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樂天赴江州路上見寄三首

《酬樂天赴江州路上見寄三首》是唐朝詩人元稹創作的一組五言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酬樂天赴江州路上見寄三首 
  • 創作年代:唐朝
  • 作品體裁:五言詩
  • 作者:元稹
詩詞正文,作者簡介,

詩詞正文

昔在京城心,今在吳楚末。千山道路險,萬里音塵闊。
天上參與商,地上胡與越。終天升沉異,滿地網羅設。
心有無眹環,腸有無繩結。有結解不開,有環尋不歇。
山嶽移可盡,江海塞可絕。離恨若空虛,窮年思不徹。
生莫強相同,相同會相別。
襄陽大堤繞,我向堤前住。燭隨花艷來,騎送朝雲去。
萬竿高廟竹,三月徐亭樹。我昔憶君時,君今懷我處。
有身有離別,無地無岐路。風塵同古今,人世勞新故。
人亦有相愛,我爾殊眾人。朝朝寧不食,日日願見君。
一日不得見,愁腸坐氛氳。如何遠相失,各作萬里雲。
雲高風苦多,會合難遽因。天上猶有礙,何況地上身。

作者簡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漢族,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生平
   元稹8 歲喪父,15歲以明兩經擢第。21歲初仕河中府,25歲登書判出類拔萃,授秘書省校書郎。28歲列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遺。母鄭賢而文,親授書傳。舉明經書判入等,補校書郎。元和初,應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為監察御史。因觸犯宦官權貴,次年貶江陵府士曹參軍。後歷通州(今四川達州市)司馬、虢州長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員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誥。長慶元年(821)遷中書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為同州刺史、浙東觀察使。大和三年(829)為尚書左丞,五年,逝於武昌軍節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贈尚書右僕射。稹自少與白居易倡和,當時言者稱“元白”,號為“元和體”。其詩辭淺意哀,仿佛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元稹的創作,以詩成就最大。其樂府詩創作,多受張籍王建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於李紳。與白居易齊名,並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倡導者。作有傳奇《鶯鶯傳》,又名《會真記》,為後來《西廂記》故事所由。有《元氏長慶集》60卷,補遺6卷,存詩八百三十多餘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 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