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年關起義

中共湘東特委和醴陵縣委於1928年1月27日和2月27日接連組織了兩次有數萬農民參加的攻城行動,即著名的醴陵第一、第二次撲城,亦稱醴陵年關起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醴陵年關起義
  • 時間:1928年1月27日和2月27日
  • 領導人:中共湘東特委和醴陵縣委
  • 起義目的:回擊國民黨反動派的武力鎮壓
背景,過程,歷史評價,

背景

1927年9月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後,中共醴陵縣委繼續在農村發動民眾,武裝農民,準備起義。10月,在西一區建立醴陵游擊營。同年底,醴陵東、南、北三鄉相繼成立了游擊隊、赤衛隊。並在南鄉建立了兵工廠,製造武器彈藥。游擊隊發展到400多人槍,組成了醴陵工農革命軍第1團,團長周雲甫,黨代表滕代遠。由劉型領導的游擊隊與南三區游龍領導的游擊隊合編為萍醴游擊營,營長游龍,黨代表劉型。全縣赤衛隊發展到4萬多人。醴陵農村初步形成了武裝割據的局面。

過程

為回擊國民黨反動派的武力鎮壓,中共醴陵縣委根據湖南省委年關起義指示精神,決定利用湘桂軍閥混戰之機,攻打醴陵縣城。縣委開始了緊張的起義準備工作。確定以工農革命軍第1團為主力,調萍醴游擊營參戰。成立了以潘疆爪為總指揮的攻城總指揮部。
1月27日,醴陵農民武裝和革命民眾近萬人,帶著梭標、雷火槍、松樹炮等武器向縣城進逼,很快包圍了縣城。醴陵城三面環水,易守難攻。凌晨,攻城總指揮部下達攻城命令,各路農軍立即向前衝殺。西鄉農軍湧向淥江邊,卻無法過河;東鄉農軍在陽三石搗毀敵人軍火庫,衝到三宮殿、鄧山塘、瓜畲坪一帶,威逼城中心;南鄉農軍攻進了南門,湧向淥江南岸。淥江橋是進入縣城中心的唯一通道,敵軍在此防守嚴密,幾經爭奪,終因敵人火力猛烈,農軍傷亡較大,攻城總指揮部被迫下達撤退命令。上午10時,各路農軍全部撤離縣城,返回原地。
中共醴陵縣委和攻城總指揮部總結上次攻城經驗教訓,決定2月27日再次攻打醴陵縣城。首先組織農民破壞株萍鐵路,切斷敵人增援路線,將所有渡船集中到淥江西岸,供農軍攻城使用。26日晚,各鄉農軍和民眾之萬餘人,集中到達指定地點。
2月27日凌晨,農軍分四路向縣城發動猛攻。西鄉農軍過河後,占領了劉家碼頭和金牛巷口;北鄉農軍衝過鳳凰山,占領七眼塘、來龍門一帶;東鄉農軍攻到東門渡口,占領了鄧公塘一帶,三路大軍直逼守敵城防陣地,但工農革命軍第1團和南鄉農軍衝過南門、打到淥江橋時,遭敵人機槍火力的猛烈阻擊,第1團多次強攻,未能奏效。攻城總指揮部分析了戰鬥形勢,認為敵人火力太強,農軍武器太差,再攻下去,於農軍不利,於是下令農軍撤退。下午2時,各鄉農軍全部撤出縣城。

歷史評價

醴陵農軍兩次攻城雖都未獲成功,但震動了湖南全省,顯示了農民民眾的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