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姓

酒姓

酒姓,出自西周時期廷官酒正,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史籍《萬姓通譜》記載:“周官有酒正,因官命氏。”酒正,西周武王所設,隸屬於天官,掌管有關釀酒之事,為諸酒官之長,別稱為大酋。在典籍《周禮·天官》中記載:“酒正掌酒之正令,以式法授酒材。”式法,就是釀造製作酒的技術與方法,著名東漢時期的經學家鄭玄注釋:“作酒既有米曲之數,又有功沽之巧。”酒正在晉朝時期稱作酒丞;在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則稱為酒吏;南梁稱之為酒庫丞;到了隋、唐時期,丞廷專設良醞署,並設定了酒令、酒丞各一名;在宋朝時期則稱為酒務;金國時期稱為酒坊使,到明朝時期則設定了酒醋面大使,皆為掌管制作、受用、商販酒之官職。

在酒正之類官的後裔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酒姓
  • 出自:西周時期廷官酒正
  • 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 相關史籍:《萬姓通譜》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第六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酒好德,酒尚選,酒德和,酒姓研究,相關知識,

基本介紹

酒[酒、酋,讀音作jiǔ(ㄐㄧㄡˇ),古音讀作qiú(ㄑㄧㄡˊ),亦可讀作lǐ(ㄌㄧˇ)]
酒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和職業為姓氏者,稱酒氏、酋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其姓氏讀音古作qiú(ㄑㄧㄡˊ),今讀音作jiǔ(ㄐㄧㄡˇ)亦可。

第二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公族後裔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據史籍《路史》記載:“楚公族有酒氏。”少典氏第二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九代季連,羋姓,季連氏。其裔至少典氏第六十七代、黃帝軒轅氏第五十六代楚頃王襄,名熊橫,遷都於陳。其後有酒氏。
楚頃王襄的後裔子孫中有分封在酒邑者,故址在今江蘇省的楊州市西門一帶地區,遂以邑為姓氏,稱酒氏,,其正確的姓氏讀音作lǐ(ㄌㄧˇ)。

第三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學官博士祭酒,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漢朝時期,朝廷設定博士祭酒官位,總管朝廷教育機構國子學或大學。西晉時期改為國子祭酒,隋朝時期改為國子監祭酒,為國子監的總管。到清朝末期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廢除國子監,改設學部,將國子祭酒改稱為學部尚書。祭酒,就相當於教育部部長,負責為當朝統治者培養國家良才,首輔帝王國君的子孫。
在祭酒的後裔中,有以祖上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酒氏,世代相傳至今,姓氏讀音作jiǔ(ㄐㄧㄡˇ)。

第四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戰國時期晉國君主晉靜公姬俱酒,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戰國時期的周安王姬驕二十五年(晉孝公姬傾十六年,公元前377年),晉國君主晉孝公逝世,其子姬俱酒即位,是為晉靜公,實際上是一個沒有任何實權的君主,僅徒俱虛名而已,因為晉國早在周威烈王姬午二十三年(晉烈公姬止十七年,魏文侯魏斯四十四年,趙烈侯趙籍元年,韓景侯韓虔七年,公元前403年)就已經正式被趙、魏、韓三家貴族勢力瓜分了。晉靜公在位時間為公元前377~前352年,為晉國最後一名“君主”,在周昱王(周顯王)姬扁(周安王姬驕)十七年(晉靜公二十六年,韓昭侯韓武十一年,公元前352年),韓昭侯教唆晉靜公的妃子韓妃殺了晉靜公,史稱其為“君悼公”,晉國歷史就此正式結束。
在晉靜公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即稱酒氏,世代相傳至今,其姓氏讀音古作qiú(ㄑㄧㄡˊ),今讀音作jiǔ(ㄐㄧㄡˇ)亦可。酒氏族人大多尊奉晉靜公姬俱酒為得姓始祖。

