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內容簡介,本書目錄,
基本信息
作 者:延軍平等 著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10-01
- 開 本:16開
- 頁 數:264
- 印刷時間:2015-10-01
- 字 數:400.00千字
- 裝 幀:平裝
- 語 種:中文
- 版 次:1
- 印 次:1
- I S B N:9787030457691
內容簡介
準確判斷重大自然災害的發生趨勢是災害研究的關鍵。延軍平編著的《重大自然災害時空對稱性再研究》套用對稱性原理,通過可公度方法提取自然災害的對稱性結構規律,研究京津唐地區自然災害、台灣地震、汾渭盆地地震、長江流域旱澇災害、淮海流域旱澇災害、黃土高原旱澇災害、新疆氣象災害、秦嶺南北旱澇災害和西北中部旱澇災害等典型區域的自然災害時空規律,尋找自然災害發生的時空視窗期,對相關區域重大自然災害未來趨勢進行了初步判斷。套用對稱性原理創新地理學研究方法,通過探尋時空規律、構建時空結構和判斷未來趨勢,為認識重大災害時空對稱性規律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也為提高我國災害綜合風險防範能力提供了參考依據。
本書內容翔實,觀點新穎,說理充分,圖文並茂,可供我國災害統計、災害地理和地理科學等相關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及高校師生參閱。
本書內容翔實,觀點新穎,說理充分,圖文並茂,可供我國災害統計、災害地理和地理科學等相關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及高校師生參閱。
本書目錄
前言
第1章西部生態安全頂層設計與災害統計研究
1.1生態建設制度評價及完善途徑選擇設計
1.1.1研究意義
1.1.2總體框架、預期目標和基本內容
1.1.3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行性
1.1.4重點難點和創新之處
1.2西部自然生態系統結構和生態環境保護戰略頂層設計
1.2.1研究意義
1.2.2總體框架和預期目標
1.2.3研究思路和研究路徑
1.2.4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技術路線
1.2.5重點難點和創新之處
1.2.6創新或推進之處
1.3西部生態脆弱區重大生態安全風險識別、管控與應急處理設計
1.3.1總體框架和預期目標
1.3.3學術思想理論、學科建設發展、資料文獻發現利用等方面的預期目標
1.3.4研究思路和研究路徑
1.3.5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技術路線
1.3.6重點難點和創新之處
1.4重特大災害社會風險演化機理及應對決策設計
1.4.1研究價值
1.4.2總體框架和預期目標
1.4.3研究思路和研究路徑
1.4.4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技術路線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
1.4.5重點難點和創新之處
1.4.6創新或推進之處
1.5科學技術創新與計算災害
1.5.1關於創新
1.5.2技術與科學
1.5.3計算災害
1.5.4本書研究內容的前沿性
1.5.5前期研究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第2章汾渭盆地地震災害時空對稱性
2.1研究區概況
2.2汾渭盆地歷史地震災害時空特徵
2.2.1歷史地震時間特徵
2.2.2歷史地震空間特徵
2.2.3歷史地震與月相相關性分析
2.3汾渭盆地地震時空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2.3.1汾渭盆地地震時空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2.3.2北段地震時空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2.3.3中段地震時空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2.3.4南段地震災害時空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2.4汾渭盆地地震相關機理分析
2.4.1汾渭盆地地震與太陽黑子相關性分析
2.4.2汾渭盆地地震與月相相關性分析
2.4.3汾渭盆地地震與地球自轉相關性分析
2.4.4汾渭盆地地震與鄂爾多斯地塊相關性分析
2.5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台灣地震災害時空對稱性
3.1研究區概況
3.2台灣地震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3.2.1台灣(含附近海域)Ms≥7.1地震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3.2.2台灣陸地Ms≥6.7地震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3.2.3東南地震帶Ms≥7.1地震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3.2.4東北地震帶Ms≥6.2地震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3.2.5西部地震帶Ms≥7.1地震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3.3台灣地震空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3.3.1台灣(含附近海域)Ms≥7.1地震空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3.3.2台灣陸地Ms≥6.7地震空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3.3.3東南地震帶Ms≥7.1地震空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3.3.4東北地震帶Ms≥6.2地震空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3.3.5西部地震帶Ms≥7.1地震空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3.4台灣地震相關機理分析
3.4.1台灣地震與板塊運動相關性分析
3.4.2台灣地震與太陽黑子相關性分析
3.4.3台灣地震與地球自轉相關性分析
3.4.4台灣地震與智利地震相關性分析
3.5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京津唐地區重大災害時間對稱性
4,1研究區概況
4.1.1自然概況
4.1.2社會經濟概況
4.2京津唐地區氣候變化特徵
4.2.1氣溫時空變化特徵
4.2.2降水時空變化特徵
4.3京津唐地區氣象災害的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4.3.1旱澇災害的時間變化特徵
4.3.2旱澇災害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4.4京津唐地區地震災害的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4.4.15級以上地震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4.4.25.5級以上地震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4.5京津唐地區地震災害相關機理分析
4.5.1京津唐地區地震與潮汐相關性分析
4.5.2京津唐地區地震與月相相關性分析
4.5.3京津唐地區地震與太陽黑子的相關性分析
4.6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長江流域旱澇災害時間對稱性
