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四川經濟地理(全三冊)

重塑四川經濟地理(全三冊)

本書由四川省近百位專家、學者歷時兩年多編撰而成。本書的特點是,在指導思想上擺脫了計畫經濟理論的束縛,引入市場經濟理論和區域經濟學、經濟地理學、經濟成長極等新的理論成果,特別是研究和借鑑世界銀行《2009年世界發展報告:重塑世界經濟地理》提出的密度、距離、分割三個新的經濟地理的分析框架,從而使本書的研究、總結和展望有了一個新的高度。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信息,

基本信息

重塑四川經濟地理(全三冊)
作者:林凌 主編
出版時間:2013-11
頁數:2044
開本:16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由四川省近百位專家、學者歷時兩年多編撰而成。本書的特點是,在指導思想上擺脫了計畫經濟理論的束縛,引入市場經濟理論和區域經濟學、經濟地理學、經濟成長極等新的理論成果,特別是研究和借鑑世界銀行《2009年世界發展報告:重塑世界經濟地理》提出的密度、距離、分割三個新的經濟地理的分析框架,從而使本書的研究、總結和展望有了一個新的高度

目錄信息

第一篇 總論
第1章 重塑四川經濟地理/0002
一 導言:世界經濟地理學最新發展和重塑中國經濟地理的重要意義/0002
二 變遷:中國經濟地理的巨變與四川地位的變化/0007
三 提高密度:構築四川經濟地理變遷之極/0024
四 縮短距離:建設四川經濟地理變遷之路/0039
五 打破分割:編織四川經濟地理變遷之網/0053
六 實行公共政策:縮小地區差距,共享發展成果/0061
第2章 地理與資源/0070
一 地理特徵/0070
二 人口資源/0080
三 氣候條件/0085
四 自然資源/0093
第3章 發展概況與特徵/0107
一 新中國成立前經濟發展概況/0107
二 改革開放前經濟發展概況/0113
三 改革開放後經濟發展概況/0136
四 四川在全國經濟地位演變/0149
第4章 主體功能區/0160
一 概述/0160
二 四川省主體功能區劃分/0169
三 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的區域政策/0193
第二篇 產業
第5章 產業結構與布局演變/0200
一 概述/0200
二 新中國成立前產業結構與布局/0201
三 新中國成立後至改革前的產業結構與布局/0205
四 改革開放初期產業結構與布局/0210
五 21世紀以來產業結構與布局/0216
六 產業結構與布局調整展望/0224
第6章 第一產業的發展與布局/0241
一 概述/0241
二 土地資源與耕地保護/0246
三 農業分區/0253
四 種植業/0259
五 畜牧業/0272
六 林業/0279
七 水產業/0286
八 糧食安全問題的發展態勢及應對舉措/0291
九 四川農業發展展望/0294
第7章 第二產業的發展和布局/0301
一 建築業和工業概述/0301
二 特色優勢產業/0313
三 戰略產業/0337
四 其他傳統產業/0350
第8章 第三產業的發展與布局/0354
一 概述/0354
二 商貿流通業/0356
三 旅遊業/0359
四 物流與物流中心建設/0366
五 金融與金融中心建設/0373
六 文化傳承與發展/0381
七 郵電業/0386
八 通信業/0390
九 四川第三產業發展的趨勢與路徑/0394
第三篇 基礎設施
第9章 能源經濟地理/0398
一 能源資源結構及地域分布/0399
二 水能開發與國家能源基地建設/0404
三 煤炭資源及煤炭工業/0415
四 天然氣資源評價/0424
五 農村能源/0432
六 新能源/0438
七 電力工業/0442
八 四川能源發展的戰略定位和戰略要點/0449
第10章 交通經濟地理/0454
一 四川交通運輸的歷史演變/0454
二 鐵路運輸/0462
三 內河運輸/0466
四 公路運輸/0471
五 航空運輸/0476
六 管道運輸/0477
七 交通運輸對四川區域空間格局的影響/0478
八 規劃與展望/0486
第11章 水利建設與經濟地理/0492
一 概述/0492
二 水資源及承載能力/0492
三 水資源合理配置/0513
四 加強骨幹工程建設、確保供水安全/0524
五 構建防禦自然災害減災體系/0533
六 城鎮供(排)水/0537
七 農業生產用水及農村居民生活用水/0543
八 水生態與水環境用水/0547
九 水利管理體制與機制改革/0553
十 建設節水型社會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0565
第12章 生態環境建設與經濟地理/0569
一 概述/0569
二 生態功能及在全國的戰略地位/0572
三 生態環境建設成效與面臨挑戰/0574
四 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0577
五 重點流域生態環境保護/0586
六 生態建設與保護/0593
七 城鎮生態環境治理/0599
八 農村生態環境治理/0604
