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味,是四海盛酒業2016年推出的一款全新醬香型健康白酒。產自於貴州省茅台鎮,用水、高粱、小麥純糧釀造而成。其酒瓶瓶型設計簡約時尚,瓶身低調奢華,被定義為“中高端醬香型白酒”。五年醞一味,四海盛酒業堅守茅台鎮傳統醬香酒生產工藝,立志用匠心釀造精品醬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醞味
- 類型:白酒
醞味的運營,醞味的設計,醞味的文化,醞味的產地,醞味釀造工藝,醞味的選料,醞味釀造時間,醞味製作的主要流程,
醞味的運營
貴州省仁懷市四海盛酒業有限公司始建於2003年,由貴州、上海、北京三家分公司共同組成,是一家專注於優質醬香酒生產與銷售的大規模企業。
公司位於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地理位置優越,屬茅台鎮醬香白酒生產核心區,緊鄰遵赤高速公路,交通便利。2012年公司加大資金投入實施技改項目,新建標準廠房兩棟和2000噸庫房。目前占地面積50畝,員工200多人,制酒、制曲、勾兌、儲存、包裝等設施設備完整,完全實現自主一體化生產,年產優質醬香酒2000多噸。其中,北京分公司位於北京市昌平區長陵鎮,天壽山龍脈的核心區,適於存儲積酒。上海分公司則負責產品的運營及全國銷售。
公司秉承“詮釋誠信、釀造經典”的企業價值觀,遵從“互信、品質、服務、價值”的服務理念,加強內部管理,注重產品質量,堅守茅台鎮傳統醬香酒生產工藝,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2016年,四海盛酒業重拳出擊,通過產業整合、重注商標、包裝升級等方式,將醞味隆重推向市場,醞味,或將成為醬香型白酒行業里程碑。
醞味的設計
醞味酒瓶設計靈感來自於南宋官窯青釉八方弦文盤口瓶,器形特徵:瓶口如盤,細長頸,溜肩,圓腹。南宋官窯為供御而制,負享盛名,可謂上品重器,其簡潔端莊,證故時匠人神技巧思,盡諳美瓷韻致。出窯成品,溢散趙宋文士雅調。
醞味的文化
醬酒之道的精神——對時間和技藝的尊重與傳承。
“在這個人們快節奏奔赴的時代,醞味品牌信仰的,是誕生品質的東西”
讓歲月“慢”下來的酒
一瓶
“釀很久的酒。”
“我們要釀的,是很久的酒。
釀很久的酒,也能傳很久的酒。”
酒,是自然的禮物。
它來自於大地山水間,經歲月點化,擁有了新的靈魂。
慢下來,即便在如此速食的時代,
醞味從未想過跳過哪個過程,
我們相信好的東西,得經得住時間——
經得住時間去醞釀,更經得住時間品嘗。
沉澱的每一口都是歲月的味道
中國人獨有的味道,
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而我們的酒,
經歲月醞味,還會再傳許多許多年。
醞味的產地
茅台鎮位於仁懷市赤水河畔,是川黔水陸交通的咽喉要地。地處貴州高原西北部,大類山脈西段北側,北靠遵義,南臨川南。赤水河航運貫穿全境,仁藺、茅丹、茅習、遵茅公路匯聚於此,是連線川黔的重要樞紐和連線歷史名城遵義和國家級風景區赤水的通道。茅台鎮歷來是黔北名鎮,古有“川鹽走貴州,秦商聚茅台”的寫照,茅台鎮是中國醬酒聖地,域內白酒業興盛,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獎;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在茅台四渡赤水。茅台鎮集古鹽文化、長徵文化和酒文化於一體,被譽為“中國第一酒鎮”。
茅台鎮的地質地貌結構主要是侏羅、紫色砂頁岩、礫岩、形成時間7000萬年以上。有利於水源的滲透過濾和溶解紅層中的有益成分,濾出礦物質豐富,香甜可口的河水。
