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Chongqing Three Gorges immigration Memorial),位於重慶市萬州區南濱路1561號,是紀念三峽百萬大移民而修建的專題性紀念館,三峽庫區歷史文化和移民文化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中心。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建設用地50畝,主體建築面積15062平方米,展廳面積7000平方米,分為展覽大廳、文物中心庫房、學術報告廳、文物修復中心及資料研究室,綜合服務區、行政辦公區等幾大功能區,館藏文物2.4萬件(套)。

2017年12月6日,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入選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2020年9月2日,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
  • 外文名:Chongqing Three Gorges immigration Memorial
  • 地理位置:重慶市萬州區南濱路1561號
  •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16:30起停止進館)
  • 景點級別:AAAA級
  • 門票價格:免費開放
  • 占地面積:50 畝
  • 建成日期:2018年5月18日
建設沿革,建築格局,綜述,展廳,建築特色,館藏文物,綜述,展品,文化活動,所獲榮譽,文物保護,參觀信息,開放時間,地理位置,交通線路,

建設沿革

2008年3月20日,重慶市政府第2次市長辦公會議決定,將三峽移民紀念館項目列入重慶市十大公益項目。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館標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館標
2008年8月29日和9月9日,萬州區委、區政府先後兩次召開專題會議,決定成立三峽移民紀念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啟動了選址、設計、招標等工作。由江南新區管委會負責項目建設,區移民局負責展品徵集,區文化委負責展陳布展。
2008年10月23日,在萬州江南新區中軸線市民廣場旁,舉行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揮鏟培土奠基儀式。
2010年1月18日,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主體工程正式開工;同年11月30日,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正式封頂。
2016年8月,重慶市萬州區機構編制委員會根據市編委辦《關於設立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的復函》和區委四屆第119次常委會會議、區編委2015年第5次會議精神,同意設立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加掛重慶市萬州區博物館牌子,為區文化委管理的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機構規格為副處級,機構類別為公益一類。
2018年3月,三峽移民紀念館公布館標圖案;同年5月18日,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正式開館。

建築格局

綜述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總投資2.1億元,萬州區財政配套建設資金達1.1億元。整個工程總計完成土石方開挖11萬立方米,澆築混凝土25000立方米。建設用地50畝,主體建築面積15062平方米,分為展覽大廳、中心文物庫房、學術報告廳、綜合服務區、行政辦公區等幾大功能區,其中展陳面積7000平方米。

展廳

  • 基本陳列
《萬川匯流》位於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第一層的萬州歷史廳,展廳面積1500平方米。分為“邁向文明”、“巴風楚雨”、“羊渠華彩”、“南浦盛事”、“川江門戶”、“萬商之城”六個部分。共展出文物800餘件。陳列以通史體例,通過實物、模型、場景復原、聲光電複合多媒體等多種方式,展現出萬州在各個歷史時期的情景。
《偉大壯舉 輝煌歷程》位於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第二層和第三層的三峽移民廳,展示面積約2000平方米,分為“百年宏願,築夢三峽”、“偉大壯舉,百萬移民”、“萬眾一心,破解難題”、“生態環境,永續發展”、“文物保護,歷史傳承”、“高峽平湖,滄桑巨變”、“彪炳史冊,歷史豐碑”七個部分。展覽突出“崖壁”概念,通過峽谷意象的貫穿,實現建築設計與展陳設計和諧統一。展廳場景也多借景長江,以此凸顯三峽特色。整個陳列通過沙盤、浮雕、壁畫、照片、投影、多媒體互動等多種方式展示三峽百萬大移民。
  • 專題陳列
《鹽井溝古象》位於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第一層的古生物化石廳,展覽通過多種手段展示了生活在萬縣鹽井溝的遠古王者——東方劍齒象以及伴隨它的多樣性動物群,2007年發掘之初,大埡口裂隙即出土了一具完整東方劍齒象化石。2011年,兩具完整程度不一的東方劍齒象化石又相繼出土,與東方劍齒象一起出土的還有竹鼠、似劍齒虎、豹、蘇門答臘犀、爪獸、水牛、祖鹿、麂子、野豬等動物的化石。
《劉江藝術廳》劉江,重慶萬州人,曾任中國書協創作評審委員,浙江書協副主席。現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西泠印社執行社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為支持家鄉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他先後為家鄉題贈作品、回鄉講學授藝、捐資修路、捐資建校等。2011年,劉江先生又將多年來創作的書法作品80幅、印章20方,無償捐贈給萬州區博物館。

