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性地裂

非構造性地裂又稱重力性地裂,是指由於地震力作用而使某一部位岩土體沿重力方向的產生的相對位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力性地裂
重力性地裂的特徵,重力性地裂的分類,重力性地裂的原因,產生重力性地裂的隱患,

重力性地裂的特徵

重力性地裂一般表現為張性,而且裂縫走向與重力錯動方向成為正交。同時垂直方向的或傾斜的滑移與地面張裂常是相伴而生,因為實質上滑移是地裂的前提條件。在水平場地上如果沒有任何滑移,是難以產生重力性張性裂縫的。

重力性地裂的分類

重力性地裂有兩種:
一種由於斜坡失穩造成土體滑動,在滑動區邊緣產生張性地裂;
一種是平坦地面的覆蓋層沿著傾斜的下臥層面滑動,導致地面產生張性地裂,此種形式大多發生在土質軟弱的故河床內填築土層的邊界上。

重力性地裂的原因

重力性地裂通常是由於幾個地層塊段受有不同應力的作用而形成的:
①最下部故河床堆積砂層受地震作用而發生的震陷;
②由於無粘性土層的震陷而引起粘性土層的垂直沉陷、位移;
③淺部填土層的振動具有地面運動的放大作用特徵,在填土層的傾斜界面上產生斜向滑移。
這是三個構成重力性地裂的必要條件。如果沒有底部土層的震陷,就不易產生上覆粘土層的大量垂直位移;如果沒有這種位移,也就不容易導致淺部土層的斜向滑動,或在放大幅值的地面波動作用下產生的填土邊界張性裂縫。因此,判定在故河道上方邊界附近是否會因地震作用產生重力性地裂,就可以通過勘察工作摸清河床及填土的縱橫斷面,並判定鬆散土層產生震陷(特別是液化)的可能性,以及河床內填土層傾斜邊界是否會產生滑移,據以判斷產生重力性地裂的可能性。

產生重力性地裂的隱患

①傾斜基岩面上堆積的第四紀覆蓋層較為鬆散或軟弱,或在兩者的勻層界面上有軟弱夾層或機械潛蝕作用;
②基岩露頭形成順向坡,即層面或主要構造節理面與地表坡面傾向一致且傾角小於坡角;
③懸崖陡壁及其相鄰的岩土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