茅台鎮屬於中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醞味酒廠地處“7.5平方公里黃金產區”的核心位置,地勢低矮的河谷地帶,四周三山對峙,群山環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特殊小氣候形成了獨特的微生物種群。
赤水河集靈泉秀水一身,每年陽春三月,氣候趨於炎熱,山雨的降落、沖刷、使河水逐漸變成了棕紅色,到了九月重陽,河水又恢復了清澈透明的本來面目。此時,正是釀造投料的時節,河水自然變化十分有利於產品釀造。赤水河河谷土壤中偏酸性,類型複雜多樣。
醞味每一滴都蘊含著中國醬香酒文化,飲者每一口喝下的都是陳釀濃縮的歲月和光陰的故事。
醞味釀造工藝
醞味的選料
醞味醬香酒的釀造極重選料,特殊的原料和水造就醞味醬香酒與眾不同的獨特氣質,而釀造工藝則較中國其他白酒更為科學合理。
制曲以小麥為原料,先將小麥粉碎,加入水和“母曲”攪拌,放在木盒子裡,工人站在盒子裡用腳不停地踩。水一定要赤水河的河水,其他地方的水釀造不出醞味這種獨特的醬香味。
醞味醬香酒的用料極為講究,一定要用本地產的高粱。這種高粱被稱為糯高粱,粒小、皮厚、子鏈澱粉含量高,禁得起多次蒸煮。外地高粱一般取到第五次酒後就被榨乾了,只有本地高粱能完成七次取酒。
在茅台鎮的釀造過程中“沙”是核心概念,“沙”的意思就是指紅粱即高粱。因為本地產高粱細小而色紅,所以稱為“沙”。下沙就是指投放制酒的主料——高粱。在制酒中,因所下“沙”的完整程度不同,而產出不同的酒。投入的是比較完整的高粱,產的酒為“坤(當地方言音)沙酒”;用磨碎的高粱產出的酒名為“碎沙酒”;用最後9次蒸煮後丟棄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藥後產出的酒為“翻沙酒”。而茅台最著名的“回沙”工藝,即是指將高粱多次蒸煮出酒,而不是一次榨光酒分。
醞味就是通過“回沙”工藝釀造而成。
醞味釀造時間
在茅台型釀酒工藝中,時間把握尤為重要,一款酒從制曲到出廠,至少要經歷五年時間,醞味嚴格傳承每一道工序,每一滴都飽含歲月的味道。
端午采曲,重陽投料,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流酒,長期陳釀,七次取酒,八次發酵,九次蒸餾。整個過程必須經歷春、夏、秋、冬四個季度。新酒產生後要裝入陶土酒罈中封存,形成“基酒”。第一年進行“盤勾”,就是按照醬味、醇甜、窖底三種味道進行合併同類項,然後再存放3年。3年後,按照酒體要求進行“勾兌”,即用幾種基酒甚至幾十種基酒,按照不同的比例勾兌出一種酒,形成一定的口味、口感和香氣效果。勾兌一直是釀酒過程中比較神秘的工序,勾酒師憑藉自己的味覺進行搭配,如同五行相剋一般,把不同輪次的酒調在一起,尋找味道之間的平衡與層次感。
勾兌完成後,最後一項工作是“調味”,調味的時候要加“調味酒”。調味酒的生產是酒廠用特殊工藝生產出來的,這是各家酒廠的核心機密。調味酒味道特殊,每次只添加少量。勾兌、調味完成後,還要繼續存放半年到一年,等待醇化和老熟後才進行灌裝進入市場。
醞味就是用五年的時間釀造而成的,五年醞一味
醞味製作的主要流程
造沙一次(一次蒸餾)。
下沙:紅糧按照比例,3成磨碎,7成不磨碎,燒開水沖開,使其充分吸收水分。
出一次酒:蒸餾出酒(57度)口味較酸澀。
出二次酒——出七次酒:操作流程相同,一次酒加曲較多,以後每輪次依次減少,到七次酒時,紅糧里基本沒有澱粉,生產環節歷時一年。
窖藏:七次酒之後開始存放,不同輪次分開存放。不同輪次酒濃度,口感均不同,大盤勾兌1次和7次酒,以此類推。勾兌後存在陶壇中,窖藏三年之後開壇品嘗調試,進行小盤勾兌後,再存放一年,使得產品口感更加細緻、綿軟,香氣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