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氨苯碸

醋氨苯碸

本品為微細顆粒的油混懸液,靜置後,微細顆粒下沉,振搖後成均勻的淡黃色混懸液。在體內緩慢地分解成氨苯碸或乙醯氨苯碸而起抗麻風作用。本品具長效作用,注射一次可維持60~75天。用於各型麻風病。為40%苯甲酸苄酯及60%蓖麻油的混懸劑。用前振搖均勻,用粗針頭吸出、注入臀肌。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醋氨苯碸
  • 別名:長效氨苯碸、二甲醯氨苯碸、二乙醯氨苯碸、雙乙醯氨苯碸
  • 外文名稱:Acedapsone
  • 主要適用症:麻風病的預防以及不能口服碸類藥物者
  • 用法用量:肌內注射一次0.225g,隔60~75日注射1次
基本信息,藥典標準,來源(名稱)、含量(效價),性狀,鑑別,檢查,含量測定,類別,製劑,貯藏,測定方法,藥物說明,藥理作用,藥代動力學,適應症,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症,臨床研究,注意事項,藥物相互作用,臨床治療,5%濃度治療痤瘡,治療帶狀皰疹,致麻風反映,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醋氨苯碸
英文名:Acedapsone
中文別名:長效氨苯碸、二甲醯氨苯碸、二乙醯氨苯碸、雙乙醯氨苯碸、乙醯氨苯碸
英文別名:Dadds、Diacelyldasone、Diacetyldiaminodiphenylsulfone、Hansolar
分子式:C16H16N2O4S
醋氨苯碸
分子量:332.38

藥典標準

來源(名稱)、含量(效價)

本品為4,4'-磺醯基雙(乙醯苯胺)。按乾燥品計算,含C16H16N2O4S不得少於99.0%。

性狀

本品為白色至微黃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無味。
本品在乙醇中極微溶解,在水、乙醚、稀鹽酸或氫氧化鈉試液中幾乎不溶。

鑑別

1、取該品約0.1g,加乙醇5ml與硫酸1ml,搖勻,加熱,發生醋酸乙酯的香氣。
2、取該品約0.1g,加硫酸溶液(2→5)5ml,加熱使溶解,放冷,加水5ml,溶液顯芳香第一胺類的鑑別反應(附錄Ⅲ)。
3、取該品,加無水乙醇製成每1ml中含5μ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錄ⅣA)測定,在256nm與284nm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
4、該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光譜集541圖)一致。

檢查

乾燥失重取該品,在105℃乾燥至恆重,減失重量不得過1.0%(附錄ⅧL)。熾灼殘渣取本
品1.0g,依法檢查,遺留殘渣不得過0.1%(附錄ⅧN)。重金屬取熾灼殘渣項下遺留的殘渣,依法檢查(附錄ⅧH第二法),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十。氨苯碸類取該品,加甲醇溫熱溶解,冷至室溫,製成每1ml中含1mg的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氨苯碸對照品,加甲醇分別製成每1ml中含50μg和200μ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⑴和⑵。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Ⅴ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20μl,對照品溶液⑴和⑵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丙酮(2:1)為展開劑,展開後,晾乾,噴以0.5%亞硝酸鈉的0.1mol/L鹽酸溶液,數分鐘後,再噴以0.1%二鹽酸萘基乙二胺溶液。供試品溶液如顯雜質斑點,其顏色不得較對照品溶液⑴所顯的主斑點更深;如有1~2點超過時,應不深於對照品溶液⑵的主斑點。
檢測藥劑檢測藥劑

含量測定

取該品約0.5g,精密稱定,置錐形瓶中,加鹽酸溶液(1→2)75ml,瓶口放一小漏斗,加熱使
沸後,保持微沸約30分鐘,放冷,將溶液移置燒杯中,錐形瓶用水25ml分次洗滌,洗液併入燒杯,照永停滴定法(附錄ⅦA),用亞硝酸鈉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亞硝酸鈉滴定液(0.1mol/L)相當於16.62mg的C16H16N2O4S。
貧血貧血