第五個淵源

源於匈奴族,出自漢朝時期甘肅酒泉郡,屬於以居邑名稱漢化為氏。傳說,在漢朝時期,棲息於西北的匈奴民族曾在今甘肅地區酒泉郡鑿井,開掘的井水味道居然如酒一樣,於是當地人就以酒為姓氏,稱酒氏,後逐漸漢化,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第六個淵源

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阿爾吉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八旗通志·烈女傳》記載,滿族阿爾吉氏,漢姓為酒氏。今滿族中的阿爾吉氏,實際上源出唐朝時期西突厥後裔的一個分支烏揭人,歐洲史其稱為阿爾吉帕人(Argippaei)。唐朝高宗李治顯慶二年(公元657年),西突厥部落被唐朝大將軍蘇定方所滅,其部落可汗阿史那·賀魯被俘虜。之後,西突厥族人大多被分散內遷,後逐漸融合於漢族、蒙古族之中。當時還有西突厥的餘部分為西遷、北遷兩部分:西遷之民主要居於阿爾泰山西側,以遊牧為生,史稱烏揭人,後成為維吾爾民族的先民之一;而北遷之民即為金國時期的女真族阿爾吉部,滿語為Argi Hala,漢義“酒”,世居吉林長白山地區。
清朝中葉以後,滿族阿爾吉氏多冠漢姓為酒氏、吉氏等。

