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別薛三蔡大留簡韓十四主簿》是唐代詩人高適創作的一首詩。此詩雖為朋友酬別之作,其實大半篇幅在說自己不得志,即使讚美薛、蔡、韓三人的詩句,也是為自身仕途困頓作反襯。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酬別薛三蔡大留簡韓十四主簿
迢遞辭京華,辛勤異鄉縣。
登高俯滄海,回首淚如霰。
同人久離別,失路還相見。
薛侯懷直道,德業應時選。
蔡子負清才,當年擢賓薦。
韓公有奇節,詞賦凌群彥。
讀書嵩岑間,作吏滄海甸。
伊余寡棲托,感激多慍見。
縱誕非爾情,飄淪任疵賤。
忽枉瓊瑤作,乃深平生眷。
始謂吾道存,終嗟客游倦。
歸心無晝夜,別事除言宴。
復值涼風時,蒼茫夏雲變。
注釋譯文
①薛三:即薛據,河中寶鼎人。薛氏為河東望族,薛據在兄弟中排行第三,歷任涉縣令、司議郎、水部郎中,晚年於終南山下置別業終老。高適有《淇上酬薛三據兼寄郭少府微》詩,可參看。蔡大:名未詳。高適有《送蔡少府赴登州推事》詩,蔡少府與蔡大或為同一人。韓十四:名未詳。杜甫有《送韓十四江東省覲》詩,獨孤及有《喜辱韓十四郎中書兼封近詩示代書題贈》詩,岑仲勉在《唐人行第錄》中推斷為韓滉,崔國輔亦有《送韓十四被魯王推遞往濟南府》詩。主簿:官名。漢代中央及郡縣官署多設此職,其職責為主管文書,辦理事務。魏晉時漸為將帥重臣的主要僚屬,參與機要,總領府事。隋、唐以後中央部分官署及州縣雖仍置主簿,但職權漸輕。
②辭京華:指詩人二十歲時四游長安,失意東歸之事,異鄉縣:指詩人長期客居梁宋。
③霰:介於雨和雪之間的小冰粒。
④失路:不得志。
⑤直道:猶正道。指確當的道理、準則。時選:當時的選拔。據《唐才子傳》卷二:“薛據開元十九年王維榜進士。天寶六載又中風雅古調科。”
⑥當年:壯年。指身強力壯的時期。《墨子·非樂上》:“將必使當年,因其耳目之聰明,股肱之畢強,聲之和調,眉之轉朴。”孫詒讓《墨子間詁》:“王云:‘當年,壯年也。當有盛壯之義。”賓薦:舉薦。引申為科舉。
⑦棲托:寄託,安身。慍見:見到讓人憤憤不平的事。《論語·衛靈公》:“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⑧縱誕:恣肆放誕。飄淪:飄泊淪落。疵賤:卑賤。
⑨瓊瑤:美玉。比喻美好的詩文。
⑩言宴:言談說笑,談笑歡樂。語出《詩經·衛風·氓》:“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創作背景
詩曰:“迢遞辭京華,辛勤異鄉縣。登高俯滄海,回首淚如霰。”蓋為高適曾登碣石之地,追憶昔游京華,懷念薛據等人。“同人久離別,失路還相見”,則是詩人自薊北歸來,途經涉縣時與薛據等人重逢。劉長卿《送薛據宰涉縣》詩曰:“縣前漳水綠郭外晉山翠。”所言地理與此詩相合,可知在涉縣。此詩作於開元二十二年(734)夏秋之交,可與《淇上酬薛三據兼寄郭少府微》詩相互參看。
作品鑑賞
此詩前六句回顧昔年京華之別,今又相逢,悲喜交集。“薛侯”以下八句分言薛三、蔡大、韓十四三人德行、才學仕途得意。“伊余”以下六句寫自身不得意境況,與前三人形成對比,而此時得到三人贈詩,深感慰藉。“始謂”以下六句,繼續言志,因不得意而欲歸,卻正值風雲變幻,不免生悲。此詩雖為朋友酬別之作,其實大半篇幅在說自己不得志,即使讚美薛、蔡、韓三人的八句,也是為自身仕途困頓作反襯。高適送別之作多類此。
作者簡介
高適(約702—765),唐代詩人。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縣)人,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早年仕途失意。後來客遊河西,先為哥舒翰書記,後歷任任淮南、四川節度使,終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其詩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筆力雄健,氣勢奔放。邊塞詩與岑參齊名,並稱“高岑”,風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