫,增加停車位4000個以上。
提升山水城市形象區環境品質。最佳化控制半島建築形態和天際輪廓,規劃建設通江步道體系,加快兩江濱江帶建設步伐,不斷提高兩江濱江親水環境品質。啟動山城中央公園建設,加強城市公共環境和社區景觀改善,大力推進屋頂綠化,構築城市立體綠化體系。加強城市環境保護工作,深入實施新一輪藍天、碧水、綠地、寧靜“四大行動”,鼓勵、扶持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嚴格節能減排責任制,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提高城區文明程度和綜合文明素質。實施文明提升工程,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凝聚社會文明力量。強化宣傳,健全全民參與機制,深入開展重點行業、重點單位、重點視窗文明創建活動。從兒童和教育抓起,提升全區社會文明素質。提高行政執法的文明化水平,從做深做細民眾工作入手,規範執法、文明執法,糾正簡單粗暴執法。推進學習型城區建設,深入開展“六五”普法,提升全體市民科學文化素質和法治意識。
(五)堅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幸福渝中”。著眼當期可承受、長遠可持續,完善公共服務保障,抓好民生項目建設,建立民生工作長效機制,提高“幸福渝中”發展水平。
優質均衡發展社會事業。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探索優質學校帶一般學校聯動發展,推進校長、教師校際交流輪崗,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推進中國小校點布局最佳化工作,加快學校新建或綜合改造等項目建設。鞏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成果,提升“10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效能,啟動圖書館總分館二期、公共文化服務平台建設;擴大文化惠民成果,加強文藝人才的培養、引進工作,大力繁榮文藝創作。完工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改擴建工程,完成健康雲服務平台建設,提質發展社區醫療服務,啟動重慶中醫骨科醫院遷建工程。創新人口計生服務管理。大力開展民眾性體育活動,積極備戰市五運會,提高競技體育水平。
強化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推出一批創業項目,發展微型企業400戶,開發公益性崗位500個,新增就業4萬人。完善“10分鐘養老服務圈”建設,改造小泉福利院,建成棗子嵐埡福利院養老服務機構,新建9個社區養老服務站,新增養老床位330張。加強社會救助,加大對殘疾人、失獨家庭、刑釋解教人員等特殊群體的服務幫扶,加強特殊人群心理矯正和社區矯正幫教工作。建成區婚姻登記服務中心、區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深化“人生關懷”系統工程和“幸福社區·鄰里如親”活動。
辦好民生實事。加大力度完成54萬平方米危舊房拆遷掃尾、棚戶區改造和旱橋下居民排危搬遷工作。完成5個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改造22個棄管小區配電設施。整治燃氣設施和管道安全隱患。改造供水“一戶一表”1萬戶。改造“三無”老舊住宅電梯163台。升級老舊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水平。整治高層建築火災隱患。推進解決公共運輸難題。建成人行過街天橋2座。推進公共廁所、垃圾站和市政設施建設維護。建設便民商業網點。設立8家社區銀行網點。協調解決120萬平方米“兩證”辦理遺留問題。
(六)加強社會治理,建設“平安渝中”。堅持系統、依法、源頭治理,改進社會治理方式,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紮實推進“四社一工”工作。試點“居站分離”服務管理模式改革,推進社區自治,推動社區工作減負增效,提升基層民眾自治水平。發展社區服務,建立社會工作服務制度體系,實施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建設。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強化社區工作者培訓、管理、考評,提升規範化水平。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創建全國社會組織建設創新示範區。建設社區義工隊伍,創建社區志願服務品牌。
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加強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將評估結果作為重大決策的前置程式和剛性門檻。進一步健全完善信訪、穩控和化解機制,打造網上信訪綠色通道,保障民眾訴求表達和合法權益。強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加大“八大類”疑難信訪案件處置力度,完成企業改制20家,加快“四久工程”處置進程。紮實開展幹部下訪民眾和“社區工作日”活動。
加強公共安全和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安全生產政府監管和企業主體責任,加強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建設施工、危險化學品、地下管線、特種設備、“九小場所”和“三合一”建築、食品藥品安全、地質災害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工作。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管體制,建設“消費放心區”。加強應急演練,增強城區應急處置能力。強化社會治安基層基礎建設,深化“六張防控網”建設,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國防動員和雙擁共建工作,促進軍民融合式發展。推進警備區老營房改造、區人武部營區遷建及民兵訓練基地、社會安全事件應急聯動指揮系統、區法院、公安“三所一隊”、戰訓基地、大坪派出所、七星崗派出所等政權項目建設。嚴厲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七)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最佳化機制、整合資源、改進作風、提高效率,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水平。