得姓始祖

姬俱酒。

遷徙分布

酒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九百四十四位,以洛陽、鹹陽、廣陵、江陵為郡望。
今河南省的濟源市、焦作市、新鄉市、洛陽市、濮陽市、衛輝縣、開封市、安陽市、鄭州市、周口市、太康縣、平頂山市、南陽市,湖北的襄陽市,河北省的滄州市、衡水市、阜城縣、冀州市、石家莊市、正定縣、保定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湖南省的益陽市,山西省的臨汾市、晉城市、陽城縣,遼寧省的瀋陽市,吉林省的長春市,浙江省的寧波市,陝西省的西安市、蒲城縣,雲南省的昆明市、宜良縣,內蒙古自治區的包頭市,青海省的西寧市,四川省什邡市(縣級市),山東省的濟南市、淄博市,福建省廈門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市等地區,均有酒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洛陽郡:以今河南洛陽城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歷史上被稱為“河南”,與“河東”、“河內”相對應,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動中心。自從有歷史記載以來,洛陽城一直是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西周時期,周成王時周公營雒邑,此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東都,直屬於周天子。東周時期,雒邑為首都,其餘大體和西周時期相同。戰國時期,雒邑改稱雒陽。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陽,轄今三門峽市(除靈寶外)、洛陽市(欒川西部除外)、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原陽縣。西漢時期,此地區東部為東都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屬弘農郡。從這一時期開始,“河南”正式成為行政區劃中的一個地理名詞,直到清朝。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裡,“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此時的河南郡,轄今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西部屬弘農郡的有天的三門峽市全部、宜陽縣、新安縣、洛寧縣、嵩縣、欒川縣已經現在南陽市和陝西省的部分地區。東漢時期,河洛地區的建制與西漢時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為河南尹,轄區不變。三國時期,屬曹魏。雒陽改稱洛陽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襲東漢。河南尹有所擴大,此時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縣。跟兩漢時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縣。西晉時期,大體仍然沿襲兩漢舊制。不同之處在於,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時東部析置滎陽郡,包含今天的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市、新密市、原陽縣。同時河南尹向西有所擴展,包含了新安縣和宜陽縣東部。此時,河南郡包含的地區有偃師、孟津、鞏義、登封、汝州、伊川、汝陽、禹州、嵩縣、新安。東晉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行政區劃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區仍為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沒有變化。北魏統一北方後,遷都洛陽,又改河南郡為河南尹。另置澠池郡,其他各郡無變化。但新設了很多縣。隋朝統一天下,復改河南尹為河南郡,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轄今偃師、孟津、鞏義、登封、伊川、嵩縣、宜陽、新安、澠池、陝縣等地。汝州、汝陽該屬襄城郡,郡治從襄城遷到汝州。唐朝區劃變化很大。河南郡改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陽為中心。轄區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擴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寧縣、濟源市、溫縣、孟州市。五代十國又是天下大亂,增設陝州、孟州(唐朝中後期設定),所以河南府的轄區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範圍。北宋時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陽為中心,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伊川、新安、宜陽、洛寧、嵩縣南宋時期金國河南府轄區有所縮小,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新安、宜陽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區元朝設河南江北行省,從此以後,“河南”所指代的範圍不再限於河洛地區。不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級行政區。此時的河南府路向西擴展,收納了靈寶、陝縣、洛寧。其他方向不變。明朝河南府進一步擴大,又增加了盧氏、欒川、嵩縣、伊川大部清朝從河南府析置陝州,包括今天的陝縣、靈寶、盧氏,以及欒川一部分地區。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置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十九縣。民國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遷於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並一度遷洛辦公。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陽解放,析洛陽縣城區置市。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1955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併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1956年,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瀍河區。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區。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洛陽所轄登封市劃歸鄭州市管轄。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改屬洛陽市。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洛陽郊區更名為洛龍區。洛陽附近的各縣中,跟洛陽歷史聯繫最密切的是偃師、孟津、鞏義、登封。其中偃師、孟津從周朝以來三千年如一日,從未改變。其次是鞏義,從周朝一直到新中國,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從三國時期到新中國,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縣(市)如新安、宜陽、伊川、澠池、汝州等則與洛陽時分時合,而欒川、盧氏、陝縣、禹州等隸屬洛陽的時間就更短了。另外,自從西晉置滎陽郡後,今天鄭州市大部地區就跟洛陽地區分道揚鑣。洛陽現轄偃師市、孟津、新安、洛寧、宜陽、伊川、嵩縣、欒川、汝陽等一市八縣和澗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龍區、吉利、高新七個城市區。
鹹陽郡:鹹陽是享譽海內外的歷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進行變法,在涇渭之交營建宮城,並遷都於此。因“地處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陽”,故名鹹陽。中經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五代,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帝國,直至西漢初年,這裡作為戰國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長達一個半世紀之久。將鹹陽解讀為中國第一帝國都是當之無愧的。嗣後,歷經西漢、新、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到隋、唐,鹹陽因毗鄰京城長安,而被當作京畿之地和塋藏之野。宋明以下,鹹陽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作為溝通中原和西部邊疆的交通孔道,其軍事戰略地位仍然相當顯著。如今,在西安-鹹陽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戰略框架下,一個具有重要經濟戰略地位的大都會城市帶正在崛起,鹹陽作為西安的後花園,它的建設和發展正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鹹陽境內的政區建置,始於夏代。商王朝時期,發展到邰、豳、程、犬等方國。周朝,以豐、鎬為中心,周圍分布有戈、秦等國。周顯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遷都鹹陽,在秦國全面建立了郡縣政區體制。秦統一後,設內史管理都城鹹陽,奄有整個關中地區。秦朝末期,被項羽分為雍、翟、塞三國,號“三秦”。市區以西屬雍,以東屬塞。西漢時期在關中設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郡,號“三輔”。市境屬扶風、馮翊兩郡,今長武一帶屬上郡。東漢時期遷右扶風郡治於槐里(今陝西興平)。三國曹魏時期屬扶風、新平(郡治漆縣,今陝西彬縣)和馮翊郡,西晉屬雍州扶風(郡治池陽,今陝西涇陽)、始平(郡治槐里)、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前秦在長陵設鹹陽郡。北朝時分屬雍州鹹陽、安定、北地三郡。唐屬京兆府、邠州。五代時期分屬京兆府、耀州、乾州,邠州。宋朝時期分屬京兆府、耀州、醴州、邠州。金國時期分屬京兆府路的京兆府、乾州、耀州和慶原府的邠州。元朝時期屬陝西行中書省奉遠路及其所屬的耀州、乾州,省直屬的邠州。明、清時期屬西安府、乾州,邠州。民國初屬陝西關中道,後分屬第十、二、七、九行政督查專區,北部屬陝甘寧邊區關中分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鹹陽分屬三原、縣、鹹陽分區,1950年合併為鹹陽分區,1953年癸巳撤銷鹹陽分區,1961年復置,1968年改為地區。1983年10月撤銷地區,設立鹹陽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廣陵郡:亦稱江都郡、江陽郡。原為戰國時楚國廣陵邑。秦朝時期置廣陵縣,在今江蘇揚州西北一帶。西漢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國置廣陵國,東漢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廣陵(今江蘇揚州),當時轄境包括今江蘇省揚州、儀征、高郵、寶應、金湖等地。唐朝時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蘇江都),其時轄地在今江蘇省、安徽省兩省交界的洪澤湖和六合縣以東、泗陽縣、寶應縣、灌南縣以南、串場河以西、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隋朝時期改為江陽,治所在今揚州。南唐時期又恢復為廣陵原名。北宋朝熙寧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併入江都。
江陵郡:原為春秋時期楚國的郢郡,漢朝時期置江陵縣,為南郡治所。南北朝時期齊國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及川東一帶地區。五代十國時期南唐政權(丁酉,公元937年)以金陵府為江寧府。北宋朝與清朝時期亦為江寧府。江寧又為縣名,或在城區,或在郊區,清朝時期與上元縣同為江蘇省城。民國時期廢府及上元縣,先以江寧縣為江蘇省省會,民國政府建都南京後,又移江寧縣於南京市郊區一帶。

