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採購與供應管理的觀念更新
醫院作為一種醫療機構組織,屬於醫療衛生行業,也是一種帶有社會福利性質的機構。目前國內絕大多數的綜合性醫院是非營利性的,也就是說,是政府投資建設並享受一定數額財政撥款的社會保障性單位。它們長期以來面臨的競爭壓力很小,經營管理水平不高。
但是,醫療市場長期存在著三個不平衡現象,即:醫療服務的低水平與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間的不平衡;醫療費用的較快增長與社會收入兩極分化而產生的低收入階層人數相對增加的不平衡;醫療資源自身分布的不平衡。面對這種局面,政府日益傾向於在保證社會穩定的前提下,儘快將醫療行業市場化,依靠市場的力量推動醫療資源的重新分配和整合。因此,醫療行業的競爭將日趨激烈。
為應對這一挑戰,醫院逐漸開始學習營利性行業的管理方法,強調將自身更多地理解為一個企業,以盈利為基本目標進而謀求醫院的全面發展。盈利仰賴於良好的採購與供應管理,這已經成為企業界的共識。但是,目前國內醫院的管理層仍然把採購與供應職能視為醫院經營的輔助性支持活動,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如果我們參考國外醫院採購與供應管理領域的發展狀況,並聯繫我國綜合性醫院採購與供應管理的現實,可以發現很多基本的觀念需要更正和更新,現簡述如下。
1、明確認識採購與供應對於綜合性醫院經營的基礎性地位
採購與供應研究起源於部隊的後勤供應研究,自古以來,人們都懂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 理。現代戰爭,特別是1991年的海灣戰爭和2003年的美伊
戰爭,更加引起了人們對於後勤保障的關注,甚至形成了“後勤決定戰爭勝敗”的論斷。
商場如戰場,通行著相同或類似的法則。但也許是因為綜合性醫院經營管理的社會保障服務性質,也許是因為醫院管理的專業性和超乎一般行業的複雜性,醫院管理層往往忽視“醫院的經營同樣依賴成功的採購與供應管理”這一事實。
實際上,採購與供應管理對於醫院經營的基礎性地位表現在眾多方面:
(1)採購與供應是影響綜合性醫院成本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目前國內綜合性醫院採購與供應的物料主要有三類:藥品、醫療器械、辦公用品,採購預算額達到醫院全部預算的60%以上。如果加上建築方面的投入,多數醫院更是負債經營。以某大型綜合性醫院為例, 2004年購買藥品近萬種,占預算總額的50%;醫療器械近5萬種,占預算總額的20%;辦公用品近千種,占預算總額的3%。因此,任何採購與供應方面的節約或浪費都會對醫院總成本產生很大影響。
但是,採購與供應的影響絕不單單存在於成本方面。採購與供應的及時可靠,所提供物料本身的適用性(如質量、規格、型號、保質期等等),都對醫院整體的效率和效益產生極大的影響。
(2)採購與供應環節具有提高綜合性醫院利潤的最大潛力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採購成本的槓桿作用”:假設有一家企業,其銷售額為l0億元,採購額占銷售額的50%,即5億元,利潤率為5%,即5000 萬元。如果該企業在購買所需的原材料、用品和服務時,通過改進採購方法,將採購成本減少10%,即從付給供應商的金額中節省了5000萬元,成為直接進入損益表中的利潤。為了增加這5000萬元的利潤,如果單靠增加銷售額實現,將需要10億元的銷售額。換句話說,銷售額需要增長一倍。
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明白,採購成本變動對利潤的影響遠大於銷售額變動對利潤的影響。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減少10%的採購成本很容易。在一家多年以來一直重視採購職能的企業里,這可能是很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是,基於我國綜合性醫院採購職能長期未被重視,科學管理程度很低的現狀, “減少10%的採購成本”是一個很現實的目標。由於綜合性醫院在擴大規模方面受到種種制約,所以採購與供應管理就可能成為綜合性醫院最後一個尚未開發的“利潤創造源”!
