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冶鋅遺址集中在豐都、石柱、酉陽等地的冶鋅遺址20多處。分布於豐都沿長江兩岸三峽庫區淹沒區以內,部分冶煉遺物已隨江岸坍塌落入江灘。其中,豐都興義鎮楊柳寺村、酉陽魚池嶺分布較多。集中分布面積約10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重慶冶鋅遺址群
- 出土地點:重慶市豐都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 所屬年代:明至清
- 編號:7-0403-1-403
- 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次:第七批
歷史沿革,建築規模,文物價值,
歷史沿革
2003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廟背後村進行正式發掘。出土物經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檢測後,專家一致確認,廟背後村就是一處冶鋅遺址所在地。隨後通過一系列的考古發掘工作,專家們認定:豐都縣境內有著當時明代中晚期分布密集、規模巨大的冶鋅遺址群。
2006年,豐都石柱明代冶鋅遺址群被發現,這是我國發現最早的冶鋅遺址群。重慶冶鋅遺址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規模
重慶冶鋅遺址群位於該縣革命老區龍潭鄉都會村、龍潭村、木坪村和萬寶村,地處石柱與豐都交界處的七耀山西南麓,遺址群由大風門遺址、龍洞灣遺址、老窯廠遺址、罐子窯遺址、老廠坪遺址、寶龍塘遺址、天仙橋遺址、白沙嶺遺址、爐渣石遺址、羅河東遺址和官湖灣遺址等組成,其四面環山,中間有許多小山丘,集中分布面積約10平方公里。
其中大風門遺址約1.3平方公里;老廠坪遺址約3.5平方公里;龍洞灣遺址面積近20000平方米;老窯廠遺址分布面積2~3萬平方米,遺址群上可見遺留礦渣、礦井、冶煉罐、瓶、井架、手鏟、鑽子、鋼釺、銅燈、酒壺等遺物遺蹟。
其中老窯洞遺址地處高山盆地,四面環山,露出地表上煤渣高達數米,有三座冶煉爐裸露地表,散落大量反應罐殘片,通過調查,該遺址分布面積2~3萬平方米,共發現11座冶煉爐,部分距地表深20~30厘米;老廠坪地表顯示有礦洞,直徑4—5米,深2—3公里,礦渣分布兩大片堆積較厚,長100米,寬40—50米,高約十幾米;龍洞灣遺址露出地表冶鋅爐2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