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必讀》是2006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醫宗必讀
- 出版時間:2006年8月1日
- 出版社: 人民衛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077989
《醫宗必讀》是2006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醫宗必讀》綜合性醫書。十卷。明·李中梓撰於1637年。卷一醫論及圖說。卷二為新著四言脈訣、脈法心參及色診三篇。卷三-四本草征要。卷五-十論述以內科雜病為主的33種病證的因證及治療,並附醫案。現存三種明刻本,四十餘種清刻...
《中醫古籍必讀經典系列叢書:醫宗必讀》是每一位中醫臨床工作中必讀圖書,是研習中醫歷年來經典學術專著,是學術界公認的最佳版本,主要體現了實用性、代表性、學術性、普遍性,各科中醫臨床醫師珍藏和工作中案頭書、必備圖書。內容簡介 《中醫古籍必讀經典系列叢書:醫宗必讀》由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圖書目錄 卷之一...
《醫宗必讀》是2011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醫宗必讀》為明代李中梓(1588~1655年)所著,成書於1637年。《醫宗必讀》一書是為初學指南之用,故其論述醫理,頗能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全書共十卷,卷一為醫論和圖說,列醫論十四篇,論述醫學流派.脾腎、水火、陰陽等有關理論,指導學醫...
《醫宗》是2012年10月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衛,該書適用於廣大中醫工作者悶讀的一本綜合性參考書。內容簡介 《醫宗必讀》是明末著名醫家李中梓所著,為李氏長期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的結晶,系李氏諸多醫學著作中的代表作。《醫宗必讀》共十卷。卷一為醫論及圖說,屬於總論內容。醫論十四篇,以...
《醫宗必讀校注》是2005年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俊琪。內容簡介 《醫宗必讀》是明末大醫李中梓集30餘年的深厚學養和豐富經驗精心撰成的一部不朽的名著。全書凡分十卷:卷一為醫論圖說。其中醫論14篇,詳述醫學源流及業醫應有的知識,作者重要的學術思想——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等亦在其中;...
《新醫宗必讀》是清代何炳元編著的一本臨證綜合類中醫文獻。成書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內容簡介 全書共彙輯《醫與國家關係論》、《醫非小道論》、《醫必先明十要論》、《醫宜開化病家論》、《中國醫學源流論》、《泰西醫學源流論》、《中西醫學折衷論》、《中西醫異同論》、《醫學改良論》、《中醫急...
利金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宗必讀》卷九。具有宣肺理氣,化痰止咳之功效。主治①《醫宗必讀》:肺經燥痰氣壅,脈澀面白,氣上喘促,洒淅寒熱,悲愁不樂,其痰澀而難出。②《張氏醫通》:肺燥澀不利而咳。組成 桔梗(炒)、貝母(薑汁炒)各三錢(各9g),陳皮(去白)三錢(9g),茯苓二錢(6g),...
腎為先天之本,首見於《醫宗必讀》。腎為先天之本是與脾為後天之本相對而言的。先天是指人體受胎時的胎元,《靈樞·決氣》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靈樞。經脈》亦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後腦髓生,骨為乾,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髮長”。由上述可知,“先天...
中醫基礎術語,是指脾之運化,運化水谷精微。機體生命活動的持續和氣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賴於脾運化的水谷精微來供給,故稱“脾主後天”。《醫宗必讀》:“一又此身,必資谷氣,谷入於胃,灑陳與六腑而氣至,和調於五臟而血生,而人資以為生者也。故曰後天之本在脾。”臨床上,後天營養失調或因病傷及脾胃...
這樣持之以恆,3年便自學完《藥性賦》 、 《本草備要》 、 《湯頭歌訣》 、 《醫方集解》 、 《瀕湖脈學》 、 《診家正眼》 、 《素靈類纂》 、《醫宗必讀》和《醫門法律》等書。為了更能步入醫林,謁師求教,1922年,李聰甫結束了3年學徒、1年幫工的生活,回到故里黃梅,隨縣城四代祖傳名醫石...
痰泄,病證名,出自《醫宗必讀·泄瀉》。痰泄,病證名。見《醫宗必讀·泄瀉》。即痰瀉:一名痰積泄瀉。《醫學入門》卷五:“痰瀉,或瀉或不瀉,或多或少。此因痰留肺中,以致大腸不固。”瀉下物如白膠、或如蛋白狀,泄瀉時瀉時止、時輕時重,常兼有頭暈噁心,胸悶食減,腸鳴,苔微膩,脈弦滑。宜...
攻積丸,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宗必讀》卷七。主治五積六聚,七癮八瘕,痃癖蟲積,痰食,不問陰陽。組成 吳茱萸(泡)、乾薑(炒)、官桂(去皮)、川烏(炮)各一兩,黃連(炒)、半夏(洗)、橘紅、茯苓、檳榔、厚朴(炒)、枳實(炒)、菖蒲(忌欽)、玄胡索(炒)、人參(去蘆)、沉香、琥珀(另研)...
初以醫好豐惠東門外一病危富商而成名,時有“紹興陳念義,上虞宣律祖”之稱。《宣氏宗譜》稱宣“業精岐典……且能發病於未然,肺肝如見”。自曰得益“惟於《醫宗必讀》一書,窮究理原耳”!著有《痘病秘傳》、《婦科篇》、《痘症秘方》、《驗方篇》等抄本四卷存世。其子重光、孫成章亦精醫道,鄉里...
為明末一大醫家,—生對中醫理論研究十分重視,兼取眾家之長。其論述醫理,頗能深入淺出。所著諸書,多能通俗易懂,在中醫學的普及方面作出較大貢獻。著有《內經知要》、《醫宗必讀》、《本草通玄》、《傷寒括要》、《刪補頤生微論》、《診家正眼》、《病機沙篆》等。成書經過 李中梓(1588—1655年)...