九 後續展望/0609
第13章 自然災害與經濟地理/0611
一 概述/0611
二 自然災害的分布特點及成因/0611
三 自然災害與地區經濟發展/0617
四 自然災害與城鎮空間布局/0623
五 災害防治體系建設/0628
第四篇 區域與城市
第14章 四川區域空間格局演進與發展戰略演變/0642
一 區域空間格局的演進與未來趨勢/0642
二 經濟區劃及其沿革/0654
三 區域發展戰略演變/0659
第5章 15四川城市與城鎮化發展/0670
一 城鎮化進程與城鎮化水平/0670
二 四川的城鎮體系/0686
三 四大城市群/0693
四 城鎮發展質量/0703
五 小結與啟示/0709
六 未來展望/0718
第16章 成都經濟區/0724
一 區域特徵與發展定位/0724
二 自然條件與優勢資源/0735
三 產業結構與優勢產業/0742
四 交通、水利、能源/0758
五 城鎮體系與城鎮化水平/0773
六 發展展望/0789
第17章 川南經濟區/0791
一 區域特徵與發展定位/0791
二 自然條件與優勢資源/0794
三 產業發展/0797
四 重大基礎設施/0807
五 城鎮體系與城鎮化/0814
六 一體化發展進程/0821
七 發展展望/0824
第18章 川東北經濟區/0826
一 區域特徵與發展定位/0827
二 自然條件與優勢資源/0830
三 產業發展/0832
四 重大基礎設施/0840
五 城鎮體系與城鎮化/0843
六 發展展望/0846
第19章 攀西經濟區/0848
一 區域特徵與發展定位/0848
二 自然條件和資源概況/0855
三 產業發展/0865
四 重大基礎設施/0870
五 城鎮體系與城鎮化/0880
六 發展展望/0891
第20章 川西北生態經濟區/0894
一 區域特徵與發展定位/0894
二 自然條件與優勢資源/0901
三 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0903
四 產業結構與特色產業/0909
五 交通概況與交通建設/0912
六 城鎮體系與城鎮化/0914
七 發展展望/0919
第21章 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0921
一 空間範圍與行政區劃/0921
二 稟賦結構與區域發展/0926
三 經濟地理:密度-距離-分割/0932
四 扶貧開發與區域發展/0944
五 川西北民族地區生態經濟的發展/0952
六 加快革命老區的發展/0958
第五篇 市(州)經濟地理
第22章 成都市:以天府新區為新引擎的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0966
一 經濟發展歷史與現狀:從省會城市到區域中心城市/0967
二 經濟發展條件:天府之國和西南樞紐/0971
三 產業發展與布局:現代產業為主體的新型工業化道路/0977
四 城鎮發展與布局:城鄉一體的新型城市化道路/0990
五 天府新區:再造“產業成都”/1000
六 未來展望: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1001
第23章 德陽市: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業基地/1009
一 歷史演進:曲折中崛起的新興工業城市/1009
二 資源稟賦: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兼具/1013
三 基礎設施:交通引領現代化設施建設/1017
四 區域合作:單一城市向都市圈網路節點城市轉型/1020
五 產業發展:從“三線建設”中走出的重裝基地/1024
六 城鎮建設:災後崛起大德陽/1031
七 未來發展:現代化工業型的區域中心城市/1039
第24章 綿陽市:中國科技第一城、軍民融合示範市/1047
一 區位特徵與發展定位/1048
二 資源狀況與資源開發/1051
三 基礎設施與建設布局/1055
四 經濟及產業地理/1058
五 軍民融合發展戰略與綿陽科技城建設/1069
六 城鎮發展與城鎮體系/1074
七 新時期綿陽市發展戰略與經濟重塑/1078
第25章 樂山市:旅遊勝地和新崛起的港口城市/1088
一 歷史變遷:佛教聖地走出的現代化城市/1089
二 區位特徵:民營經濟發達的開放城市/1091
三 資源稟賦:物種豐富的資源大市/1095
四 交通條件:成都經濟圈未來的起航之地/1102
五 產業體系:資源強力支撐發展的產業體系/1108
六 城鎮體系:行政區劃多樣的城鎮體系/1117
七 發展展望:走向大城市的輝煌未來/1123
第26章 眉山市:文化底蘊深厚的新興工業城市/1130
一 歷史沿革:歷史悠久的年輕地級市/1130
二 資源稟賦:緊鄰大都市的文化古城/1132
三 基礎設施:新興城市的高起點謀劃/1135
四 產業發展:工業強市戰略的強力推進/1138
五 城鎮建設:年輕地級市的迅速發展/1145
六 開放合作:從錯位發展到一體發展/1152
七 未來發展:成都都市圈的工業增長極和歷史文化名城/1156
第27章 資陽市:以交通裝備製造業為特色的新興工業城市/1164
一 區域特徵/1164