建築特色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建築由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擔綱設計。三峽移民紀念館的設計理念,一是來源於三峽大壩,二是來源於三峽自然的景觀。其外形就像取自三峽的幾塊岩石,按照三峽的自然風貌進行雕琢,形成了三峽移民紀念館大致的外貌。紀念館建築的公共空間還融入了陡壁長峽這一三峽元素,觀眾透過“江水”意象的透明薄膜,可見三峽庫區的大型沙盤模型。而中庭的兩側,則是建築實體構成的連續的、折轉的傾斜“崖壁”;“崖壁”自身大大小小的洞口,抽象展現了三峽兩岸傳統聚落的形態;在“崖壁”之上是“一線天”般的玻璃天窗,共同組成了三峽意象。為了與“崖壁”、江水、三峽大壩風格契合,外牆採用國內少有的清水混凝土進行裝飾,直接用現澆混凝土的自然表面作為飾面。

館藏文物

綜述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館藏文物2.4萬件(套),主要以三峽庫區考古發掘出土文物和傳世歷史藝術類文物為主體,具體可分為更新世古生物化石、陶器、瓷器、青銅器、書畫、雕塑造像、古籍圖書、石刻、碑帖、錢幣、近現代文物、三峽移民文物等34個文物門類,形成了規模宏大的藏品收藏體系,尤以大熊貓-東方劍齒象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巴蜀青銅器、唐湘陰窯青瓷器、三峽庫區移民藏品最具地域特色。其中大熊貓-東方劍齒象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種類豐富、保存完整。

