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免疫學(案例版第3版)

醫學免疫學(案例版第3版)

《醫學免疫學(案例版第3版)》是寶福凱,曾常茜,鄒強主編,科學出版社於2021年1月出版的中國科學院教材建設專家委員會規劃教材、高等醫藥院校教材,供臨床、預防、基礎、口腔、麻醉、影像、藥學、檢驗、護理、法醫等專業使用。

《醫學免疫學(案例版第3版)》共26章,其中,第一章到第十七章為基礎免疫學,系統介紹經典免疫學基礎知識,包括免疫系統、免疫應答及免疫調節,適當反映免疫學的新理論、新進展;第十八章到第二十六章為臨床免疫學及免疫學套用,包括免疫病理、免疫學檢測技術及免疫預防和治療。

基本介紹

  • 書名:醫學免疫學(案例版第3版)
  • 作者:寶福凱,曾常茜,鄒強 
  • 類別:中國科學院教材建設專家委員會規劃教材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1月1日 
  • 頁數:248 頁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30667038
  • 開 本:大16開
  • 版面字數:528000字
  • CIP核字號:2020215419
成書過程,修訂情況,出版工作,內容簡介,教材目錄,教學資源,教材特色,作者簡介,

成書過程

修訂情況

為順應教育部教學改革潮流和改進已有教學模式,科學出版社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引進中國國外的教學模式,獨創案例與教學內容相結合的編寫形式,組織編寫了案例版教材。案例教學在醫學教育中,是培養高素質、創新型和實用型醫學人才的有效途徑。

出版工作

2021年1月,《醫學免疫學(案例版第3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出版社工作人員名單
責任編輯
責任校對
責任印刷
封面設計
朱華、鐘慧
賈娜娜
趙博
陳敬

內容簡介

《醫學免疫學(案例版第3版)》全書共26章,第一章到第十七章為基礎免疫學,系統介紹經典免疫學基礎知識,包括免疫系統、免疫應答及免疫調節,適當反映免疫學的新理論、新進展;第十八章到第二十六章為臨床免疫學及免疫學套用,包括免疫病理、免疫學檢測技術及免疫預防和治療。

