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炙即用藥酒和具有一定療效的中藥有效結合,直接敷於穴位或病灶部位,達到治病和防未病的效果。
中文名稱 | 酒炙 |
英文名稱 | stir-frying with wine |
定 義 | 將淨藥材或切製品,加酒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規定程度時,取出放涼的酒制方法。 |
套用學科 | 中醫藥學(一級學科),中藥學(二級學科),炮製(三級學科)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酒炙
- 又名:酒藥炙法
我國歷代醫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認識到酒既是興奮劑,又是較高級的藥物。它是用穀物和曲所釀成的流質,其氣悍,質清,味苦甘辛,性熱。具有散塞滯、開方瘀結、消飲食、通經絡、行血脈、溫脾胃、養肌膚的功用。可以直接當“藥”,治療關節酸痛、腿腳軟弱、行動不利、肢寒體冷、肚腹冷痛等症。亦可在治病開處方中,把某些藥物用“酒漬”,或“以酒為使”,來引導諸藥迅速奏效。這就使酒與藥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完整的藥酒方。
現代醫學已經證明,用酒浸藥,不僅能將藥物的有效成分溶解出來,使人易於吸收,由於酒性善行,能宣通血脈,還能藉以引導藥物的效能到達需要治療的部位。眾所周知,酒是揮發性液體,只要暴露在空氣中隨即會揮發,失去原來的藥性,那么,如果把它作用於人體機體的話,是不是可以最大限度的被人體吸收,隨著酒性在機體揮發,不止原來酒炙的部位有療效,酒性所到之處,都會被影響到,固酒炙之所以比藥炙、泥炙、艾炙的療效更好,就是取其善行的特點。
還有一點, 酒炙的藥物容易保存因為酒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殺菌防腐作用,用酒浸過的中藥只要配製適當,遮光密封保存,便可經久存放,不致於發生腐敗變質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