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彩

釉彩

釉彩是一種玻璃體與晶體的混合層,釉是附著於陶瓷坯體表面的一種連續的玻璃質層。瓷器釉彩種類繁多,有釉上彩、釉下彩、青釉等。

釉的產生可能是古代壘石烹食時所用含鈣石頭與炭灰而生成,也可能是受貝殼表面美觀質感的啟發,有意識地用貝殼粉作為原料製成。後來出現彩繪,即用特製的彩料,在瓷器上繪製圖案、紋飾和畫面,以增加器物的美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釉彩
  • 類型:一種連續的玻璃質層
  • 釋義:玻璃體與晶體的混合層
  • 性質:古代壘石烹食時所用
釉彩知識,釉彩種類,

釉彩知識

彩繪
用特製的彩料,在瓷器上繪製圖案、紋飾和畫面,以增加器物的美感,提高其藝術價值,這一工藝過程,稱為“彩繪”。彩繪瓷器的出現,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明清兩代,為我國彩繪瓷器的大發展時期。
釉上彩,系在已燒好的瓷器上進行彩繪,再在錦窯中烘烤而成。由於烤燒溫度不高,經受得起這種溫度的色料很多,因而色彩最為豐富。但由於畫面在釉上,經使用摩擦和同酸鹼接觸之後,便易於褪損變色。釉上彩首創於宋磁州窯,是在低溫色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始稱“宋紅綠彩”。到了明代,釉上單種彩和多種彩的製作,已經很發達。清以後,釉上彩更多創新,有五彩、琺瑯彩、粉彩、鬥彩等。
所謂“釉下彩”,是指在釉下進行彩繪,亦即在胎體上彩繪之後再罩上一層無色透明的釉,以13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與瓷器一次燒成。其特點是色彩光潤柔和,清淡雅致,同時,於彩在釉下,不易磨損,不易變色。但由於釉下彩的色料要經高溫燒成,而能經受高溫的色調並不多,所以它的品種遠不及釉上彩那么豐富。釉下彩為唐代長沙窯所首創。它開始是釉下褐彩,紋飾也 比較簡單;然後發展為褐、綠兩彩。宋元以後,便出現了包括青花、釉里紅、釉下五彩等在內的許多新品種。
青花是指套用鈷料在瓷胎上繪畫,然後再施透明釉,在13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下一次燒成,呈現藍色花紋的釉下彩瓷器。其特點是:只使用一種顏色,一次高溫燒成,工序較為簡便,因此在瓷器裝飾上套用廣泛。青花以明宣德所制為佳。其青料來源於國外的一種含鈷礦石,叫作“蘇泥勃青”。成化以後,開始使用本國青料如“平等青”、“珠明料”等

釉彩種類

瓷器釉彩種類繁多,每個種類中又有許多品種,主要有:
釉上彩:其品種有鬥彩、五彩、粉彩、素雲彩、琺瑯彩等。
釉下彩:其品種有青釉褐綠彩、青花、釉里紅、釉下三彩、釉下五彩等。
青釉:主要品種有粉青、梅子青等。
白釉:主要品種有卵白釉、甜白釉、象牙白釉等。
黑釉:主要品種有兔毫釉、油滴等。
紅釉:又分銅紅釉和鐵紅釉兩類。銅紅釉的主要品種有鮮紅、朗窯紅、寶石紅、釉里紅等;鐵紅釉的主要品種有礬紅、珊瑚紅等。
黃釉:主要品種有嬌黃、薑黃、蜜蠟黃、蛋黃等。
低溫釉:主要品種有胭脂紅、孔雀綠等。
結晶釉:主要品種有鱔魚黃、茶葉末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