堂號

洛陽堂:以望立堂。
鹹陽堂:以望立堂。
廣陵堂:以望立堂。
江陵堂:以望立堂。

歷史名人

酒好德

明朝人,見《康熙字典》。

酒尚選

(生卒年待考),河南長垣人。著名競走運動員。1998年12月在泰國舉行的第十三屆亞運會,酒尚選一舉奪得1000米競走亞洲冠軍,為祖國爭得無上榮譽。

酒德和

1927年5月生,河南濟源人。安徽省軍區原司令員。2006年11月22日10時在鎮江逝世,享年80歲。

酒姓研究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家譜資料研究中心專家說,"酒"姓有四種來源:其一,春秋時,楚公族有酒姓;其二,戰國時,晉靜公之孫名"俱酒",其後人以名為氏;其三,周官有酒正,因官為姓氏;其四,匈奴人,甘肅酒泉郡,因鑿井,井水的味道如酒,當地人就以酒為姓,旺族在江陵.(酒偉摘自"陽城人線上"網站)據酒偉不完全統計,已知酒姓居住地河南(濟源、新鄉、洛陽、濮陽、衛輝、開封、安陽、鄭州、周口、太康、平頂山、南陽市、林縣、內黃),河北(滄州、衡水、阜城、冀州、石家莊、正定,保定,張家口),北京,天津,上海,湖南(益陽),山西(臨汾、晉城、陽城),遼寧(瀋陽),吉林(長春),浙江(寧波),陝西(西安,蒲城)雲南(昆明、宜良、東川),內蒙古(包頭),青海(西寧),四川(什邡、彭縣),山東(濟南、淄博、新泰),新疆(伊犁),廣東(深圳)安徽(合肥、淮南),寧夏(石嘴山),福建(寧德),台灣(桃園)等22個省市。

相關知識

酒,讀作jiǔ,並不是lí,
(1)源於羋姓,楚公族有酒是。(《路史》)
(2)以官名為姓氏。“《周官》酒正,因官命氏。”(《姓氏考略》)酒正為《周禮·天官》屬官,掌管造酒。明有酒好德。本文引自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王萬邦《姓氏詞典》,《姓氏詞典》第178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