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寫前益州五長史真記

《重寫前益州五長史真記》是唐代李德裕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重寫前益州五長史真記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李德裕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重寫前益州五長史真記
益州草堂寺(《成都記》云:“在府西七里,去浣花亭三里。”)列畫前長史一十四人(節度職不帶尹則帶長史,非今賓佐也),代稱絕筆。餘嘗於數公子孫之家,獲見圖狀,乃知草堂繢事,靡不造真者。昔岩野旁求,徒聞審像,嵇山高遁,惟止熔金,孰若記之丹青,妙盡神照。楚國祠廟,魯王宮室,洎此邦文翁舊館,皆圖歷代卿相,粲然可觀,雖有慕於前良,曾莫究於形似。豈與夫年代已遠,遺像猶存,入虛室而煙霞暫披,拂浮埃而瑤林斯覿。餘以精舍甚古,貌像將傾,乃選其功德尤盛者五人,模於郡之廳所。追維二漢台閣,皆有圖寫,黃霸、於定國之流,雖宰相名臣,不得在畫像之列,卓子康德行君子,而在功臣之右,今之所取,意在斯乎。(闕)既新,光靈可想,儼若對神。吾將與歸,因敘其事,詔諸來哲。太和四年閏十二月十八日,西川劍南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兵部尚書兼成都尹御史大夫贊皇縣開國伯李德裕記。

作者簡介

李德裕(787—849)唐文學家。字文饒,趙郡(今河北趙縣)人。歷任中書舍人、御史中丞、兵部尚書等職。又先後出任劍南、西川、淮南等地節度使。後遭李宗閔、牛僧孺集團打擊,被貶崖州,卒於崖州司戶參軍任所。工詩文、書法,貶黜嶺南時詩較有名。著作有《次柳氏舊聞》、《會昌一品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