(3)資本性資產採購與供應對綜合性醫院的特殊決定作用
資本性資產主要是指需要折舊的設備和建築物等。資本性資產的採購往往代表了一種關鍵性的戰略動向,對綜合性醫院而言,有可能影響其未來數年的競爭優勢。
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醫院醫用建築物的擴建或新建:首先,建設的巨額投資會形成很大的成本負擔,短期內往往造成醫院總體上的虧損。其次,建設的目的大多是擴大再生產,但由於工期問題,建設期間醫院的環境和整體服務水平多少會受一定的影響,而建成之後也許會因為市場環境的變化與預測偏差部分閒置。再次,醫用建築物及其配套設施的建設是一項極其複雜的系統工程,一旦完成,短期內幾乎無法改動。即使最周密的計畫也有可能被後期醫療設備的進入和醫療工作的逐步開展證明是短視的,從而影響效率,增加成本。最後,如果一切較為順利,該工程項目將為醫院帶來巨大的收益。
2、按照現代採購與供應管理理論重塑我國醫院採購與供應管理的目標
目前我國綜合性醫院採購與供應管理的基本目標為:制定和完成年度任務,控制預算;維持醫院運作,無重大差錯。該目標低估了採購與供應對醫院的意義,缺乏對採購與供應同醫院成本、效率和發展這三個重要方面聯繫的認識,致使醫院管理層對採購與供應系統持續改進的動力不足,採購與供應管理人員因循守舊,缺乏創新精神。實際上,即使目前如此低水平的採購與供應目標,在很多醫院也不過停留在管理層的共識這種意識形式上,並未形成具體清晰的文 字傳達到全體員工。
現代採購與供應管理理論將採購與供應的基本目標歸結為5R:◎Right Product——恰當的產品、◎Right Place——恰當的地點、◎Right Quafltity——恰當的數量、◎Right Tim——合適的時間、◎Right Price——合理的價格。即:它獲得的物料應當是貨真價實的,數量是符合要求的,並以準確的時間傳送至正確的地點,物料來源於合適的供應商(即一個可靠的,將及時地履行其承諾的義務的供應商)。與此同時,還要獲得合適的服務(不僅僅是指採購之前,還包括成交之後),當然價格也是合理的。
該目標的實現是一個平衡各種要求的過程,採購與供應管理的整體水平符合“木桶原理”,即取決於最低滿足程度的那方面要求的實現程度(木桶內的水位由組成木桶的最短木片的長度決定)。實踐證明,實現各方面要求之間的平衡是非常困難的。但是,能夠在採購與供應的實際過程中有意識地注意滿足目標要求的各個方面,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浪費,事半功倍。
3、正確認識醫院與供應商的利益共同體關係
在如何評價企業與供應商的關係問題上,新興的供應鏈理論作出了精闢的論述:
買賣雙方都把他們各自的業務看作是對方業務的拓展,這種看法是新供應鏈管理觀念的哲學基礎。與傳統的敵對關係相比,供應鏈管理更注重發展密切的夥伴關係。採購方試圖建立長期穩定的供應來源,並做出極大努力來強化他們與供應商的關係。
具體到醫療行業也是同樣,醫院需要供應商的支持才能實現其目標和戰略。離開供應商,醫院將無法生存,而且供應商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醫院的水平。
認識到患者、員工和供應商應該被同等地認真對待,這個過程是相當緩慢的,但它必將逐步得到醫院管理者的認同。
4、把信息化作為醫院採購與供應管理科學化的基本線索
醫學科學的發展使醫療服務越來越依賴於各種新型設備、藥品和材料,幾十年來醫院採購與供應物料的種類和範圍飛速增長,傳統的手工管理方式已經無法適應。應當樹立醫院採購與供應管理必須全面信息化的新觀念。
由美國國家採購管理協會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
大多數的業務部門認為,“獲得更多的信息化支持是採購系統成功地實施目前和未來採購戰略的至關重要的因素。”調查同時表明,對採購有意義的信息系統發展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能提高採購過程效率的系統,主要包括與供應商之間的電子交換系統、條形碼系統以及自動數據輸入系統;二是提高負責採購的員工和部門的生產率和工作效果的系統,主要包括企業內部聯網、開發全公司範圍內的採購者工作站以及決策支持/專家系統。
目前國內綜合性醫院的信息系統雖然能夠實現基礎的採購與供應管理工作,但還有很多方面可以改進和完善:
(1)統計分析和輔助決策的功能和工具都很少,各級領導還不能直接通過信息系統了解採購與供應工作的各類信息。換句話說,信息系統沒有發揮其在信息管理方面的威力,採購與供應工作的動態對醫院的管理層而言,只能說是半透明的。
(2)還沒有實現臨床科室基本需求信息的電子化,仍主要依靠電話溝通,手工記錄,浪費了大量的寶貴時間。也沒有實現物料的條形碼管理,致使信息系統在提高效率方面表現不佳。
(3)採購與供應信息系統與收費及財務信息系統沒有實現互聯,無法形成高效的結算體系,發票越來越多,實際的經費執行情況也越來越搞不清楚。醫院與供應商的互連更無從談起。
(4)信息系統安全性還不夠高。系統的穩定性和保密性不高的情況下,對信息系統的依賴程度越高反而容易受到致命性的打擊。
綜上所述,觀念更新是醫院採購與供應管理改革的思想基礎。以上談到的對於醫院採購與供應管理的幾點認識,都是以承認採購與供應的重要性為前提的。如果我國綜合性醫院的管理層不能從擺正採購與供應職能的地位人手並在上述各個觀念上取得突破,醫院採購與供應管理的科學化是不可能的,醫院要在競爭不斷增強的環境中生存下去也將越來越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