鄵姓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群體。一說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鄵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另一說源於狄族,出自春秋時期狄族分支鄋瞞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鄵
- 讀音:zào、sāo、cān
- 含義:中國古老姓氏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鄵[鄵,讀音作zào(ㄗㄠˋ),亦可讀作sāo(ㄙㄠ)、(ㄘㄢ),切不可讀作cào(ㄘㄠˋ)]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鄵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鄵是古代地名,為春秋時期鄭國邑地。據史籍《玉篇·邑部》記載:“鄵,鄭地。”史籍《春秋·襄公十七年》中亦有記載:“鄭伯髠頑卒於鄵。”史書中記載的鄭伯髠頑,即鄭僖公姬惲(公元前570~前566年在位),鄭成公姬睔之子。鄭僖公為太子時就十分傲慢,對晉、楚兩個大國均不以禮待。在他即位後,以子駟(姬騑)為宰相,又不以禮待之,使子駟十分惱火。周簡王姬夷七年(公元前566年),晉悼公姬周召會宋公、陳侯、衛侯、曹伯、莒子、邾婁子等諸侯盟於鄭國鄬邑(今河南魯山),當鄭僖公與陳侯一起從新鄭起程去赴會時,子駟便派刺客在鄵邑(今河南寶豐)殺了鄭僖公,陳國侯媯弱逃走,子駟遂自己去赴會,並對會場諸侯偽稱鄭僖公是暴病而卒。
僖公被刺身亡之後,子駟扶持鄭僖公之子姬嘉即位,是為鄭簡公,其後有鄭國人有以鄭僖公被弒之邑名為姓氏者,稱鄵氏,以悼鄭僖公,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
源於狄族,出自春秋時期狄族分支鄋瞞國,屬於以國名為氏。明朝學者陳士元所著《姓觿》中的記載:“鄵,姓考云:以國為氏。”《姓觿》中所指的“鄵”即“鄋”,或稱“酄”,因出春秋時期魯國史載中“鄵”、“鄋”、“酄”三字通用。鄵(鄋、酄),是春秋時期北方少數民族的一個小國,即史稱的鄋瞞國,屬於狄族的一支,國地在今山東省境內。鄋瞞國在周頃王姬壬臣四年(魯文公姬興十一年,公元前615年),被齊桓公姜小白之子齊昭公姜潘率軍所滅,其故地改稱鄵(鄋、酄)。據史籍《左傳·文公十一年》記載:“鄋瞞侵齊,遂伐我(魯國)。”近現代學者楊伯峻註:“陶正靖《春秋說》謂‘鄋瞞者,狄之種名,猶後世之部落云爾……鄋瞞國土,據《方輿紀要》謂在今山東省境。”據典籍《論語·孔子年譜》記載:魯定公姬宋十年(公元前500年),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後升大司寇,攝相事。夏天隨魯定公與齊景公姜杵臼相會於夾谷。孔子事先對齊國邀魯君會於夾谷有所警惕和準備,故不僅使齊國劫持魯定公的陰謀未能得逞,而且成功地逼迫齊景公答應歸還侵占魯國近百年的鄆、鄵、龜陰等國土。鄵(鄋、酄)地所在,本書按其記載推測考證,鄋瞞的國境當時與魯國之龜陰邑相鄰,龜陰邑地在今日泰安、新泰、泗水交界處以地處龜山以北二名,則其鄵邑之地即為魯國的汶陽川一帶地區,即今山東省肥城縣至寧陽縣之間。
鄋瞞國被齊國所滅後,國人化入齊國而漢化,後鄵邑被孔子奪歸魯國,遂以國名為姓氏,分別稱作鄵氏、鄋氏、酄氏等,亦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註:
“鄵”之一字,自古以來就是專指地名,其讀音在春秋時期為zào(ㄙㄠˋ),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按陝人讀音統讀為sāo(ㄙㄠ),漢、唐、宋以後多讀作cān(ㄘㄢ),從來就未有過讀音為cào(ㄘㄠˋ)的歷史!今諸多漢字典籍注其讀音為cào(ㄘㄠˋ),實是非常嚴重的謬誤,其實為民國時期南人作典時所枉注的讀音。時至今日,南人仍然大多是si、shi、ci、chi不分,wu、hu不分,wang、huang不分,因此切不可枉入漢字典籍注音工作。“鄵”字作為姓氏用字,其讀音應遵從其發源地的原始讀音,即春秋時期齊魯人的讀音zào(ㄙㄠˋ)。
