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經溯洄集

《醫經溯洄集》,一卷,元·王履撰。全書共有論文二十一篇,對《內經》、《難經》、《傷寒》等書的古典醫理以及宋以後著名醫家的論點,有不少獨到的闡述和發揮,其中“亢則害,承乃制論”就是根據《素問·六微旨大論》的精神,闡發了人體內外環境的統一性,並以這一原理來廣泛地討論病理和治療的原則問題。又如“傷寒立法考”和“傷寒三百九十七法辨”等篇,乃王氏鑽研《傷寒論》後,關於“分經辨證”問題上的一些體會和心得。此外如中暑、溫病、熱病之分,都是臨床醫家需明確的間題。特別是對中風的辨別,提出了“真中風”和“類中風”的說法,值得我們重視,而且也開創了把不同學說,融合折中於一說的趨勢,對明清時代醫學理論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醫經溯洄集》
  • 書名(異名):《醫經溯洄集》
  • 作者:王履
  • 成書年代:元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成書背景,流傳版本,作者簡介,章節目錄,內容簡介,影響評價,

成書背景

王氏以《內經》《難經》《傷寒論》等經典醫籍的醫理為指歸,並對著名醫家王叔和、孫思邈、王燾、王冰等20餘家的學術觀點加以評述和闡發,著成《醫經溯洄集》。

流傳版本

本書首刊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其後雖有多種版本刊行,但現存的主要版本多見於叢書中,如《東垣十書》《古今醫統正脈全書》《四庫全書》《叢書集成初編》等。

作者簡介

王履(約1332~1391),字安道,號畸叟,又號抱獨山人,崑山(今江蘇崑山)人。《明史·王履傳》載,王履“學醫於金華朱彥修,盡得其傳”,因而成為朱氏得意弟子之一。據《蘇州府志》載,明初王履曾一度為秦王府良醫正。其著述有《醫經溯洄集》、《傷寒立法考》、《醫史補傳》、《百病鉤玄》等,但流傳至今者僅《醫經溯洄集》二十一篇,內容包括對《內經》、《本草經》、《難經》、《傷寒論》等的闡發以及對古代20餘位名醫的某些述評。王履在吸取繼承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結合其個人心得,對傷寒與溫病加以比較和區別,主要是對上述二者的概念、病因病機、診治原則等作了較詳細地闡述,提出了自己的創見,認為溫病是感天地惡毒之氣所致。他突破前人對外感熱病的認識,強調溫暑及時行寒疫、溫瘧、風溫、溫毒、溫疫,“決不可以傷寒六經病諸方通治”(《醫經溯徊集·張仲景傷寒立法考》)。對傷寒溫病的治療,他主張傷寒可法仲景,溫病首清里熱,說“凡溫病、熱病,若無重感,表證雖間見,而里病為多……斯時也,法當治里熱為主,而解表兼之,亦有治里熱而表自解者”(《醫經溯洄集·傷寒溫病熱病說》)。此外,他提出了真中風與類中風之區別,說“不知因於風者,真中風也;因於火、因於氣、因於濕者,類中風而非中風也”。(《醫經溯洄集·中風辨》)。王履除具有較高醫學造詣外,還擅長詩文繪畫,《明史》稱“履工詩文,兼善繪事。嘗游華山絕頂,作圖四十幅,記四篇,詩一百五十首,為時所稱。”

章節目錄

神農嘗百草論
亢則害承乃制論
四氣所傷論
張仲景傷寒立法考
傷寒溫病熱病說
傷寒三陰病或寒或熱辨
陽虛陰盛陽盛陰虛論
傷寒三百九十七法辨
傷寒四逆厥辨
嘔吐乾嘔噦咳逆辨
中風辨
中暑中熱辨
積熱沉寒論
瀉南方補北方論
五郁論
二陽病論
煎厥論
八味丸用澤瀉論
小便原委論
內傷余議
外傷內傷所受經言異同論

