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幌

酒幌

酒幌,亦稱酒旗、酒望、酒帘、青旗、錦旆等。作為一種最古老的廣告形式,酒幌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韓非子》記載:“宋人有沽酒者……懸幟甚高。”“幟”就是酒幌,後世人稱:“酒市有旗,始見於些。”由此可見,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人民就知道利用酒幌這一特殊的廣告形式來傳播商品信息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酒幌
  • 亦稱:酒幌子,酒旗、酒望、酒帘等
  • 作為:一種最古老的廣告形式
  • 作用:相當於現在的招牌、燈箱等
酒幌的作用,酒幌的其他用途,

酒幌的作用

酒幌在古時的作用,一般來說,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招牌、燈箱或霓虹燈之類。在酒幌上署上店家字號,或懸於店鋪之上,或掛在屋頂房前,或乾脆另立一根望桿,扯上酒幌,讓其隨風飄展,以達到招徠顧客的目的。有的店家還在酒幌上注有經營方式或售賣數量等內容,以便讓客人一目了然。如:《歧路燈》上開封祥符三月三吹台會上的那面“飛在半天裡”的“酒帘兒”寫著“現沽不賒”;《水滸傳》里武松打虎前所進店家的招旗寫著“三碗不過岡”;而孟州蔣鬥神“河陽風月”的招旗可謂是家喻戶曉,那兩把銷金旗上的“醉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即使與現代廣告語相比,也毫不遜色。

酒幌的其他用途

除經之外,酒幌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酒幌的升降是店家有酒或無酒、營業或不營業的標誌。早晨起來,開始營業,有酒可賣,便高懸酒幌;若無酒可售,就收下酒幌。《東京夢華錄》里說:“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這“望子”就是酒幌。
隨著社會的發展,酒幌如今已被高科技廣告設施所取代。偶有仿古酒幌有林立的高樓間懸著,但仍透著一種韻味,不過“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景致現代人已越來越難領略到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