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桃源·冬衣初染遠山青

《醉桃源·冬衣初染遠山青》是宋代詞人周邦彥所創作的一首詞。該詞上片刻畫人物,前兩句描繪服飾,三、四句表現情態,展示出一位初著冬裝、珠淚漣漣的女子形象;下片著重刻畫主人公的心理活動。全詞死典活用,取譬巧妙,曲折深婉,使全篇生色不少。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醉桃源·冬衣初染遠山青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周邦彥
  • 作品出處:《片玉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字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醉桃源
冬衣初染遠山青,雙絲雲雁綾。夜寒袖濕欲成冰,都緣珠淚零。
情黯黯,悶騰騰,身如秋後蠅。若教隨馬逐郎行,不辭多少程。

注釋譯文

字詞注釋

①醉桃源:詞牌名,又名《碧桃春》《阮郎歸》《宴桃源》《濯纓曲》。雙調四十七字,上片四句四平韻,下片五句四平韻。
②遠山青:遠處山峰的青色。
③雙絲: 言此衣質地精緻。雲雁:指衣上花紋。雲雁綾:帶雲雁花紋的綾。
④黯黯:沮喪憂愁貌。
⑤騰騰:慵懶貌。

白話譯文

剛穿上身的冬衣如遠山般青綠。料子是雙絲織就的花綾,上面還有雲雁的圖案。在寒冷的夜裡,衣袖被打濕一片,都快結成冰了。唉,那是因為淚水不停地流下來啊!
我心情愁苦,悶悶不樂。身子也像秋後的蒼蠅那樣懶洋洋的,動都不想動。不過,若是讓我跟在那冤家的馬後去啊,任憑去多遠,我都不在乎!

創作背景

孫虹《周邦彥寄內系列詞編年考證》認為此詞寫於周邦彥荊州、長安遊學期間。“從自己和妻子兩個不同的視角寫成了春冬(但時間並不一定都在一年)兩個季節的寄內詞八首”。初步斷定其寫於熙寧四年(1071年)至熙寧七年(1074年)之間。而詞中“情黯黯,悶騰騰“既是閨中妻子闊別夫君,不勝思念的常態,也是確有其事的病態描寫”,因此可以確定其寫於熙寧七年(1074年)。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小令,把一個婦女相思情深的衷懷,曲曲如繪地寫了出來。
“冬衣初染”,表明這衣服是新的。“遠山青”是說衣服的顏色如遠山的青色。舊說“趙合德為薄眉,號遠山黛,乃晴明遠山之色也”。又可見這“遠山青”色是很美的。首句正是寫衣服的新和美。
次句著重寫衣上的花紋,透出了這位婦女的心事。
接著“夜寒袖濕欲成冰,都緣珠淚零”兩句,寫伊人在寒冷的深夜裡,袖子濕了一大片,都要結成冰了,原來是因為淚水不停地流下來。從這兩句的語氣看,她是直到最後才感覺到“袖濕欲成冰”的。也就是眼淚不停地流,而自己似乎還沒有覺得。
“情黯黯,悶騰騰”,過片緊承上片寫人的哀傷、悽苦。下面,奇句突現,說這位心情愁苦悶悶不樂的人此時是“身如秋後蠅”!這個比喻,十分奇特,特具精彩,還得和下兩句聯起來看:“若教隨馬逐郎行,不辭多少程。”兩句活用“蠅附驥尾,以致千里”的典故。“蠅”及其可愛:方才的“情黯黯,悶騰騰”,一掃而去,條件只有一個:“隨馬逐郎行”!在古典詩詞里寫婦女相思念遠的,多不可計,那一籮籮的纏綿話和這個精妙比喻比起來,反而覺得絮絮叨叨了。“身如秋後蠅” ,妙在語似平鋪,而含意深婉。這句五個字,綰上啟下:是“情黯黯,悶騰騰"的形象描繪,給人以“靜”感;又像一把鑰匙啟開了下面的藝術之門,這時的“蠅”如附奔馬,完全給人以“動”感了。
全篇之“朴”,也更襯托出這一句的“神”。朴與靈的巧妙結合,就是這首題材平常的小詞給人以不平常之感的藝術奧妙之所在。

名家點評

明末清初文學家徐士俊:“身如”三句,蠅附驥尾,極陳之語,用得極新。(《古今詞統》卷六)
近代詞人楊鐵夫:起“冬衣”二字為二句之總目。(“遠山青”)衣之色。(“雙絲雲雁綾”)衣之花紋。(“夜寒”句)”袖”字承上,先說“成冰”。(“都緣”句)後說“淚霧”。是倒裝。(“情黯黯”二句)“情黯黯”句是眼目。夢(楊本作“夢騰騰”)者。思郎之夢。騰騰,瞢騰也。(“身如”句)言身已枯槁如秋後之蠅。(“若教”句)隨馬言蠅粘馬尾面行,從“附驥尾而致千里”語脫胎。(“不辭”句)雖遠不辭。(《周邦彥詞全集 匯校匯注匯評》)
現代古典文學研究家俞平伯《清真詞釋》:“冬衣”兩句,花紋顏色並妙。

作者簡介

周邦彥(1056—1121年),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官曆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宋神宗時,寫《汴都賦》讚揚新法。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最高音樂機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後來格律派詞人所宗。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