類別

抗麻風病藥。

製劑

醋氨苯碸注射液

貯藏

遮光,密閉保存

測定方法

方法名稱:
醋氨苯碸—醋氨苯碸的測定—永停滴定法
套用範圍:
該方法採用永停滴定法測定醋氨苯碸(C16H16N2 O4 S)的含量。
該方法適用於醋氨苯碸的含量測定。
方法原理:
供試品加鹽酸溶液微沸30分鐘,放冷至室溫,照永停滴定法,用亞硝酸鈉滴定液(0.1 mol/L)滴定。每1mL亞硝酸鈉滴定液(0.1 mol/L)相當於16.62mg的C16H16N2 O4 S。
試劑:
⒈ 水(新沸放置至室溫)
⒉ 鹽酸溶液(1→2)
⒊ 亞硝酸鈉滴定液(0.1mol/L)
⒋ 基準對氨基苯磺酸
⒌ 無水碳酸鈉
⒍ 濃氨試液
儀器設備:
試樣製備:
⒈ 亞硝酸鈉滴定液(0.1mol/L)
取亞硝酸鈉7.2g,加無水碳酸鈉(Na2CO3)0.10g,加水適量使溶解成1000mL,搖勻。
標定:取在120℃乾燥至恆重的基準對氨基苯磺酸約0.5g,精密稱定,加水30mL與濃氨試液3mL,溶解後,加鹽酸溶液(1→2)20mL,攪拌,在30℃以下用本液迅速滴定,滴定時將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以下約2/3處,隨滴隨攪拌,至近終點時,將滴定尖管提出液面,用少量水洗滌尖管,洗液併入溶液中,繼續緩緩滴定,用永停法指示終點。每1mL亞硝酸鈉滴定液(0.1mol/L)相當於17.32mg的對氨基苯磺酸,根據本液的消耗量與對氨基苯磺酸的取用量,算出本液濃度,即得。
⒉ 濃氨試液
可取濃氨溶液套用。
操作步驟:
取該品約0.5g,精密稱定,置錐形瓶中,加鹽酸溶液(1→2)75mL,瓶口放一小漏斗,加熱使沸後,保持微沸約30分鐘,放冷,將溶液移至燒杯中,錐形瓶用水25mL分次洗滌,洗液併入燒杯,照永停滴定法,用亞硝酸鈉滴定液(0.1 mol/L)滴定。每1mL亞硝酸鈉滴定液(0.1 mol/L)相當於16.62mg的C16H16N2 O4 S。
注1:“精密稱取”系指稱取重量應準確至所稱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體積的準確度應符合國家標準中對該體積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注2:“水分測定”用烘乾法,取供試品2~5g,平鋪於乾燥至恆重的扁形稱瓶中,厚度不超過5mm,疏鬆供試品不超過10mm,精密稱取,打開瓶蓋在100~105℃乾燥5小時,將瓶蓋蓋好,移置乾燥器中,冷卻30分鐘,精密稱定重量,再在上述溫度乾燥1小時,冷卻,稱重,至連續兩次稱重的差異不超過5mg為止。根據減失的重量,計算供試品中含水量(%)。

藥物說明

藥理作用

該品為碸類抑菌劑,在體內緩慢地分解成氨苯碸或單乙醯氨苯碸而起抗麻風桿菌作用。該品具長效作用,注射一次可維持60~75天。

藥代動力學

該品肌注後吸收緩慢,血藥濃度低,但能較長時間維持相對恆定的血藥濃度,注射一次可維持60~75日。

適應症

用於麻風病的預防以及不能口服碸類藥物者。

用法用量

肌內注射一次0.225g,隔60~75日注射1次,療程長達數年。

不良反應

1、注射局部有疼痛感,時久還可發生局部硬塊。
2、偶見過敏反應、皮疹、皮膚瘙癢、剝脫性皮炎;背、腿痛,胃痛,食慾減退;皮膚蒼白、發熱、溶血性貧血;異常乏力或軟弱、變性血紅蛋白血症;精神紊亂、周圍神經炎、咽痛、粒細胞減少或缺乏、碸類綜合徵或肝臟損害等。
3、下列症狀如持續存在需引起注意:眩暈、頭痛、噁心、嘔吐。