二 資源狀況/1168
三 產業發展/1170
四 基礎設施/1180
五 城鎮建設/1185
六 開放合作/1191
七 發展展望:幸福資陽/1194
第28章 遂寧市:川中節點綠色發展新城/1199
一 歷史沿革/1200
二 區域特徵/1202
三 資源狀況及開發/1204
四 基礎設施建設/1207
五 產業體系/1212
六 城鎮發展及體系/1223
七 遂寧發展戰略及前景展望/1229
第29章 雅安市:連線內地通向藏攀綠色生態城市/1241
一 歷史與現實/1242
二 資源稟賦/1246
三 產業發展/1252
四 增長引擎/1258
五 基礎設施/1263
六 城鎮布局/1269
七 發展展望/1276
第30章 自貢市:老工業城市的改造和現代工業城市的崛起/1282
一 歷史變遷:古老的現代化鹽都/1282
二 資源稟賦:資源富集的川中精華之地走向資源枯竭型城市/1285
三 區域特徵:成渝經濟區川南中心城市/1289
四 產業經濟:滄桑巨變/1298
五 增長引擎:蓬勃發展的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1306
六 轉型之路:雄厚的研發實力/1308
七 交通物流:川南幾何中心向要素聚集中心轉變/1313
八 城鎮布局:川南五市中心城鎮群/1314
九 發展展望:川南經濟重要增長極/1319
第31章 瀘州市:四省要會酒城飄香港城聯動醉美瀘州/1329
一 酒城溯源:瀘州市的歷史沿革/1330
二 四省要會:區域特徵與發展定位/1330
三 資源富集:豐富突出的優勢資源/1333
四 通江達海: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1335
五 融合協調:產業體系與結構最佳化/1338
六 港城聯動:城鎮發展與城鎮體系/1344
七 綠色生態:加強環保建設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1348
八 合作開放:深化區域合作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1351
九 醉美瀘州:經濟重塑與發展展望/1353
第32章 內江市:依託雙核構建成渝增長軸的次區域經濟中心/1365
一 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1365
二 自然與資源:氣候溫和資源富饒/1368
三 交通與物流:“川中樞紐”,重要區域物流中心/1370
四 經濟基礎與發展成就:實力不斷增強,地位快速提升/1372
五 產業與園區:支柱產業初具規模,產業集聚逐步形成/1381
六 城市化與基礎設施:城鎮化率極大提高,要素集聚逐漸增強/1387
七 發展定位與經濟地理重塑:以制度創新與政策干預建設成渝經濟區次區域經濟中心/1396
第33章 宜賓市:貫通長江金沙江流域,建設川滇黔結合部重要港口城市/1406
一 歷史與現狀:從僰道、戎州到宜賓/1406
二 區域特徵:西南半壁古戎州,萬里長江第一城/1415
三 資源狀況:川南能源基地與旅遊基地/1418
四 基礎設施:川滇黔結合部綜合交通樞紐/1422
五 產業發展: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1425
六 城鎮體系: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1429
七 發展展望:建設“長江上游川滇黔結合部經濟強市”/1436
第34章 南充市:振興千年綢都,建設川北區域經濟中心/1441
一 歷史沿革:千年綢都之滄桑巨變/1441
二 區域特徵:尷尬的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1445
三 資源狀況: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自然資源古樸豐沛/1451
四 基礎設施:構建四川次級交通樞紐,打造次區域物流中心/1456
五 產業發展:以項目推動建區興園,依託產業基地完善產業鏈/1461
六 城鎮體系:川東北特大城市及城鎮群/1471
七 發展展望:特大城市的前景與障礙/1473
第35章 達州市:加快建成川渝鄂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1476
一 建制變遷與歷史文化/1477
二 自然條件與發展基礎/1481
三 基礎設施與建設布局/1487
四 產業發展與經濟騰飛/1491
五 資源開發與氣都崛起/1497
六 城鎮體系與城鎮建設/1502
七 發展展望與幸福達州/1507
第36章 巴中市:振興革命老區經濟加快秦巴山區建設/1513
一 區域概況與歷史沿革/1514
二 區位特徵與發展定位/1521
三 資源與開發/1522
四 基礎設施建設:“硬軟”兩手抓/1527
五 產業體系的形成與完善/1533
六 城鎮體系的形成與發展/1539
七 發展戰略與經濟重塑/1543
第37章 廣元市:溝通歐亞大陸橋的戰略重鎮/1555
一 歷史沿革/1555
二 區域特徵:四川“北大門”,區位優勢突出,處於工業化初期/1567