5.1研究區概況
5.2長江流域氣候變化特徵
5.2.1氣溫時空變化特徵
5.2.2降水時空變化特徵
5.3長江流域旱澇變化時空特徵
5.3.1旱澇時間變化特徵
5.3.2旱澇空間變化特徵
5.4長江流域旱澇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5.4.1長江流域年尺度大旱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5.4.2長江流域秋季大澇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5.4.3重慶市年尺度大旱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5.4.4重慶市秋旱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5.4.5宜昌市年尺度大旱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5.5長江流域旱澇災害相關機理分析
5.5.1長江流域旱澇災害與ENSO事件相關性分析
5.5.2長江流域旱澇災害與太陽黑子相關性分析
5.5.3長江流域旱澇災害與青藏高原雪災相關性分析
5.6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西北中部地區旱澇災害時間對稱性
6.1研究區概況
6.2西北中部地區氣候變化特徵
6.2.1氣溫時空變化特徵
6.2.2降水時空變化特徵
6.3西北中部地區旱澇災害變化特徵
6.3.1旱澇指標的選取
6.3.2旱澇災害變化特徵
6.4西北中部地區旱澇災害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6.4.1西北中部地區年大旱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6.4.2西北中部地區春旱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6.4.3西北中部地區夏旱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6.4.4北部乾旱區大旱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6.4.5北部乾旱區大澇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6.4.6東部季風區大旱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6.4.7東部季風區大澇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6.4.8青藏高寒區大旱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6.5西北中部地區旱澇災害相關機理分析
6.5.1西北中部旱澇災害與ENSO事件相關性分析
6.5.2西北中部地區旱澇災害與太陽黑子相關性分析
6.6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秦嶺南北地區早澇災害時間對稱性
7.1研究區概況
7.1.1秦嶺南北地區範圍
7.1.2秦嶺南北分區情況
7.2秦嶺南北氣候變化特徵
7.2.1秦嶺南北氣溫時空變化分析
7.2.2秦嶺南北降水時空變化分析
7.3秦嶺南北地區旱澇災害時間演變特徵
7.3.1秦嶺南北地區年尺度旱澇變化特徵
7.3.2秦嶺南北地區季節尺度旱澇變化特徵
7.4秦嶺南北地區旱澇災害時間對稱性與趨勢判斷
7.4.1秦嶺以北地區年尺度旱災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7.4.2秦嶺山地地區年尺度旱災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7.4.3秦嶺以南地區年尺度旱災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7.4.4秦嶺南北地區年尺度旱災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7.4.5秦嶺以北地區春季旱災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7.4.6秦嶺以北地區秋季澇災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7.4.7秦嶺南北地區冬季旱災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7.5秦嶺南北地區旱澇與太陽黑子相關性分析
7.5.1旱澇災害與太陽活動的相關性
7.5.2太陽黑子峰谷值年附近的旱澇特徵
7.6小結
參考文獻
……
第8章黃土高原旱澇災害時間對稱性
第9章新疆氣象災害時間對稱性
第10章淮河流域旱澇災害時間對稱性
第1章西部生態安全頂層設計與災害統計研究
1.1生態建設制度評價及完善途徑選擇設計
1.1.1研究意義
1.1.2總體框架、預期目標和基本內容
1.1.3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行性
1.1.4重點難點和創新之處
1.2西部自然生態系統結構和生態環境保護戰略頂層設計
1.2.1研究意義
1.2.2總體框架和預期目標
1.2.3研究思路和研究路徑
1.2.4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技術路線
1.2.5重點難點和創新之處
1.2.6創新或推進之處
1.3西部生態脆弱區重大生態安全風險識別、管控與應急處理設計
1.3.1總體框架和預期目標
1.3.3學術思想理論、學科建設發展、資料文獻發現利用等方面的預期目標
1.3.4研究思路和研究路徑
1.3.5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技術路線
1.3.6重點難點和創新之處
1.4重特大災害社會風險演化機理及應對決策設計
1.4.1研究價值
1.4.2總體框架和預期目標
1.4.3研究思路和研究路徑
1.4.4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技術路線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
1.4.5重點難點和創新之處
1.4.6創新或推進之處
1.5科學技術創新與計算災害
1.5.1關於創新
1.5.2技術與科學
1.5.3計算災害
1.5.4本書研究內容的前沿性
1.5.5前期研究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第2章汾渭盆地地震災害時空對稱性
2.1研究區概況
2.2汾渭盆地歷史地震災害時空特徵
2.2.1歷史地震時間特徵
2.2.2歷史地震空間特徵
2.2.3歷史地震與月相相關性分析
2.3汾渭盆地地震時空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2.3.1汾渭盆地地震時空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2.3.2北段地震時空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2.3.3中段地震時空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2.3.4南段地震災害時空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2.4汾渭盆地地震相關機理分析
2.4.1汾渭盆地地震與太陽黑子相關性分析
2.4.2汾渭盆地地震與月相相關性分析
2.4.3汾渭盆地地震與地球自轉相關性分析
2.4.4汾渭盆地地震與鄂爾多斯地塊相關性分析
2.5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台灣地震災害時空對稱性
3.1研究區概況
