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陽三棒鼓又名花鼓子,廣泛流傳在武陵山區的說、唱、舞的一種民間藝術。是重慶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廣泛分布於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偏柏、五福、酉酬、大溪、麻旺等鄉鎮,在湖北來鳳、湖南龍山普及程度較高。
三棒鼓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深受廣大少數民族民眾喜愛。
三棒鼓,唐代稱三仗鼓,約於明代傳入武陵山,並逐漸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形式。 三棒鼓通常由三至五人組成,一人擊鼓唱詞,一人鑼鼓配樂,一人耍花棒。花棒三根,長一尺,舞者左右 各執一根,將另一根拋在空中,左右開弓,擊打空中花棒使之不落地。也有以刀代棒,以五刀代三棒的技藝。鋼刀在空中歡跳,銀光閃閃,左右穿梭。
打三棒鼓,通常有“鬧春耕”、“收割打場”、“慶豐收”、“拜年節”四套,分“鯉魚跳龍門”、“玉女穿梭”、“板岩漂灘”等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酉陽三棒鼓
- 外文名:Youyang three bar drum
- 起源:源於唐代
- 流行:偏柏、五福、酉酬、大溪、麻旺
民俗曲藝,起源,淵源,藝術價值,表演形式,代表曲目,藝術傳承,
民俗曲藝
起源
酉陽三棒鼓是源於唐代的三杖鼓,是廣泛流傳於武陵山區一帶,毗鄰渝鄂湘黔一帶的一種曲藝走唱形式。它的產生與長期流存,雖然漢族民間有“周天官一本堵九河”的傳說,實為歷代封建統治者的橫徵暴斂,不修堤防,致使當地十年九水,連年遭災。人民為了活口,紛紛以打三棒鼓、敲碟子、唱小曲等形式沿門乞討,奔走四方。經過長期的演唱實踐,使之逐漸形成這一形式獨特並具有濃厚地方風格的走唱形式。
淵源
三棒鼓,唐代就出現了,當時稱為三仗鼓。曾經廣為流行。三棒鼓,是以拋三根棒和敲鑼打鼓得名,是土家山寨到處可見的一項以打擊樂器、口頭文學、表演技藝合為一體的文體活動形式。
藝術價值
表演形式
三棒鼓通常由三至五人組成,師傅擊鼓唱詞,一人打鑼,一人耍花棒、花刀。由一人表演,將鼓架擺在前面鼓架上,將鑼掛在鼓架下面,用細繩繫著鑼棒套在腳板上,表演時,一邊唱詞、一邊打鼓、腳踩鑼,鑼鼓節拍是按拋花棒、花刀速度的需要而定。
代表曲目
三鼓棒的唱詞大都是根據古典詩文和歷史傳說、民間故事改編或 表演即興編唱。唱詞以四句為一節,要求前後押韻,每句的字數有定數,一般分別為“五言、五言、七言、五言”。特點是詞句短小,生動形象易記,聲調樸實,深受民眾喜愛。三鼓幫的聲腔風格樸實,委婉低沉。由於拋棒擊鼓有嚴格規律,歌唱時節奏平穩,唱腔變化不大。
三棒鼓擊鼓的技巧有單跨花、砍四門、絞花、織布、單鼓花、雙鼓花、麻雀鑽竹木,“白蛇吐飛劍,“烏龍攪水”,“金錢吊葫蘆”等。
拋刀者所用刀一般為專門打制的鐵刀,也有高手拋殺豬刀、菜刀或砍柴刀,一般為三把。連鉸棒為一根兩頭粗中間細的圓棒,表演者雙手各執一根細棍,前後上下撥弄,使連鉸棒往復旋轉。
三棒鼓的傳統曲目,《鬧五更》、《洛陽橋》、《開財門》、《十恨》、《十繡》等。還有一部分曲目是采自漢族民間的民歌小調,如《月望郎》、《孟姜女》、《嘆五更》等。
藝術傳承
土家族人逢年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等會及 藝人們結伴走村串寨拜年,表現對象不分貧富,戶戶必到。如遇貧寒之家,表演者將別家贈送的禮品相送,意在人人過節歡喜對方待續得粉碎十分。充分體現出土家人熱情好客,心地善良的民族性格。對加強民族間團結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