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十卷。印度龍樹菩薩造,姚秦筏提摩多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為大乘起信論之注釋書,一般略稱釋論。文前先說造論之旨趣,次舉論之差別,將一代諸論總分為十類,大乘起信論攝屬於攝義論。次明藏之差別,以起信論通攝於諸藏,別則攝於阿毗達磨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釋摩訶衍論
- 數量:十卷
- 收藏: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 屬性:佛教經典
凡十卷。印度龍樹菩薩造,姚秦筏提摩多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為大乘起信論之注釋書,一般略稱釋論。文前先說造論之旨趣,次舉論之差別,將一代諸論總分為十類,大乘起信論攝屬於攝義論。次明藏之差別,以起信論通攝於諸藏,別則攝於阿毗達磨藏。
本書之註疏極多,重要者有:釋摩訶衍論記一卷(唐代聖法)、釋摩訶衍論疏三卷(唐代法敏)、釋摩訶衍論贊玄疏五卷(宋代法悟),以上均收於卍續藏第七十二冊;釋...
《釋摩訶衍論通玄鈔》,佛典註疏。遼志福撰。四卷。是古印度龍樹造《釋摩訶衍論》的注釋書。書前有天祚皇帝御製《釋摩訶衍論通玄鈔引文》。初釋題名,次隨...
《釋摩訶衍論贊玄疏》,佛典註疏。遼法悟奉敕撰。五卷。是古印度龍樹造《釋摩訶衍論》的注釋書。書前有中書令耶律孝傑奉敕撰的《釋摩訶衍論贊玄疏引文》...
(一)法身,指佛之自性真身;如來,為佛之尊稱。法身雖無去來,然依隱沒之如來藏顯現為法身,故稱如來。釋摩訶衍論卷二:‘顯示隨緣門中 自性淨心,於染法中隱藏...
故釋摩訶衍論贊卷二(卍續七二·四四七下):‘可知第九識心,即前所入法十名中第十,一切一心也,以能緣彼生滅門如,但不能緣真如門理,非不能緣自門真理。...
道宗則通梵文,對佛教華嚴學有造詣,尤精《釋摩訶衍論》,並好建築佛塔。遼塔在建築藝術上創造了獨特的風格。又曾於鹹雍七年(1071)置佛牙舍利於燕都西山的畫像千...
《釋摩訶衍論》(二者) 無上大覺果名為正定聚。已滿足故。 十信前並十信心名為邪定聚。皆無善根故。 三賢及十聖名為不定聚。皆未究竟故。 《釋摩訶衍論...
基本信息【詞條】十識 【拼音】shí shí 【注音】ㄕㄧˊㄕㄧˊ基本解釋(術語)密教依釋摩訶衍論而立者,前之八識與唯識所立不異,第九識之一切一心識,又曰多...
釋摩訶衍論卷三(大三二·六一八中):‘佛果中證成遠離二種念故。云何為二?一者大無明念,二者細業相念。’詞條標籤: 文化, 宗教人物 ...
系密教依釋摩訶衍論所立十識中之第十識。謂真如門所依之心與實相一味之理會合,故稱識心;又真如之體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為唯一者,故稱一心。釋摩訶衍...
另又依準蘇悉地經、瑜只經、釋摩訶衍論、菩提心論、大日經疏等經軌與論釋。此外,空海自撰之十住心論、秘藏寶鑰、辨顯密二教論、即身成佛義、聲字實相義...
另又依《蘇悉地經》、《瑜祗經》、《釋摩訶衍論》、《菩提心論》、《大日經疏》等經軌與論釋。此外,空海大師自撰之《十住心論》、《秘藏寶鑰》、《辨顯...
釋摩訶衍論卷三 佛學術語,大乘起信論立隨染、性淨二義以明本覺之相。(一)隨染本覺,乃依妄染之污穢,顯示本覺之體相。分智淨相、不思議業相二種:(1)本...
諸子與經學釋摩訶衍論考公羊徐疏考字說六則評論幸福是消極的,還是否定的?維柯與古今之爭文章節選 編輯 維柯的“天神意旨”觀與人類知識、自由及意志的限度...
依據釋摩訶衍論卷三載,真如乃悟始覺、本覺二智之理者,故立性真如與虛空之理二義。清淨虛空之理有十義,即:無障礙義、周遍義、平等義、廣大義、無相義、清淨...
至此,信受古高麗月忠法師所造《釋摩訶衍論》偽論之所謂龍樹後族者,可謂全軍覆沒矣!龍樹後族一名,信用已經全然破產,無法再令任何人生信。彼等若心中不服而...
釋摩訶衍論卷三之說:⑴生相,根本無明薰染本覺時所生起之獨力業相、獨力隨相、俱合動相等三種細相稱為生相。⑵住相,生相所具三相之住位稱為住相,有轉相...
又名遼藏。它在《開寶藏》天禧修訂本的基礎上增收了《華嚴經隨品贊》、《一切佛菩薩名集》、《隨願往生集》、《釋摩訶衍論》、《大日經義釋》、《大日經義釋演...
同此,佛教之灌頂經、釋摩訶衍論卷九所述之種種神咒,穢跡金剛禁百變法經所述之種種符咒、印法等,皆援引至道教經典。此乃道教與佛教之咒互為影響之例證。此外,...
又名遼藏。它在《開寶藏》天禧修訂本的基礎上增收了《華嚴經隨品贊》、《一切佛菩薩名集》、《隨願往生集》、《釋摩訶衍論》、《大日經義釋》、《大日經義釋演...
[雜阿含經卷三十六、大毗婆沙論卷九、卷二十三、俱舍論卷二、卷九、釋摩訶衍論卷二、大乘義章卷三、成唯識論述記卷五末、俱舍論光記卷四、宗鏡錄卷五十...
主要以金剛頂經為經藏,蘇婆呼經為律藏,釋摩訶衍論為論藏。統稱密教之經典為密經。此宗派通稱密教(顯教之對稱)者,系顯示自宗所詮解之教理最為尊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