教材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免疫學簡介 1
第二節 免疫學發展簡史 4
第三節 免疫學的套用 10
第二章 抗原 11
第一節 決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11
第二節 抗原特異性與交叉反應 13
第三節 抗原的分類及其醫學意義 15
第四節 非特異性免疫刺激劑和免疫佐劑 16
第三章 免疫器官 20
第一節 中樞免疫器官 20
第二節 外周免疫器官 23
第三節 淋巴細胞歸巢和再循環 26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 28
第一節 免疫球蛋白的結構 28
第二節 免疫球蛋白的免疫原性 31
第三節 抗體的生物學活性 32
第四節 各類免疫球蛋白的特性 33
第五節 人工製備的抗體 34
第五章 補體系統 37
第一節 補體系統的組成和理化性質 37
第二節 補體系統的激活 38
第三節 補體激活調控、補體受體及其功能 44
第四節 補體系統的生物學功能 46
第五節 補體與疾病 47
第六章 細胞因子 49
第一節 細胞因子的共同特點 49
第二節 細胞因子的分類 50
第三節 細胞因子受體 53
第四節 細胞因子的生物學功能 55
第五節 細胞因子與臨床 56
第七章 白細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58
第一節 人白細胞分化抗原 58
第二節 黏附分子 60
第八章 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 67
第一節 人類MHC及其遺傳特徵 68
第二節 MHC分子的分布與結構 71
第三節 MHC分子的功能 74
第四節 HLA與臨床 74
第九章 免疫細胞的分化與發育 77
第一節 造血幹細胞的分化與發育 77
第二節 T細胞的分化與發育 78
第三節 B細胞的分化與發育 79
第四節 淋巴細胞抗原識別受體的多樣性 80
第十章 T淋巴細胞 84
第一節 T淋巴細胞表面標誌 84
第二節 T淋巴細胞亞群及其功能 87
第十一章 B淋巴細胞 92
第一節 B淋巴細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92
第二節 B細胞的亞群 95
第三節 B淋巴細胞的功能 96
第十二章 抗原提呈細胞與抗原提呈 97
第一節 抗原提呈細胞 97
第二節 抗原的處理與提呈 103
第十三章 固有免疫 108
第一節 免疫屏障 108
第二節 固有免疫分子 109
第三節 固有免疫細胞 112
第四節 固有免疫應答 117
第十四章 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應答 120
第一節 T細胞對抗原的識別 120
第二節 T細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121
第三節 T細胞的免疫效應 122
第四節 細胞免疫應答的生物學意義 124
第十五章 B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應答 126
第一節 B細胞對TD抗原的免疫應答 126
第二節 B細胞對TI抗原的免疫應答 130
第三節 抗體產生的一般規律 131
第四節 體液免疫應答的效應機制 132
第十六章 免疫耐受 134
第一節 免疫耐受的形成及特性 134
第二節 免疫耐受的形成機制 138
第三節 免疫耐受的終止 141
第四節 免疫耐受與臨床醫學 142
第十七章 免疫調節 145
第一節 分子水平的免疫調節 145
第二節 細胞水平的免疫調節 147
第三節 整體水平的免疫調節 148
第四節 群體水平的免疫調節 149
第十八章 超敏反應 150
第一節 Ⅰ型超敏反應 150
第二節 Ⅱ型超敏反應 154
第三節 Ⅲ型超敏反應 156
第四節 Ⅳ型超敏反應 158
第五節 各型超敏反應的比較及與疾病的關係 159
第十九章 自身免疫病 161
第一節 自身免疫病的概述 161
第二節 自身免疫病發生的相關因素 162
第三節 自身免疫病的免疫損傷機制 165
第四節 自身免疫病的實驗室診斷和防治原則 166
第二十章 免疫缺陷病 168
第一節 免疫缺陷病的概述 168
第二節 原發性免疫缺陷病 168
第三節 獲得性免疫缺陷病 173
第四節 免疫缺陷病的實驗室診斷和治療原則 177
第二十一章 抗感染免疫 179
第一節 概述 179
第二節 感染的免疫機制 180
第三節 病原體的免疫逃逸機制 187
第四節 感染相關的其他免疫病理現象 189
第二十二章 腫瘤免疫學 191
第一節 腫瘤抗原 191
第二節 機體抗腫瘤的免疫效應機制 194
第三節 腫瘤的免疫逃逸機制 196
第四節 腫瘤的免疫學診斷和免疫防治 197
第二十三章 移植免疫 201
第一節 移植免疫的概述 201
第二節 移植的一般規律及其免疫應答的類型 202
第三節 移植排斥反應的免疫機制 203
第四節 移植排斥反應的類型 205
第五節 移植排斥反應的防治原則 207
第二十四章 免疫學檢測技術及套用 210
第一節 抗原抗體反應概述 210
第二節 抗原和抗體的體外檢測 211
第三節 免疫細胞的分離與檢測 216
第四節 細胞因子的檢測 220
第五節 免疫學檢測與臨床 221
第二十五章 免疫預防 223
第一節 概述 223
第二節 人工主動免疫 223
第三節 人工被動免疫 226
第二十六章 免疫治療 228
第一節 概述 228
第二節 免疫分子水平的治療 230
第三節 免疫細胞水平的治療 235
第四節 生物應答調節劑與免疫抑制劑 236
附錄Ⅰ 人CD分子的主要特徵 238
附錄Ⅱ 中英文名詞及縮略語對照 241
附錄Ⅲ 主要參考文獻 248
(註:目錄排版順序為從左列至右列)

教學資源

  • 配套教材
《醫學免疫學學習指導》是與該教材相配套的輔助性教學參考書。
書名
ISBN
出版社
主編
出版時間
醫學免疫學學習指導
9787030668806
科學出版社
寶福凱,吳虢東
2021-01-01

教材特色

1.內容形式上,做到系統、準確和更新。全書重點突出,深人淺出地闡明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補充了學科新理論、新進展,並對章前案例做了更新。
2.注重章節之間的內在聯繫,概念前後一致,章節緊密銜接而不重複。為便於配合雙語教學的需要,附錄內有中英文對照索引,CD分子的主要特徵表也列於附錄中,便於讀者學習查找和臨床、研究工作者參考。
3.注重圖表的質量、規範術語名稱。在圖、表、照片的運用上,注重圖的質量和書的整體效果,免疫學名詞採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名詞。

作者簡介

寶福凱:昆明醫科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所長。
曾常茜:大連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遼寧省教學名師,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神經免疫學。
鄒強: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調控腫瘤免疫與T細胞免疫分子機制的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