禁忌症

對該品及磺胺類藥物過敏者、嚴重肝功能損害和精神障礙者禁用。

臨床研究

【功效主治】 用於麻風病的預防以及不能口服碸類藥物者。【化學成分】 該品主要成分為醋氨苯碸,其化學名為4,4'—磺醯基雙(乙醯苯胺)。其分子式:C16H16N2O4S,分子量:332.38。
【藥理作用】 該品為碸類抑菌劑,在體內緩慢地分解成氨苯碸或單乙醯氨苯碸而起抗麻風桿菌作用。
【藥物相互作用】 1.與丙磺舒合用可減少腎小管分泌碸類,使碸類藥物血濃度高而持久,易發生毒性反應。因此在套用丙磺舒的同時或以後需調整碸類的劑量。
⒉利福平可刺激肝微粒體酶的活性,使該品血藥濃度降低1/7~1/10,故服用利福平的同時或以後套用該品時需調整後者的劑量。
⒊該品不宜與骨髓抑制藥物合用,因可加重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的程度,必須合用時應密切觀察對骨髓的毒性。
⒋該品與其他溶血藥物合用時可加劇溶血反應。
⒌與甲氧苄啶合用時,兩者的血藥濃度均可增高,其機制可能為:⑴抑制該品在肝臟的代謝。⑵兩者競爭在腎臟中的排泄,該品血藥濃度增高可加重其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 1.注射局部有疼痛感,時久還可發生局部硬塊。
⒉偶見過敏反應、皮疹、皮膚瘙癢、剝脫性皮炎;背、腿痛,胃痛,食慾減退;皮膚蒼白、發熱、溶血性貧血;異常乏力或軟弱、變性血紅蛋白血症;精神紊亂、周圍神經炎、咽痛、粒細胞減少或缺乏、碸類綜合徵或肝臟損害等。
⒊下列症狀如持續存在需引起注意:眩暈、頭痛、噁心、嘔吐。
【禁忌症】 對該品及磺胺類藥物過敏者、嚴重肝功能損害和精神障礙者禁用。

注意事項

下列情況應慎用該品:嚴重貧血、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變性血紅蛋白還原酶缺乏症、肝、腎功能減退、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及有精神病史者。2.交叉過敏:碸類藥物之間存在交叉過敏現象。此外,對磺胺類、呋塞米類、噻嗪類、磺醯脲類以及碳酸酐酶抑制藥過敏的患者亦可能對該品發生過敏。3.為了防止長期單用該品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可在用藥期間加服氨苯碸0.1~0.15g,每周2次。4.初次注射該品局部有較強的疼痛感,連續套用可望減輕。肌內注射後應予熱敷,促使藥物吸收。5.用前振搖均勻,用粗針頭吸出,注入臀肌。
1、常見的反應有噁心、嘔吐等,偶見頭痛、頭暈、心動過速等。初次注射有較強的疼痛感,連續套用可望減輕。
2、血液系統反應有白細胞減少、粒細胞缺乏、貧血等。對於貧血,輕症可服用鐵劑。嚴重反應應及時停藥。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者,用該品可致正鐵血紅蛋白血症,嚴重者可致溶血性貧血。
3、碸類化合物治療麻風偶可引起“麻風反應”,常於用藥後1~4周發生,特徵是發熱、不適、剝脫性皮炎、肝壞死並發黃疸、淋巴結腫大、貧血、正鐵血紅蛋白血症等,停藥並給予皮質激素治療可望好轉。
4、中毒性精神病、周圍神經炎等也偶發生。
5、肝、腎功能不全,貧血,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及有精神病史者慎用。
6、該品與磺胺類藥物可有部分交叉過敏反應發生。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前應由醫師充分權衡利弊後決定是否採用,如確有套用指征者應在嚴密觀察下套用。
兒童用藥
兒童用量酌減,一般對兒童的生長發育無明顯影響。老年患者用藥
老年患者肝腎功能有所減退,用藥量應酌減。