遷徙分布
鄵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四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汝州、泰山、肥城為郡望,僅在今河南省平頂山市及周邊地區有零星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汝 州:商王朝時期為古霍國之地,周武王帶大軍打敗商紂後,揮師包圍霍都。霍侯開城投降,周武王封霍侯的兒子為新的霍侯。霍在整個西周相對平安,經濟得以長足發展。周平王遷都洛陽後,汝州的戰略地位顯得十分重要,就將霍地封給自己的兒子姬唐,改霍為梁,遷霍後人至楊樓一帶,建小霍城安置,為梁小邑。春秋時梁國西南曼氏國興起,一度將梁和霍納入自己的版圖。曼氏國後被楚國所滅,汝州成為楚的北部邊地。再後鄭國打敗楚國,把汝州地納入鄭國的版土。戰國時期,梁城位於洛陽東南戶的戰略地位被軍事家們所看重,梁地區成為諸侯爭奪的中心地帶,韓國滅鄭國後,梁地歸韓國管轄,改梁為南梁,以區別開封的大梁和山西的西梁。這時南梁附近出現了注人城(廟下東一帶)陽人城(梁古城)鄲狐聚(臨汝鎮一帶)赫人聚(楊樓石台村一帶)等幾個大的城池。汝州為梁姓的起源地之一。秦王贏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管理。在汝州西部置梁縣,歸三川郡管轄,東部置郟縣和陽城縣,歸潁川郡管轄。漢朝承襲秦制,汝州西部仍為梁縣,漢高祖元年(乙未,公元前206年)將三川郡改為河南郡,梁縣歸屬河南郡。西漢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在尚莊鄉榆廟村一帶置承休國,安置周的後人姬嘉。西漢元鼎五年(己巳,公元前112年)在小屯一帶置成安國。東漢時期改河南郡為河南尹,梁縣屬河南尹。三國時期仍為梁縣,為魏國的司州河南尹管轄。東南部的小屯一帶歸豫州的潁川郡管理轄。西晉鹹寧六年(庚子,公元280年)司馬炎在洛陽稱帝,歷史進入西晉,將河南尹分為河南郡和滎陽郡,汝州仍為梁縣,歸河南郡管轄。東部小屯一帶歸襄城郡管轄。東晉十六國時隸屬頻繁。東晉建武元年(丁丑,公元317年),屬東晉,後歸前趙;東晉興寧三年(乙丑,公元365年)屬前燕,隸河南郡;東晉太和四年(己巳,公元369年)屬前秦,隸豫州河南郡;東晉太元二十年(乙未,公元395年)屬後燕,隸豫州河南郡;東晉義熙五年(己酉,公元409年)屬後秦,隸豫州河南郡;東晉義熙十三年(丁巳,公元417年)屬東晉。東晉元熙二年(庚申,公元420年)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政府為擴大自己的虛名濫設州縣。汝州的建制隨北朝的變遷而變動。北魏時汝州屬司州歸中央直轄,南朝齊隆昌元年(甲戌,公元494年)在今汝州城設南汝原縣,南朝梁普通八年(丁未,公元527年)在今楊樓梁故城置汝北郡,後在今廟下東注人城置治城縣,在霍城置石台縣,在今小屯成安城置東汝原縣,汝北郡從西到東共領石台、梁縣、治城、南汝原、東汝原五個縣。北魏永熙三年(甲寅,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西魏和東魏,汝州屬東魏。同年改南汝原縣為汝原縣。東魏興和元年(庚申,公元539年)恢復汝北郡,在承休國舊地置承休縣,移郡治至承休縣;東魏武定元年(癸亥,公元543年)改汝北郡為汝陰郡,廢治城縣入梁縣。北周建德六年(丁酉,公元577年)改汝陰郡為和州。隋文帝開皇四年(甲辰,公元584年)置伊州,隋煬帝大業初改伊州為汝州,治梁縣城。隋大業八年(壬申,公元612年),移承休縣至汝原縣,廢汝原縣。改汝州為襄城郡,治承休縣城,領承休、梁、陽翟、東汝原、汝南、魯城等八縣。