橘杏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宗必讀》卷九。主治脈浮,氣秘。組成 杏仁(湯泡,去皮尖,炒黃)五錢,橘紅(去白,淨)二錢半。用法用量 水一鐘,加生薑三片,水煎七分服。主治 脈浮,氣秘。加減化裁 若脈沉為血秘,以桃仁代杏仁。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醫林一致》:“橘杏湯,治脈浮氣閉;杏仁炒黃五...
《醫宗必讀》:“水雖制於脾,實則統於腎,腎本水髒,而元陽寓焉。命門火衰,既不能自制陰寒,又不能溫養脾土,則陰不以陽而精化為水,故水腫之證多屬火衰也。”常見於慢性腎炎、腎變性、心性水腫等。治宜通陽利水或溫腎行水。方中熟附子辛熱,歸心、腎、脾經,可回陽救逆、補火助陽,用於陽虛證。...
協熱自利 協熱自利,病證名。表熱入里而致泄瀉。又稱火瀉、火泄。《醫宗必讀·泄瀉》:“火泄,腹痛瀉水,腸鳴,痛一陣瀉一陣,火也,黃芩芍藥湯,張長沙謂之協熱自利。”詳見熱瀉、火泄條。
《本草征要》是一部藥學著作,由明·李中梓撰,刊於1673年。藥學著作。二卷。明·李中梓撰。刊於1673年。本書系《醫宗必讀》卷三-四。方中將藥物分為草、木、果、谷、菜、金石、人獸、禽、蟲、魚等10類,共352種藥物,每藥編成對偶聯句,以便初學誦習,並附加按語說明。現存《醫宗必讀》本及1917年排印...
《李中梓醫學全書》是1999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包來發。內容簡介 《李中梓醫學全書》集明末著名醫家李中梓醫學著作之大成。李中梓,字士材,號念莪,又號盡凡居士,生於1588年,卒於1655年,江蘇雲間南匯人。全書收錄了李氏編撰的《內經知要》2卷、《醫宗必讀》10卷、《傷寒括要》2卷、《診家正...
舍證從脈 舍證從脈,診斷學術語。在辨證過程中,脈證表現不一致,經全面分析,認為脈象反映了疾病本質,即以脈象作為治療的依據。《醫宗必讀·脈法心參》:“表證汗之,此其常也。仲景雲,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身體疼痛,當救其里,用四逆湯。此從脈之沉也。”
疳疝 疳疝,陰囊腫大,疼痛或硬結麻木。 指男女外生殖器潰腫流膿的病症。 潰疝,是陽明筋病,內有膿血,即巢氏(指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之胕疝,子和(指張子和《儒門事親》)之血疝也”(《醫宗必讀》)。
心痿 證名。即脈痿。《醫宗必讀·痿》:“心痿者,脈痿也。”詳脈痿條。
土狗散,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宗必讀》卷七,名見《仙拈集》卷一。具有上半截消上身之水,下半截消下身之水,左可消左,右可消右之功效。主治①《醫宗必讀》:水腫。②《衛生鴻寶》:十種水病,腫滿,氣喘不得臥,小便閉者。組成 土狗(一名螻蛄)。用法用量 焙乾,為末服。功用 上半截消上身之水,下半截消...
加味通心散,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宗必讀》卷八。具有清濕熱,瀉膀胱之功效。主治潰癃閉,內有膿血,小便不通。組成 瞿麥穗、木通(去皮)、梔子(去殼)、黃芩、連翹、甘草、枳殼(去瓤)、川楝子(去核)、歸尾、桃仁(去皮尖,炒)、山楂各等分。用法用量 上為末。每服三錢,燈心、車前草煎湯,空心調下...
鶩泄 病名。出《宣明論方》卷十。病名。出《宣明論方》卷十。又稱鶩溏、鴨溏、鶩瀉。《醫宗必讀·泄瀉》:“鶩泄,中寒糟粕不化,色如鴨糞,澄徹清冷,小便清白,附子理中湯。”參見寒泄條。
新定拯陽理勞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宗必讀》卷六。具有益氣溫陽,養心安神之功效。主治勞傷氣耗,倦怠懶言,動作喘乏,表熱自汗,心煩,偏身作痛。組成 黃耆(酒炒)二錢,人參(去蘆)二錢,肉桂(去皮)七分,當歸(酒炒)一錢半,白朮(土炒)一錢,甘草(酒炒)五分,陳皮(去白)一錢,北五味(打碎)四分...
拯陽理勞湯的主要原料是人參、當歸、肉桂、陳皮,主治脾肺氣虛、精神倦怠、少氣懶言。方源 《醫宗必讀》組成 拯陽理勞人參芪,當歸肉桂姜陳皮。白朮大棗五味草,溫通心理補肺脾。人參12克、黃芪12克、白朮9克、 當歸9克、 陳皮6克、 五味子6克、肉桂6克、炙甘草6克 用法 加生薑3片、大棗2枚,水煎服。功...
腎遺 腎遺 ,證名。由腎病所致的遺精。《醫宗必讀》卷九:“腎病而遺者,色黑而髓空。”治宜補腎固精,用六味地黃丸加減。參見遺精、五臟遺精條。
先天之本 先天之本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xian tian zhi ben,意思是人體生命之本源。釋義 人體生命之本源。先天指人體受胎時的胎元。出處 《醫宗必讀》:“先天之本在腎。”腎藏精,主生長發育和生殖,對人的體質有重要作用。凡人稟賦強,稱之為先天充足,稟賦弱則屬先天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