藥物相互作用

1、與丙磺舒合用可減少腎小管分泌碸類,使碸類藥物血濃度高而持久,易發生毒性反應。因
此在套用丙磺舒的同時或以後需調整碸類的劑量。
醋氨苯碸致白細胞減少醋氨苯碸致白細胞減少
2、利福平可刺激肝微粒體酶的活性,使該品血藥濃度降低1/7~1/10,故服用利福平的同時或以後套用該品時需調整後者的劑量。
3、該品不宜與骨髓抑制藥物合用,因可加重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的程度,必須合用時應密切觀察對骨髓的毒性。
4、該品與其他溶血藥物合用時可加劇溶血反應。
5、與甲氧苄啶合用時,兩者的血藥濃度均可增高,其機制可能為:⑴抑制該品在肝臟的代謝。⑵兩者競爭在腎臟中的排泄,該品血藥濃度增高可加重其不良反應。

臨床治療

5%濃度治療痤瘡

研究表明:5%醋氨苯碸凝膠治療尋常痤瘡有效
紐約(路透社健康版)3月14日報導:美國皮膚科醫學會雜誌網路版報導,兩項隨機研究證明5%醋氨苯碸凝膠治療尋常痤瘡是有效和安全的。
痤瘡痤瘡
作者報導,臨床上批准了一種新型的醋氨苯碸含水凝膠,局部使用該凝膠,有效劑量下只有很少部分可以被系統吸收。
在兩項同等計畫設計的12周、3010名患痤瘡12年或時間更長的試驗中,患者被隨機、雙盲,一天兩次給予5%的醋氨苯碸凝膠或者其他可控制的凝膠。“按照研究者的全球痤瘡評估標準,用醋氨苯碸凝膠治療的患者達到了較好的治療效果,有顯著性差異(p<0.001),在12周后炎性範圍縮小的平均百分比,非炎性和主要的損害範圍,也有顯著性差異(p<0.001)。”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州Highpoint的皮膚病諮詢服務公司的主要研究者Draelos博士和其合作者報導。
有許多用醋氨苯碸凝膠治療的患者在治療後痤瘡消失或已經縮小到很小,作者報導。
用醋氨苯碸凝膠治療炎性痤瘡是非常有效的,他們指出,治療2周后炎性損害就有明顯下降。
在臨床上,實驗室檢測指標都沒有顯著改變,包括血色素,“甚至葡萄糖-6-磷酸酯脫氫酶缺失患者也沒有明顯改變。”著者報導。
“多年以來局部用醋氨苯碸是首選用於治療痤瘡的抗生素。”Draelos博士在路透社健康雜誌上報導。
Draelos博士認為,“如果想避免由於口服抗生素引起的副作用和其他問題,局部用醋氨苯碸是一種很有效的替代品”。