內容簡介

(一)對“亢害承制”的闡發
《素問·六微旨大論》闡述五運六氣的關係,著重於“亢則害,承乃制”這種關於事物一常一變的運動變化,後世醫家對此有過闡述,但王氏結合到人體,從生理、病理著手,論述得更加精闢切實。
安道認為,“亢則害,承乃制”是造化之樞紐。“承,猶隨也……有防之之義存焉。亢者,過極也,害者,害物也,制者,克勝之也。然所承者,其不亢,則隨之而已,故雖承而不見。既亢,則克勝以平之,承斯見矣。亢為氣之甚,承所以防其甚,如木甚則為風,火甚即為熱,不甚便無風無熱,而失去了木火的作用。當其甚而未至於過極,則制木之金和制火之水,僅隨之而已。當其甚而過極,金氣便起而制木,水氣便起而制火,以維持其相對平衡,這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相反,若木火之氣不甚,或甚而過極,金水之氣不能制之,則為病理現象。即臟腑功能低下,或一髒功能亢進,而勝之之髒不能制之,均屬病理現象,正如他說:“造化之常,不能以無亢,亦不能以無制”。概之,王氏認為從生理言,人體存在一個“亢而自製”的機制;從病理言,若無亢,或“亢而不能自制”,均是發生疾病之機制。若有這種情況發生,需用湯液、針石、導引之法助之,制其亢,除其害,以恢復臟腑之間的動態平衡,達到除疾之目的。
(二)對四氣發病的分析
四氣所傷之說,原出於《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云:“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四時之氣,更傷於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亦有“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等論述。對此,歷代醫家都以四氣之因來推論其病理變化,惟王氏認為應當從現有的病情來剖析其致病之因。他認為,人體被四氣所傷,並不一定會發病,即使發病,由於人體的體質有強弱,正氣有虛實,時令有太過不及之異,其病情亦有差異。故王氏提出,應當從現有的病情來推論其致病之因,而不是由病因來推論病情。這體現了他的審證求因之觀點。王氏結合臨床實踐,對《內經》四傷之說作了平易通達的解說,可謂是解經之中別開生面者。若僅從四氣之因,遂斷其必發某病,顯然過於機械、絕對,必須根據現有形診,結合邪氣的聚散、正氣的虛實、時令的太過與不及等方面來推測其致病之源,預測病情之變,方可避免穿鑿之弊,故“讀者當活法,勿拘執也”。表明了他在發病學上的辨證觀點和治學上的求實精神。
(三)對陰陽虛實補瀉的發揮
《難經·五十八難》曰:“傷寒陽虛陰盛,汗出而愈,下之則死;陽盛陰虛,汗出而死,下之則愈。”後世醫家對此的闡述,均不切臨床實際。惟王氏解釋此說,辭簡理明而切合實際。他認為陰盛陽虛指寒邪外客,陽虛指衛陽虛,陰盛指寒邪盛;陽盛陰虛為熱邪內熾,陽盛指陽熱熾,陰虛指熱邪傷陰。寒客於表,故汗之愈,下之則表邪入里而病重;里熱內熾,當下其陽熱,堅其陰津則愈,汗之則反助其熱,重傷其陰故病重。概之,他以陰陽之盛,言寒熱病邪,以陰陽之虛,言表里之精氣,不僅於理通達,而且切合臨床。
《難經·七十五難》曰:“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東方者肝也,則知肝實,西方者肺也,則知肺虛……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勝火,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故瀉火補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後世解此論者,均未闡發切當,而王氏卻獨具卓識。他指出:“子能令母實一句,言病因也;母能令子虛一句,言治法也。”認為火乃木之子,子火能助母木而致肝氣亢實,此即“子能令母實”之義。如治以補水瀉火,使水勝火,子火勢退而不助母木,則木氣自衰;而水為木之母,此為“母能令子虛”之義。所謂虛,是指抑制其太過而使其衰也,運用補水瀉火之法,使火退則金不受火克而制木,土又不受木克而能生金。雖不補金,而金自受益,所謂“不治之治”。
(四)論傷寒、溫暑治各不同
古人認為,冬傷於寒,其感而即病者,稱為“傷寒”,有不即病,過時而發於春夏者,即稱為溫暑。對其治療,在溫病學尚未成熟階段,人們多以傷寒方通治之。對此,王氏持反對態度,認為傷寒、溫暑之治不同。他說:“夫傷於寒,有即病者焉,有不即病者焉。即病者,發於所感之時;不即病者,過時而發於春夏也,即病謂之傷寒,不即病謂之溫與暑。夫傷寒、溫暑,其類雖殊,其所受之原則不殊也……由其類之殊,故施治不得以相混,以所稱而混其治,宜乎貽禍於後人……仲景之書,本為即病者設,不為不即病者設……今人雖以治傷寒法治溫暑,亦不過借用耳,非仲景立法之本意……夫仲景之法,天下後世之權衡也,故可借也以為他病用。雖然,豈特可藉以治溫暑而已,凡雜病之治,莫不可借也。今人因傷寒治法,可藉以治溫暑,遂謂其法通為傷寒、溫暑設,吁!此非識流而昧其源者歟?”他認為,對於溫熱病,“仲景必別有治法,今不見者亡之也”。他指出,傷寒、溫病和暑病各“有病因,有病名、有病形。辨其因,正其名,察其形,三者俱當,始可以言治矣。如傷寒,此以病因而為病名,發於天令寒冷之時,而寒在表,閉其腠理,故非辛甘溫之劑不足以散之;溫病、熱病此以天時與病形而為病名,發於天令暄熱之時,怫然自內而於外,郁其腠理,無寒在表,故非辛涼或苦寒或酸苦之劑不足以解之,因此,他根據溫暑的病理特點,提出治療方針:“夫溫病、熱病之脈,多在肌肉之分,而不甚浮,且右手反勝於左手者,誠由怫熱在內故也……凡溫病、熱病,若無外感,表證雖間見,而里證為多,故少有不渴者。斯時也,法當治里熱為主,而解表兼之,亦有治里而表證自解者”。可見,王氏治溫熱以清里熱為主。
(五)首創真中、類中說
古人論中風,以為卒暴僵仆不知人、偏枯四肢不舉等症,多因風而致,故用大小續命、排風、八風等湯散治之。安道指出:“及近代劉河間、李東垣、朱彥修三子者出,所論始與昔人異矣……河間主乎火,東垣主乎氣,彥修主乎濕,反以風為虛象,而大異於昔人矣……以予觀之,昔人、三子之論皆不可偏廢,但三子以相類中風之病視為中風而立論,故使後人狐疑而不能決,殊不知因於風者,真中風也,因於火、因於氣、因於濕者,類中風而非中風也。王氏此論,不僅首創了真中、類中之說,而且,也把不同學說融會貫通於一說,使中風理論漸趨完善,這對明清醫學理論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從以上內容可見,安道治學,雖本于震亨“一斷於經”之旨,但並不為經所囿,總以征諸實踐而為“斷經”的根據,對前人之說敢於發表新見而持實事求是的態度。

影響評價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本書“觀其歷數諸家,俱不免有微辭。而《內傷余義》兼及東垣,可謂少可而多否者,然其會通研究,洞見本源,於醫道中實能貫徹源流,非漫為大言以夸世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