唐朝時期汝州建制多變:武德四年(唐辛巳,公元621年)改襄城郡為伊州,領承休、梁、郟三縣;唐貞觀元年(丁亥,公元627年)移梁縣衙於承休縣,撤承休縣,把魯山劃為伊州;唐貞觀八年(甲午,公元634年)改伊州為汝州,領梁、郟城、魯山三縣;唐證聖元年(乙未,公元695年)在今寶豐置武興縣(後改龍興縣);唐先天元年(壬子,公元712年)在今臨汝鎮置臨汝縣;唐開元二十六年(戊寅,公元738年)劃許州襄城縣來屬,改汝州為臨汝郡,屬都畿道(東都洛陽),領葉、襄城、郟城、魯山、龍興、臨汝七縣。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改臨汝郡為汝州。唐時汝州為東都洛陽東南門戶,設東都畿都防禦使,駐有重兵防守。五代時期汝州先後歸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建制隨唐制,仍為軍事要地。後周顯德三年(丙辰,公元956年)改臨汝縣為臨汝鎮,入梁縣,汝州領六縣。宋朝時期汝州建制仍襲唐制,北宋崇寧四年(乙酉,公元1105年)劃郟縣歸穎昌府。北宋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升汝州為陸海軍節度,屬京西北路,領梁縣、襄城、葉縣、龍興、魯山五縣。公元1127年(丁未,公元1127年),汝州被金國占領。汝州屬南京路,金中央直轄,領梁(含今汝陽)、郟城、魯山、寶豐、葉縣、襄城六縣。金泰和七年(丁卯,公元1207年)劃襄縣屬許州;金泰和八年(戊辰,公元1208年)劃葉屬裕州。元至元八年(辛未,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形成了軍政合一的省一級地方建制。汝州屬河南江北省南陽府管轄,領梁、郟縣、魯山三縣,寶豐廢縣為鎮,歸梁縣管轄。明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對元行省作了大的改革,改省為“承布宣政司”,只管民政,但人們習慣上仍叫行省,簡為省,省下設郡(州)、縣。汝州仍為南陽府管轄,將梁縣省入汝州,領郟縣、魯山兩縣。明成化十一年(乙未,公元1475年)4月,在汝州東南設寶豐縣,汝州領三縣。明成化十二年(丙申,公元1476年)9月,時任兵部左侍郎的汝州人滕昭,以汝州距南陽太遠給民眾生活帶來不便為由,同好友河南布政使原傑聯明奏請憲宗皇帝朱見深,將汝州從南陽分出由省直轄,汝州成為河南唯一一個由省直轄的直隸州,由縣級州升格為府級。同年12月,在汝州西部今汝陽縣城附近置伊陽縣,劃原嵩縣、魯山、汝州的部分地區為伊陽地,汝州領魯寶郟伊四縣。明中央掌管吏治的按察使司在地方設立四十一個按察分司,叫巡道,河南有二,分別叫河南道、河北道,河南道駐汝州。清朝沿襲明制,汝州直隸州的地位沒有改變,領魯山、寶豐、郟縣、伊陽四縣。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汝州隸河洛道,仍領四縣。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汝州實行省、專區、縣三級管轄,改直隸汝州為臨汝縣,歸許昌專區管轄。民國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屬豫西五專區。1949年仍歸許昌專區,1951年將大小張莊和磨冢營村劃歸寶豐縣管理轄。1954年10月改隸洛陽專區管轄。1986年,撤專區建制,實行市(地)管縣,改隸平項山市。1988年8月改臨汝縣為汝州市,屬省直轄,計畫單列,由平項山市代管。
泰山郡:西漢高祖七年(辛丑,公元前200年)設泰山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泰安縣一帶。東漢朝時期有個博縣,在西晉朝時期移郡後,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西南部一帶。唐朝時期為乾封縣。宋朝時期改乾封為奉符,即今山東泰安。大金國天會十四年(丙辰,公元1136年)改置泰安軍,後改為州。清朝雍正時期(公元1723~1735年)有泰安府,東平、肥城等縣均屬此府。民國時期廢府為縣。“泰安”,是從“泰山安則四海皆安”一語中來,取意國泰民安。泰安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五千多年前便形成了繁榮的大汶口文化。