治療帶狀皰疹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共收治60例,其中治療組32例,對照組28例,病期2~10天,年齡8~70歲,平均年齡治療組29.3歲,對照組27.8歲。皮損發生部位:頭面頸6例,軀幹50例,四肢4例。
孢疹孢疹
治療用藥及方法治療組口服醋醋氨苯碸,8~14歲每次25mg,超過15歲者每次50mg,均每日2次(早、晚)飯後服,不加任何藥物;對照組口服病毒靈每次200mg,維生素B1每次30mg,加肌注維生素B12每日500μg和外塗爐甘石洗劑。
療效判定標準及結果
疼痛消失、皰疹乾涸結痂和紅暈消失為痊癒。治療組2~3天疼痛減輕,開始見效,4~8天痊癒,8天內治癒32例,治癒率百分之百,痊癒時間平均6.1天;對照組4~7天疼痛減輕,8~16天痊癒,8天內治癒4例,治癒率14.3%。痊癒時間平均10.3天。治療組病期與療程關係:病期長者10天,痊癒為8天;病期短者2天,痊癒為4天。
根據我們試治觀察,初步得出如下體會。
根據療效判斷治療期8天內,治療組32例全部治癒,治癒率百分之百;對照組治癒4例,治癒率14.3%。治療組2~3天見效,痊癒平均6.1天,對照組4~7天見效,痊癒平均10.3天。兩組平均年齡差異無顯著性。由此可見,見效時間和痊癒時間治療組較對照組快,全病程也明顯縮短。經統計學處理,P<0.01,兩組差異有非常顯著意義。
治療組病期與療程關係從療效判斷來看,病期短者痊癒時間明顯少於病期長者。故該病應爭取儘早診斷,儘早治療,以減輕患者的痛苦。
毒副作用根據我們對病人的治療觀察均未發現不良反應,可能與劑量小,療程短有關。
用醋醋氨苯碸治療帶狀皰疹,我們試治例數雖然較少,但初步看出它的療效是令人滿意的,且毒副作用小而廉價,病人用藥方便容易接受。至於它對帶狀皰疹病毒作用的作用機制,尚不清楚,有待進一步探索。

