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重慶市大足區雙路國小(Shuanglu Primary School)前身是大足知縣狄廷颺(yang)帶頭捐銀興辦的十三齋義學之一-------雙路鋪敦行齋。光緒三十年(1904年)改為蒙學堂。民國元年(1912年)改制為初等國小,學制4年,校址在雙路鋪大成殿(今雙路鎮鎮政府駐地)。次年,改稱國民國小,學制3年。民國二十五年冠以地名,稱雙路國民國小。兩年後,學校遷川主廟(今雙路初級中學所在地)。民國二十八年增設高小班,實行“四.二”分段學制,改稱雙路完全國小,1年後更名為雙路鄉中心國小校。此後學校常年有6個數學班,學生130人左右。
解放後,該校又先後數次易名,1951年稱雙路國小,1953年改稱雙路鄉國小。1958年更名雙路公社國小。1970年開始戴帽招收國中班,1975年再戴帽招收高中班,遂更名為雙路學校。1984年附設初、高中班分離後,復稱雙路國小。1951年該校有6個班,教職工10名,學生278人。建區時,發展到9個班,教職工17名,學生465人。1991年學校遷入新址(雙龍西路5號),雙路國小辦學規模開始擴大。當年班次增加到12個,教職工34名,學生447人。此後,隨著雙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城區人口逐漸增加,特別是該校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5個方面得到協調發展,因而生源大增。1998年辦學規模再次擴大,到2002年已發展到20個班(不含學前班和2000年併入的區幼稚園班次),教職工70名(內專任教師61名),學生973人。2012年1月,區劃調整後更名為大足區雙路國小。現在的雙路國小辦學規模本部23個班,學生1120人,教職工57人;分部8個班,學生358人,教師19人。學校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積澱了先進的學校文化,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辦學風格和辦學特色。
辦學理念
敦行至善
雙路國小以“敦行”為核心理念,以“敦行至善”為辦學理念,為雙橋區的初級教育建設奉獻出一股一股的向上的動力。它孕育著雙橋子民的孩童天真夢想,它教導著雙橋人民的孩童如何做人,它努力的讓中國的下一代更加奮進與優秀。
博聞強識,敦行不怠
雙路國小以“博聞強識,敦行不怠”為校訓,並逐步打造出“敦篤明德 行端立範”的教風,“敦修正意 行敏通達”的學風,確立了“創敦行教育文化特色 樹基礎教育品牌典範”的學校願景。現學校本部以書法教育、大課間、課堂模式改革,四方分部以武術教育為突破口,逐步彰顯學校特色。
地理位置
本部
重慶市雙橋區雙路國小倚靠在巍巍
巴岳山下,那悠悠龍水湖畔的邊的山水園林城市——
重慶市雙橋區(Shuangqiao District,Chongqing City),它位於
重慶市雙橋區的行政中心、雙橋區政府駐地——雙路鎮。
分部
重慶市雙橋區雙路國小的分部是原重慶市雙橋區雙路鎮四方村國小,後於2007年更名為重慶市雙橋區雙路鎮四方村明德國小,之後又和雙路國小合作辦校,現在為雙路國小的分部。位於重慶市雙橋區雙長路四方村範圍內。
辦學成就
雙小的科學規範管理,使學校先後被評為“重慶市文明禮儀示範學校”“重慶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集體”、“重慶市優秀家長學校”、“重慶市教育系統安全文明校園”、“重慶市三八紅旗先進集體”、“重慶市體育教學常規優秀學校”、“重慶市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重慶市首批書法藝術教育特色學校”、“重慶市文明單位”等。
為進一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學校將繼續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蘊,堅持走內涵發展之路,提升辦學品味,彰顯學校特色,將雙路國小打造成為大足國小教育的品牌,打造成為渝西地區教育的品牌!
校長簡介
楊現青
大學本科,中學高級教師,兼職督學
1988年7月參加教育工作,本科畢業,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重慶市骨幹校長,現任大足區雙路國小校長。
原雙橋區人民政府兼職督學,原雙橋區第八、九屆人大代表,現雙路鎮人大代表。
2004年4月被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授予“重慶市親職教育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2005年12月被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授予“重慶市教育系統四五普法先進個人”稱號;
2007年3月被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授予“重慶市教育安全穩定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2009年5月被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授予“重慶市教育法制建設先進個人”稱號;
2009年12月被重慶市教育委員會等授予“重慶市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綠色校園先進個人”稱號;
2009年1月指導的徐海燕老師執教的國小數學課例《百分數的意義》獲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新課程課例評比“二等獎”;
2004年9月被中共雙橋區委、區人民政府評為“優秀教育工作者”等市區級十幾項表彰獎勵。
多篇論文獲得區級一等獎,發表論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