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冰人

采冰人

采冰人是以採集冰塊為工作的人員。由某些大型冰雕主題活動,需要在冰封的江上大量採集冰塊,而催生的一個行業。

采冰人需要特別能吃苦耐勞和獨有的防危險的技術,是中國傳統三行(即木工、木頭、木匠)之外的全新行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采冰人
  • 外文名:Mining the Iceman
  • 拼音:cǎi bīng rén
  • 詞義:以採集冰塊為工作的人員
一。釋義,二。起源,三。采冰人的工作場景,四。采冰人的現狀,

一。釋義

詞條:采冰人
拼音:cǎi bīng rén
解釋:以採集冰塊為工作的人員。
英文名:Mining the Iceman

二。起源

一年一度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大型冰雕主題活動,需要在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松花江上採集大量的冰塊,製造各種冰雕。這些采冰人做的冰塊採集,就是為的冰雕製作做準備的。

三。采冰人的工作場景

2013年12月15日,冬日的哈爾濱進入繁忙的采冰季。已有700多輛運冰車和近千人的采冰隊伍參與到采冰工作當中,每天采冰量達6000立方米以上。
江水凝固結成了冰,采冰人來到冰封千里的松花江上,他們冒著嚴寒,把這些純淨的天然冰采鑿出來,運到景區,做成晶瑩剔透的冰雕美景。
右側圖冊中就是采冰人的部分工作場景。

四。采冰人的現狀

又到一年采冰時。細心的市民會發現,這幾天哈市街路上經常會看到一輛輛滿載冰塊的貨車。這不禁讓人想問,這么多大冰塊是怎么從松花江里采出來的?2013年12月16日,記者採訪到從事采冰工作21年的“女把頭”王XX,隨她一起感受采冰人的酸甜苦辣。
每天3點起床趕往采冰場 “一乾就是18個小時”
記者從哈市冰博中心了解到,王XX是哈爾濱資深的采冰“把頭”,已經幹了21年。當日11時許,記者在趕往東北虎林園泄洪渠采冰場的路上,看到不少運冰車玻璃上貼著“王XX”的標牌。
隨後,記者在采冰場見到了這位充滿神秘感的采冰“女把頭”王XX。眼前的她,面相周正、略顯富態,腳上穿著一雙厚厚的氈底鞋。王XX告訴記者,到了采冰季,她每天最多能休息6個小時,“每天凌晨3點就要起床,4點之前趕到采冰場,一乾就是18個小時。”每天早晨4時到8時、晚上6時到10時是采冰場最忙的時候,運冰車不斷進場,王XX一邊要協調指揮車輛進場裝冰,一邊要不停地提醒采冰工人注意安全。
采冰工人腰上繫著比大拇指還粗的繩子,站在一塊浮冰上,用冰鑹把浮冰鑿成1.6米×0.8米的小塊。他雙手舉起冰鑹向已切出印兒的冰面猛戳,兩三下之後,一塊冰被分割下來,兩個站在出冰口的工人把冰塊勾了上來。
記者隨後也跳上浮冰,浮冰左右傾斜搖晃起來。“剛乾這行時有點害怕,乾十多年早都習慣了。”張XX說,每次自己路過冰燈遊園會時都會伸著脖子往裡看一看,想著這么漂亮的冰燈都是他一塊塊打出來的,心裡也挺樂呵。
采冰20多年曾掉進冰窟窿
“從水裡一出來衣服就結冰了,身上像針扎一樣鑽心的疼”
1992年,王XX第一次采冰,這個好強的女人乾起活兒來比男人更賣力。從最初的采冰工人一步步變成采冰“把頭”,她嘗盡了采凍的酸甜苦辣。說起采凍的危險,15年前的一件事讓她至今心有餘悸。
“1998年,我帶人在公路大橋下的松花江冰面上采冰,天下著大雪,積雪馬上就把冰口覆蓋得嚴嚴實實。我在現場指揮工人采冰時,不小心掉到了冰口裡,幸虧當時有個工人就在邊上,連拖帶拽把我拖上了岸。”王XX回憶說,當時氣溫-30℃,從水裡一出來衣服就結冰了,“凍得像個殭屍一樣,身上像針扎一樣鑽心的疼。”
連續20餘年的采冰工作,提醒采冰工人注意安全已經成為王XX的口頭語,“最重要的不是賺多少錢,而是不出事兒。”為了安全,在采冰場,工人們都會穿上安全衣、腰間繫上安全繩,時不時地還會聽到王XX的提醒聲:“注意腳下,千萬別摔倒!”
選采冰場
走了十幾處河段
“松花江凍出來的冰透明度高,做出冰燈才好看”
由於王XX經驗豐富,采冰幹得好,不僅在哈爾濱很有名氣,很多外地人也找她,她甚至去過青海、遼寧等地采冰。“從實際情況看,松花江凍出來的冰是最美的,不僅冰層顏色好,而且透明度高,隨便拿起一塊冰對著太陽一照,都會閃閃發光,就像‘水晶’一樣。”說起松花江上的冰層,王麗娟一臉自豪。
11月份,哈市遭遇大暴雪,導致松花江冰層的透明度不高,不適合做冰景。為了找到適合的采冰場,王XX和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先後查看了金河橋、雙面口等十幾處地點,最後選擇了東北虎林園泄洪渠。“大雪過後氣溫升高,泄洪渠上的積雪融化了不少,這樣的冰層透明度高,做出來的冰燈才好看。”王XX說。
每年冰燈落成後,隊員們都會到現場去拍拍照。站在冰燈前,哪塊冰是自己運來的,王XX都能分清楚。“采冰工作苦、危險,可如果沒有采冰人的辛苦,就沒有璀璨的冰燈,沒有冰燈的哈爾濱也就稱不上冰城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