致麻風反映

病例介紹
例1,男,26歲,因“發熱13天,皮疹10天”於2004年7月12日入院。因患痤瘡、毛囊炎於1月前開始以醋氨苯碸治療,每日口服200mg,17天前因發熱停藥。相繼出現皮疹伴瘙癢,鞏膜黃染。因肝功酶譜異常,以“急性黃疸性肝炎”收入傳染病院,經治療無好轉,出現皮疹增多,高熱伴淋巴結腫大轉至我院。體檢:體溫39.9℃,血壓120/80mmHg,神志清楚,鞏膜輕度黃染,全身皮膚可見瀰漫性潮紅、腫脹、上附細小糠皮狀鱗屑,雙頜下、左腋窩,右腹股溝可觸及0.8~1.5cm大小淋巴結,質軟,有壓痛。心率156次/min、律齊。肝脾肋下未觸及。實驗室檢查:血WBC19.9×109/L,尿蛋白微量,尿膽原(3+),肝功能:ALT130u/L(正常0~40),LDH672u/L(正常111~240),AST68u/L(正常0~30),TBIL58.6μmol/L(0~20),DBIL32.1μmol/L(0~10),IBIL26.5μmol/L(0~10),ALP347u/L(45~132),腎功能正常。ENA(-),抗dsDNA抗體(-)。X線胸片正常。診斷:醋氨苯碸致“麻風反應”。
麻風桿菌麻風桿菌
例2,男,18歲,因“發熱12天,周身起皮疹6天”於2004年11月20日入院。患者40天前因患痤瘡口服醋氨苯碸治療,每日口服200mg,連服20天,停藥1周后出現發熱、周身不適、納差,肝功酶譜異常,收入傳染病院,經治療無好轉,6天前出現周身皮疹、高熱轉至我院。體檢:體溫38.3℃,耳後、頸前可觸及黃豆大淋巴結,質韌,活動度良,無觸痛。肝脾肋下未觸及。顏面、軀幹、四肢可見密集、對稱分布粟粒大斑疹、斑丘疹。實驗室檢查:血WBC6.3×109/L,分類:中性粒細胞0.37,淋巴細胞0.36,異型淋巴細胞0.04,嗜酸粒細胞0.20。尿蛋白微量。肝功能:ALT172u/L,LDH530u/L,AST62u/L,TBIL40.2μmol/L,DBIL22.8μmol/L,IBIL17.4μmol/L,ALP190u/L,腎功能正常。余無異常。診斷:醋氨苯碸致“麻風反應”。
治療經過:給予甲基強的松龍、甘利欣靜脈滴注,氯雷他啶口服及配合抗生素、對症治療,患者很快熱退,1周后體溫恢復正常,皮疹、淋巴結腫大漸消退,各項化驗指標恢復正常,12~14天出院,後隨訪已痊癒。
碸類化合物治療偶可引起“麻風反應”,常於用藥後1~4周發生,特徵是發熱、不適、剝脫性皮炎、肝壞死並發黃疸、淋巴結腫大、貧血、正鐵血紅蛋白血症等[1]。上述2例患者情況完全符合。並且曾誤診為肝炎收入傳染病院。
患者,女,21歲。36d前自服醋氨苯碸200片(100mg/片)後,出現口唇、四肢發紺、背腿疼痛,被家人發現後,自行在家中給予氧氟沙星0.4g、甲硝唑1g、維生素C3g及葡萄糖水Qdivgtt,症狀無明顯好轉。中毒第4天,患者出現昏迷、發熱、腹瀉、嘔吐咖啡樣胃內容物數次。其間,患者家屬繼續給予上述治療。中毒1周后患者出現尿瀦留,其家屬又給予保留導尿,並繼續給予糖水、糖鹽水、VC、氯化鉀靜脈輸注,症狀無緩解。中毒後26d,患者昏迷逐漸變淺,出現躁動、幻視、幻聽、全身酸痛不止和視力減退。於中毒後36d入院。查體:T36.7oC,P60次/min,R18次/min,BP96/76mnHg。發育正常,消瘦,表情淡漠,反映遲鈍,時而自言自語,皮膚黏膜無黃疸及發紺,雙瞳孔直徑0.3mm,對光反射遲鈍,雙眼視力明顯減退,雙手眼前模糊可見。眼底檢查:雙側視乳頭萎縮。核磁共振檢查:雙側視神經萎縮。肝功能檢查:ALT147U/L,AST124U/L,余正常。
急性醋氨苯碸屮毒並中毒性肝損害、中毒性腦病、中毒性視神經萎縮,入院後予地塞米松10mg、能量合劑、還原型谷胱甘肽1.2g、丹參30mL、維生素B6200mgQdivgtt,VB100mgimBid,VB120.5mgimBid,患者神志逐新清楚,精神正常,幻覺消失,雙眼視力均恢復至0.7,住院5d好轉自動出院。
專家診斷
醋氨苯碸(對氨基雙苯碸)為抗麻風病藥,大劑量時顯示殺菌作用。醋氨苯碸口服後吸收迅速而完全,在肝臟中經N-乙醯轉移酶代謝。患者可分為醋氨苯碸慢乙醯化型和快乙醯化型,前者服藥後較易產生不良反應,尤其是血液系統的不良反應。約70%~85%以原形和代謝產物由尿中逐漸排泄。游離藥物從膽道排出後重新進入腸肝循環,因此,停藥後醋氨苯碸在血漿中仍可持續存在數周。醋氨苯碸中毒不良反應有:背腿痛、胃痛、食慾減退;皮膚蒼白、發熱、溶血性貧血;皮疹;異常乏力或軟弱;變性血紅蛋白血症。
發生率極低的不良反應有:皮膚瘙癢、剝脫性皮炎、精神紊亂、周圍神經炎、咽痛、發熱、粒細胞減低或缺乏、碸類綜合徵及肝損害等。經查閱相關文獻,作者尚未發現有引起視神經萎縮、視力減退的報導。醋氨苯碸中毒後應及時洗胃,活性炭30g胃內灌注並導泄。對正常及變性血紅蛋白還原酶缺乏的患者用亞甲藍1~2g/kg緩慢靜注,必要時重複注射。出現神經炎時應予糖皮質激素治療。本例患者在服用大量醋氨苯碸後,其家人未能及時將患者送入醫院救治,致使患者發生嚴重中毒及多種併發症。雖經本院積極治療,最終雙側視神經萎縮及視力仍未能完全恢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