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家園:我的退思錄

重建家園:我的退思錄

《重建家園:我的退思錄》講述了近年錢理群先生退而不休,思之愈深。他體察現實,在紛亂世事中抽絲剝繭;他思考歷史,奔走呼告勿忘苦難;他追思前賢,從孔子魯迅身上汲取精神力量;他行走鄉間,發掘文化與鄉土的血肉聯繫;他奮起直言,為青年一代指點迷津。這一番用心,皆化作文字,指引我們重建傾圮已久的精神家園。

基本介紹

  • 書名:重建家園:我的退思錄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327頁
  • 開本:16
  • 定價:35.00
  • 作者:錢理群
  • 出版日期:2012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9503788, 978754950378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重建家園:我的退思錄》是作者錢理群的第四本《退思錄》,主要收集了2008年和2009年前四個月所寫的文字,只有少數幾篇是寫於2006年和2007年的余文。

作者簡介

錢理群,1939年生,北京大學資深教授,1980年代以來中國最具影響力、最受關注的人文學者之一。他以對20世紀中國文學和社會的深刻研究,特別是對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歷史與精神的審察,對20世紀中國經驗和中國道路的總結和反思,對當代社會及文化思潮的批判,受到了海內外的高度重視。錢先生傳承五四真精神,本著“接著魯迅往下講”的覺識,深情地關注民族與人民的命運,積極開發現代中國優秀的思想資源,以自體生命與學術一體化的追求,回應了大時代對於中國知識界的呼喚。在北京大學學生評出的最受學生歡迎的十佳教師中,名列首位。

錢先生的專著和主編作品,長期以來受到了各界讀者的廣泛歡迎。他的主要著作有《心靈的探尋》、《周作人論》、《周作人傳》、《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合著)、《豐富的痛苦》、《大小舞台之間》、《1948:天地玄黃》、《學魂重鑄》、《話說周氏兄弟》、《走進當代的魯迅》、《與魯迅相遇》、《語文教育門外談》、《錢理群講學錄》、《生命的沉湖》、《我的精神自傳》、《致青年朋友》、《活著的理由》等等。主編大型叢書多部,其中以《新語文讀本》影響最為廣大。

圖書目錄

輯一價值、生活重建  當今之中國青年和時代精神——震災中的思考
一百塊錢,有多輕又有多重——雪災救助活動的啟示
奧運會後的思考
和志願者談生活重建
輯二重建大學精神
《尋找北大》序
尋找失去了的“大學精神”——北大110周年民間紀念會上的講話
學術研究的承擔
輯三鄉村文化和教育重建
屯堡文化研究與鄉村文化重建——《建構與生成:屯堡文化及地戲形態研究》序
屯堡文化研究的動力,方法,組織與困惑——《學術視野下的屯堡文化研究》序
關於鄉土教材編寫的斷想
重建文學與鄉土的血肉聯繫——李伯勇《曠野黃花》序
步行回家——讀劉靖林《靜聽星月》
《藝文四季》的氣味
老實人做老實學問——李光榮、宣淑君《季節燃起的花朵——西南聯大文學社團研究》序
發出自己的,真的聲音
重新認識打工子弟教育:震災引發的思考
請關注農村國中的作文教學——《“草房子”杯作文競賽獲獎作品選》序
第二屆立人鄉村作文比賽評語
輯四反思歷史
示眾——反右運動中我在兩次批鬥會上的發言
我們已經付出了多大代價,我們還要付出多大代價——《烙印》序
一部揭示血淋淋的真實的“野史”——趙旭《風雪夾邊溝》序
正視苦難,超越苦難——楊澤泉《回眸一笑》序
一本讓我驚心動魄的書——王金屏《北大:1957》序
向“偉大的中國女性”脫帽致敬——雷一寧書序
序文兩篇
輯五面對現實
孔夫子在當下中國的命運
漫說“魯迅‘五四”’
面對我們共同的困惑
為生命給出一個意義——和青年志願者的一次談話
直面中學教育的深層次問題——讀梁衛星《凌月,樊強,郁青青》
輯六審視自我
《1948:天地玄黃》再版後記
《那裡有一方心靈的淨土》後記
《活著的理由》後記
《漂泊的家園》後記
《論北大》後記
《我的教師夢:錢理群教育演講錄》後記
《致青年朋友》後記
《錢理群語文教育新論》後記
《做教師真難,真好》後記
《與周氏兄弟相遇》小序
附錄一我的學術研究——答研究生問
附錄二“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和80年代的現代文學研究
輯七雜談
京城“精神流浪漢”的寫作——鄭士波小說序
答中央電視台《大先生魯迅》攝製組記者問
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在“陳成龍創造性語文教學實踐研究會”上的書面發言
我和三聯的學術因緣
閱讀的危機和如何應對——郝明義《越讀者》大陸版序
後記
重建家園:我的退思錄