展品

磚瓦
名稱
介紹
圖片
灰陶“隆安元年歲在丁酉扶氏”幾何紋磚
東晉(317年-420年)
長38厘米,寬19厘米,厚7厘米。
通體成灰褐色,長方形,體形較厚重,一側陽刻隸書“隆安元年歲在丁酉扶氏”,另一側陽刻有車輪紋加幾何紋飾磚。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
灰陶“壽”字紋滴水
明(1368年-1644年)
高8厘米,寬16.5厘米
泥質灰陶。平面略成等腰三角形,中心鑄篆紋“壽”字,周邊飾花卉紋。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
灰陶花卉紋滴水
長19厘米,寬7.5厘米,高4.6厘米
泥質灰陶。頂部呈弧形,面模印花卉紋。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
灰陶蓮瓣紋瓦當
唐(618年-907年)
直徑13.2厘米
泥質灰陶。圓形,當心有一凸泡,周邊飾浮雕蓮瓣紋。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
灰陶龍紋榫卯磚
漢代
通長38.5厘米,寬18.5厘米,厚8.7
呈灰褐色,平面為梯形,子母磚,前有榫頭,後有卯口,一面飾有龍紋,其餘五面為素麵。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
玉石器 寶石
紅色瑪瑙珠
東漢(25年-220年)
直徑1.2厘米
通體紅色,呈圓珠形。中有細穿孔。整體製作精細。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
玉壁
戰國時代(前475年-前221年)
徑9.6 厘米
通體呈灰白色。圓環形,玉壁肉內外沿兩面各飾一道凹弦紋,肉上飾圈點紋。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
玉璜
東周(前770年-前256年)
長4厘米
青綠色,呈窄弧形,中部稍寬,兩端各有一穿孔供系帶。一端磨製成單刃狀。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
玉劍璏
東漢(25年—220年)
長10.2厘米,寬2.7厘米,厚1.4厘米
玉劍璏屬玉劍飾的一種,是鑲嵌於劍鞘中央,底下有一方框,供穿系革帶以連結腰間的器物。
此玉劍璏表面挖底雕出框線,框線內雕刻捲雲紋,製作細膩,磨製光滑。在古代還有象徵地位和權利的意義。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
玉玦
新石器時代
內徑1.8厘米,外徑4.7厘米
玉玦扁平,呈青綠色,圓環狀,環體上側有缺口,磨製,有赭色浸蝕,表面平素。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
武器
青銅巴式劍
戰國 (前475年—前221年)
長35厘米
劍身整體呈柳葉形,脊較隆起,扁莖,莖上有一穿,劍身有一“v”字形格。
劍,是古代貴族和戰士隨身佩帶用以自衛防身進行格鬥,可斬可刺的兵器,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佩劍還有表示等級身份的意思。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
青銅戈
戰國時代(前475年—前221年)
長24.1厘米,寬11厘米
此戈援狹長而上翹,胡較短,刃內上翹,胡和內上各有一穿。有上下闌。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
青銅矛
戰國 (前475-前221)
通長26.2厘米,銎徑2.5厘米
矛身為柳葉形,圓形銎孔,寬葉,隆脊,長骹,骹附弓形狀雙耳,骹兩面均鑄有“巴蜀圖騰”符號。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
青銅鉞
戰國時代(前475年—前221年)
長11.4厘米,寬7.6厘米
整體呈舌形。長方形銎,近銎處有兩倒刺,圓弧刃。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
青銅鐏
東周(前770年-前256年)
長15.6厘米
骹部一側圓弧形,一側方形,其上有一圓形穿,中部偏上有一箍形飾,下部為八棱形,尾端為圓形。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
鐵器
鐵錛
戰國時代(前475年-前221年)
長11厘米,刃寬11.7厘米
平面呈“凹”字形,有銎,弧刃。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
鐵釜
東漢(25年-220年)
口徑20.3厘米,高23厘米
范鑄。直口,短頸,鼓腹,小平底。腹部有兩對稱弦環和兩道凸弦紋。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
鐵犁
東漢(25年-220年)
長12厘米
平面呈“V”,器身整體較小,可能為明器。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

文化活動

2018年5月18日,“5·18”國際博物館日暨第九屆重慶文化遺產宣傳月啟動儀式活動在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啟幕。這是主會場活動首次走進區縣。
2018年11月3日上午,時任浙江省委副書記、寧波市委書記鄭柵潔在重慶市委副書記任學鋒,重慶市委常委、萬州區委書記莫恭明,萬州區區長白文農等的陪同下,蒞臨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參觀考察。
2019年12月13日,在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啟動“弘揚移民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第二屆研學旅行活動。

所獲榮譽

2017年12月6日,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入選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2018年11月,經重慶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審核評定,命名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為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
2019年9月,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2020年8月,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入選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庫首批試點單位。
2020年9月2日,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文物保護

2018年9月26日,重慶市文物局組織專家對《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萬州區博物館)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方案》和《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萬州區博物館)館藏文物數位化保護方案》進行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方案設計目的明確,技術路線合理,擬採用的設備規範、適用,措施得當。
2019年6月25日,由重慶市文物局組織的重慶市文物鑑定組專家對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7大類近280餘件文物進行鑑定和定級工作。

參觀信息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日:上午9:00——17:00(16:30起觀眾停止進館)
講解服務時間:上午9:00——12:00,下午1:30——17:00

地理位置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位於重慶市萬州區南濱路1561號。
三峽移民紀念館

交通線路

乘坐萬州公交22路、28路、32路、38路、52路、58路,在市民廣場站下車步行200米即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