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按照全市統一部署,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工作,強化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職能。進一步理順職能部門、街道和社區職責關係,下沉政府資源,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深化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完成星河城行政服務中心建設,推進街道公共服務中心、社區便民服務中心、企業和樓宇服務中心試點。升級黨政信息平台,建設完善“一統兩分三級”政務服務體系,創新完善政務服務方式。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最佳化重大決策機制,分類組建經濟發展、規劃建設、法律服務等專家顧問團,促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虛心接受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充分發揮“陽光渝中”問政平台作用。依法公開權力運行流程。完善行政執法體制、程式和方式,深化綜合執法,著力解決權責交叉、多頭執法、執法不力等問題。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強化審計結果運用。
持續改進工作作風。紮實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下大力氣整治民眾反映強烈的“四風”問題,嚴格執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和政治紀律“八嚴禁”、生活作風“十二不準”。深入落實全市“五個專項行動”相關工作,嚴格執行規範評比表彰、節慶論壇展會、出國和議事協調機構等制度。推行公務卡管理全覆蓋,嚴格規範公務接待、公務用車、會議活動、辦公用房等。
三、加強措施保障,確保圓滿完成目標任務
增強危機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進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完善體制機制、深化改革開放,積極作為、務求實效,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一)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對接中央和我市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加強組織領導,推進實施我區全面深化改革各項任務。整合城市管理、經濟建設、社區服務、綜合治理等格線化管理力量,發揮最大合力。推進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投融資體制改革,強化國有企業財政貢獻考核,提高國有資產和資金的效益。紮實推進工商註冊登記改革試點工作,促進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平等競爭、平等發展。
(二)加強規劃統籌和保障。加強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的統籌協調,提高規劃的系統性。高水平系統研究深化全區總體規劃和交通、文化、旅遊等重要專項規劃,提高規劃的科學性。立足區域條件和現實特點,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做到城市開發建設項目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平衡統一。注重標準適度和功能實用,提高基礎設施和重大建設項目規劃設計水平。提早完善各項規劃基礎工作,進一步提高規劃等行政許可事項的審批效率和保障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能力。
(三)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和穩商引商。圍繞重點產業、重點區域、重點樓宇、重點企業,合理劃分工作布局,完善工作機制,形成招商合力。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和社會參與作用,加大力度支持企業招商。堅持穩商與招商並重,進一步做好對區內現有企業的服務。積極支持綜合實力強、品牌特色突出的本土企業向境外、國外拓展市場。圍繞城市發展和經濟社會建設做好宣傳,強化城市整體行銷,進一步提振全區幹部民眾精氣神,擴大渝中對外影響力和開放度。
(四)完善重大項目推進機制。強化項目和工作板塊的主體責任,落實定期走訪、專題會議和四級協調機制,抓好重點項目建設推進。強化項目前期工作,加強項目策劃和規劃,完善重大項目儲備滾動實施機制;加強新開工項目的規劃設計、可行性論證等前期工作,分階段設定考核時限要求。及時做好重大項目中期調整,動態完善項目計畫,確保完成年度投資計畫。強化工作督查考核,完善重大項目信息反饋、督查督辦和定期通報制度。
(五)充分發揮財政稅收調控功能。深入實施全區加強財源建設的意見,強化協稅護稅機制,穩定區域重點稅源,培育中小企業等新興稅源。提高公共財政投資項目科學性的評估、決策和管理水平。對應重大項目推進機制,細化建立財政資金按工作量、進度效能以及貢獻情況進行評價的績效管理機制,績效評價資金占比達到應納入的20%以上。改進預算編制,統籌管理各類財政資金。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關於控制政府性債務的部署要求,著力防控債務風險,健全政府債務形成、消化的動態平衡機制,以及全區資金籌集、資金調度、項目建設的統籌協調機制。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等直接融資渠道,降低資金成本,最佳化債務結構。
(六)強化行政執行能力建設。強化對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重大方針政策的學習、研究、對接和貫徹,充分用好全市的產業導向、功能布局、項目安排、資金扶持等重大政策舉措。加強對現代經濟、科學技術和產業發展等前沿知識的學習,挖掘並搶抓其中蘊含的產業機會和發展機遇。增強工作敏感性,抓住有利契機,加快發展步伐。強化快速反應意識,著力提升各項工作的執行力。開展對重點行政審批部門服務質量、效率和水平的評議活動。鼓勵以創新的精神解決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堅決反對本本主義、本位主義和怕矛盾、不作為的現象。
(七)進一步加強廉政建設。圍繞“廉潔渝中”建設,堅持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加強廉政教育,建設一支勤政廉潔的公務員隊伍。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認真執行領導幹部報告個人事項等制度。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築牢工程建設、土地出讓、政府採購、國有資產管理等重點領域的制度防線。深入正風肅紀,強化責任追究,提升服務效能。堅決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及時糾正和查處侵害國家、集體和民眾利益的行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