後記

這是我的第四本《退思錄》,主要收集了2008年和2009年前四個月所寫的文字。只有少數幾篇是寫於2006年和2007年的余文。
2008年是個多事之年,這一年發生的幾個重大事件,如年初的雪災,上半年的汶川地震,下半年的北京奧運會,年末的全球經濟危機,我都應青年志願者之約,在公開演講里,提出了我的看法,並和年輕的朋友一起進行了熱烈的討淪。在演講和討論中提出的中心問題,就是在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的中國,應該怎樣進行四大重建——制度重建、文化重建、價值重建和生活重建。這是我最近幾年一直在考慮的問題,在《退思錄》之二、之三里,都有所涉及;但在2008年所發生的事件中,這些問題更加凸現,我也有了更深入、更集中的思考。因此.也就將這本《退思錄》之四,命名為“重建家園”——這本是汶川地震提出的口號,但在這裡卻被賦予了更廣泛的意義,強調的是精神家園的重建。
2008年,又是北大一百一十周年校慶。我本來在退休後,就逐漸遠離北大,儘量避免就北大問題發表意見。但這一次,卻在北大新、老學生的推動下,叉編書(《尋找北大》),又出書(《論北大》),還作了一次公開演講,主題都是一個:“追尋失去的大學精神”,這也是“重建家園”的題中應有之義。
“鄉村文化和教育重建”,也是我這些年一直關心的問題。2008年又回到了我的精神基地貴州,參加貴州師範大學舉辦的“地方文化知識譜系構建中的文學”學術討論會,為此寫了幾篇文章,以後又就鄉土文化、教育、文學,以及打工子弟教育等諸多問題寫了一系列文章,其中關於“農村教育中的鄉土知識建構”和“重建文學和鄉土的血肉聯繫”等命題的提出,或許還有些新意。
2008年,我在《隨筆》上連續發表了四篇文章:《當今之中國青年和時代精神——震災中的思考》、《示眾——反右運動中我在兩次批鬥會上的發言》、《孔夫子在當下中國的命運》,都在讀者中引起了強烈反響,這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的。或許是因為觸及了中國歷史與現實中的一些重要問題。《示眾》一文可以看作我的“懺悔錄”,也算是對自己在反右這樣的政治運動中的歷史責任的一個清理,因這些年人們都迴避或拒絕懺悔,我的公示大概也就因此引起反響。這一年還為右派朋友的回憶錄寫了一批書序,這也是我的責任,也因此提出了一些過去的研究中未曾注意的問題,如女性右派,右派子女即所謂“小右派”的問題,等等。以上這些文章都可以視為2007年出版的《拒絕遺忘——“1957年學”研究筆記》一書的續篇。而《孔夫子在當下中國的命運》一文,是有意識和魯迅的《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相呼應的,是我的“接著魯迅往下講”的…次自覺努力。文章對當下中國的“讀經熱”中的將孔子重新神聖化、政治化、道德化、意識形態化和商業化的傾向提出了尖銳的批判,主張還原孔子的真價值,大概也因此引起了許多讀者的共鳴。
2008年,也是我出書最多的一年,或出新書,或舊書再版,或編文選,共有九本。我也藉此在各書的“後記”里作了一番“自我審視”,也算是2007年出版的《我的精神自傳》的續寫吧。而《我的精神自傳》於2008年在台灣出版全本,這在我的著作的出版七,也是一件大事。
2009年大概也不會平靜。年初,就因為紀念“五四”九十周年,而接到許多約稿,我大都婉拒了,但也作了幾次演講,講稿整理成《漫說“魯迅‘五四…》一文,強調了魯迅“堅持啟蒙、科學與民主,又質疑啟蒙、科學與民主”的複雜態度在當下中國的意義,因為觸及思想、文化、學術界的一些重大問題而引發了聽眾熱烈的討論。
編完這本《退思錄》,才發現最近這兩三年我對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社會、思想、文化問題的直接而及時的回應越來越多,而且大都採取公開演講的方式,聽眾也主要是一些年輕人,特別是青年志願者朋友,這大概是在退休以後找到的和時代、生活,和年輕一代保持精神聯繫,將自己的思考、研究轉化為現實力量的一個渠道吧。但也因此耗費了過多的精力,許多研究計畫都一再推延,這也是兩難選擇。但以後恐怕還要在這兩難中繼續寫下去。這都是我的生命的最重要的部分,現在都留存在書里了。
2009年4月20—21日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