3.2台灣地震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3.2.1台灣(含附近海域)Ms≥7.1地震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3.2.2台灣陸地Ms≥6.7地震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3.2.3東南地震帶Ms≥7.1地震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3.2.4東北地震帶Ms≥6.2地震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3.2.5西部地震帶Ms≥7.1地震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3.3台灣地震空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3.3.1台灣(含附近海域)Ms≥7.1地震空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3.3.2台灣陸地Ms≥6.7地震空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3.3.3東南地震帶Ms≥7.1地震空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3.3.4東北地震帶Ms≥6.2地震空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3.3.5西部地震帶Ms≥7.1地震空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3.4台灣地震相關機理分析
3.4.1台灣地震與板塊運動相關性分析
3.4.2台灣地震與太陽黑子相關性分析
3.4.3台灣地震與地球自轉相關性分析
3.4.4台灣地震與智利地震相關性分析
3.5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京津唐地區重大災害時間對稱性
4,1研究區概況
4.1.1自然概況
4.1.2社會經濟概況
4.2京津唐地區氣候變化特徵
4.2.1氣溫時空變化特徵
4.2.2降水時空變化特徵
4.3京津唐地區氣象災害的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4.3.1旱澇災害的時間變化特徵
4.3.2旱澇災害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4.4京津唐地區地震災害的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4.4.15級以上地震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4.4.25.5級以上地震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4.5京津唐地區地震災害相關機理分析
4.5.1京津唐地區地震與潮汐相關性分析
4.5.2京津唐地區地震與月相相關性分析
4.5.3京津唐地區地震與太陽黑子的相關性分析
4.6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長江流域旱澇災害時間對稱性
5.1研究區概況
5.2長江流域氣候變化特徵
5.2.1氣溫時空變化特徵
5.2.2降水時空變化特徵
5.3長江流域旱澇變化時空特徵
5.3.1旱澇時間變化特徵
5.3.2旱澇空間變化特徵
5.4長江流域旱澇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5.4.1長江流域年尺度大旱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5.4.2長江流域秋季大澇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5.4.3重慶市年尺度大旱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5.4.4重慶市秋旱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5.4.5宜昌市年尺度大旱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5.5長江流域旱澇災害相關機理分析
5.5.1長江流域旱澇災害與ENSO事件相關性分析
5.5.2長江流域旱澇災害與太陽黑子相關性分析
5.5.3長江流域旱澇災害與青藏高原雪災相關性分析
5.6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西北中部地區旱澇災害時間對稱性
6.1研究區概況
6.2西北中部地區氣候變化特徵
6.2.1氣溫時空變化特徵
6.2.2降水時空變化特徵
6.3西北中部地區旱澇災害變化特徵
6.3.1旱澇指標的選取
6.3.2旱澇災害變化特徵
6.4西北中部地區旱澇災害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6.4.1西北中部地區年大旱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6.4.2西北中部地區春旱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6.4.3西北中部地區夏旱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6.4.4北部乾旱區大旱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6.4.5北部乾旱區大澇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6.4.6東部季風區大旱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6.4.7東部季風區大澇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6.4.8青藏高寒區大旱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6.5西北中部地區旱澇災害相關機理分析
6.5.1西北中部旱澇災害與ENSO事件相關性分析
6.5.2西北中部地區旱澇災害與太陽黑子相關性分析
6.6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秦嶺南北地區早澇災害時間對稱性
7.1研究區概況
7.1.1秦嶺南北地區範圍
7.1.2秦嶺南北分區情況
7.2秦嶺南北氣候變化特徵
7.2.1秦嶺南北氣溫時空變化分析
7.2.2秦嶺南北降水時空變化分析
7.3秦嶺南北地區旱澇災害時間演變特徵
7.3.1秦嶺南北地區年尺度旱澇變化特徵
7.3.2秦嶺南北地區季節尺度旱澇變化特徵
7.4秦嶺南北地區旱澇災害時間對稱性與趨勢判斷
7.4.1秦嶺以北地區年尺度旱災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7.4.2秦嶺山地地區年尺度旱災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7.4.3秦嶺以南地區年尺度旱災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7.4.4秦嶺南北地區年尺度旱災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7.4.5秦嶺以北地區春季旱災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7.4.6秦嶺以北地區秋季澇災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7.4.7秦嶺南北地區冬季旱災時間對稱性及趨勢判斷
7.5秦嶺南北地區旱澇與太陽黑子相關性分析
7.5.1旱澇災害與太陽活動的相關性
7.5.2太陽黑子峰谷值年附近的旱澇特徵
7.6小結
參考文獻
……
第8章黃土高原旱澇災害時間對稱性
第9章新疆氣象災害時間對稱性
第10章淮河流域旱澇災害時間對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