三 資源狀況:自然資源豐富,旅遊資源相對突出/1573
四 基礎設施:綜合交通骨幹網路初步建成,基礎設施得到完善/1577
五 產業體系:第二產業為主體,第二產業中工業為重中之重/1581
六 城鎮發展及其重塑/1589
七 發展戰略與經濟重塑/1597
第38章 廣安市:川渝合作中騰飛的小平故里/1607
一 小平故里概貌:地理區位、自然條件及人口/1607
二 小平故里展新顏:建市以來經濟發展和生產力布局/1615
三 小平故里“基礎”: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1618
四 小平故里“版圖”:農業、工業、服務業地理/1624
五 小平故里城鎮:城鎮體系與經濟節點/1637
六 小平故里將在川渝合作中騰飛:未來發展展望/1643
第39章 攀枝花市:中國釩鈦鋼鐵之都/1647
一 歷史變遷:新興的鋼鐵工業城市/1648
二 產業發展:“6+2”產業發展新格局/1650
三 交通地理:由不毛之地發展為立體化、點線協調的運輸體系的巨變/1666
四 城鎮布局:科學合理、創造優美宜居環境/1671
五 縣域經濟:提速增效、富民強縣/1672
六 發展展望:國家重要工業基地+世界級的“釩鈦之都”/1675
第40章 甘孜州:長江源流高原綠洲/1680
一 甘孜州自然資源及其特徵/1681
二 社會變遷及歷史沿革/1689
三 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1697
四 產業發展/1700
五 城鎮發展及城鎮體系/1706
六 甘孜州富民安康工程/1714
七 重塑甘孜州經濟地理:發展戰略與展望/1719
第41章 阿壩州:世界旅遊天堂高原生態屏障/1729
一 區域特徵與發展定位/1730
二 獨特的資源優勢/1733
三 “5?12”汶川大地震及災後重建/1738
四 發展中的基礎設施建設/1741
五 建設高原生態屏障/1743
六 構建生態產業體系/1750
七 小城鎮建設與發展/1760
八 發展展望/1763
第42章 涼山州:特色資源開發與彝區經濟社會文明建設/1769
一 區域特徵與發展定位/1769
二 資源狀況與資源開發/1773
三 基礎設施與建設布局/1782
四 產業體系與重點產業/1790
五 城鎮發展與城鎮體系/1798
六 發展戰略與經濟重塑/1804
第六篇 開放
第43章 歷史上的對外開放——四川並非傳說的那樣封閉/1814
一 南方絲綢之路/1815
二 茶馬古道——四川和西藏的商貿交往/1820
三 漢唐時期益州(成都)的商貿繁榮/1828
四 長江水系——川滇黔甘陝藏東向之路/1834
五 屈辱的開埠(重慶、萬縣)時代/1837
第44章 四川對外開放的發展之路——崛起的內陸開放高地/1853
一 四川對外開放的歷程/1853
二 四川外貿:出口商品升級換代/1860
三 四川外資:築巢引鳳成效顯著/1874
四 四川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1881
五 四川涉外旅遊:天府之國更加國際化/1885
六 四川的對外交流:與世界和諧相容/1892
七 四川對外開放的展望/1899
第45章 全方位多層次推進四川區域合作/1901
一 四川區域合作回顧/1901
二 擴大與廣西、雲南、貴州、西藏、新疆等邊疆省區合作/1919
三 推進泛區域合作,有效對接泛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經濟區/1929
四 借力向西開放,構建中國西部重慶-成都-西安城市“西三角”/1935
五 加強與港澳台的合作/1941
第七篇 成渝經濟區
第46章 成渝經濟區建設與重塑四川經濟地理/1952
一 概述/1952
二 成渝經濟區建設對重塑四川經濟地理的重大意義/1954
三 成渝經濟區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1958
第47章 成渝經濟區的基礎與條件/1972
一 區位條件/1972
二 自然稟賦優良/1972
三 產業基礎較好,發展較快/1973
四 國家重要的國防科技工業研發生產基地/1976
五 城鎮分布密集,已形成重慶和成都為雙核的長江上游城市群/1978
六 交通體系完整,基本形成綜合交通網路/1980
七 人力資源豐富,科技人才聚集/1982
第48章 成渝經濟區的定位、目標與布局/1983
一 成渝經濟區的戰略定位/1983
二 成渝經濟區的發展目標/1983
三 成渝經濟區的總體布局/1984
第49章 成渝經濟區未來發展展望/2009
一 自覺擔當西部大開發的領軍角色/2009
二 突出現代產業和戰略產業,擔當起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角色/2009
三 與長三角、大武漢密切合作,在“T”字形結構中擔當起西部一鼎的角色/2011
四 承擔起西部對外開放高地和綜合交通樞紐的角色/2011
五 積極擔當保護治理三峽庫區生態環境和周邊生態安全的保護神角色/2013
後 記/201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