肥城縣:肥城歷史悠久,也是革命老區。西周時肥族人散居於此,古稱肥子國,肥城因此而得名。西漢初設定肥城縣,至今已有兩千二百多年的歷史。肥城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古稱“君子之邑”,是史聖左丘明的家鄉,商聖范蠡最後的定居之地。在近代也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著名的泰西抗日武裝起義和羅榮桓、陳光指揮的陸房戰鬥就發生在肥城。肥城縣始置於西漢時期。二千二百多年來,縣境為郡、為縣、為鎮代有沿革。肥城置縣前的商殷時期,地域屬青州、徐州所轄;西周時期屬兗州所轄;春秋時期屬齊、魯兩國所轄;戰國時期歸齊國管轄;秦朝時期為齊郡所轄。西漢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始置肥城縣,屬兗州刺史部泰山郡所轄。東漢章帝末年(公元87~88年)撤銷肥城縣,境地分屬濟北郡盧縣、蛇邱縣和東平國富城縣。三國曹魏時期(公元220~265年)至東晉建武元年(丁丑,公元317年)歸屬同東漢。晉鹹和二年(丁亥,公元327年)後,境地屬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的濟北郡、東平郡分轄。南北朝劉宋時期(公元420~479年)在原肥城縣故城設濟北郡,原肥城縣境地分屬盧縣、蛇邱縣和富城縣,隸屬兗州。南北朝北魏孝昌三年(丁未,公元527年)復置肥城縣,並設東濟北郡於肥城縣城。南北朝北齊(公元550~577年)撤東濟北郡,併入茌平縣的濟北郡,肥城縣屬之。南北朝北周建德六年(丁酉,公元577年)於肥城縣城置肥城郡。隋開皇初年,廢肥城郡,保留肥城縣,屬濟州轄,隸屬兗州。隋末,廢肥城縣,境地屬濟北郡管轄。唐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復置肥城縣,屬東泰州轄,隸屬河南道兗州。唐貞觀元年(丁亥,公元627年)撤肥城縣,境地併入博城縣。唐乾封元年(丙寅,公元666年)改博城縣為乾封縣。唐總章元年(戊辰,公元668年)改乾封縣復為博城縣。唐神龍元年(乙巳,公元705年)再次改稱乾封縣。五代時期(公元907~960年)境地仍屬乾封縣,隸屬兗州。宋朝(公元960~1279年)初期屬乾封縣,後屬奉符縣、平陰縣分轄,隸屬京東西路鄆州。北宋政和五年~南宋端平元年(公元1115~1234年)曾在舊肥城設辛寨鎮,境地屬平陰縣、奉符縣分轄,隸屬山東西路東平府。元朝至元十二年(乙亥,公元1275年)復置肥城縣,隸屬山東東西道濟寧路。明朝洪武二年(己酉,公元1369年),肥城縣改屬濟南府,隸屬山東布政使司。清朝初期沿明制。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改屬泰安州,隸屬山東布政使司泰武道。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泰安州升為泰安府,肥城縣仍屬之。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屬岱北道。民國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屬濟南道。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屬第六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2月屬魯西第二辦事處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屬第十五行政督察區。1949年9月,隸屬泰西專員公署。1950年5月,肥城縣歸屬泰安專員公署。1958年10月劃歸聊城地區。1959年7月劃歸濟南市。1961年5月復歸泰安地區。1985年3月隸屬泰安市所轄。1992年8月撤銷肥城縣,設立肥城市(縣級),仍為山東省泰安市所轄。
堂號
汝州堂:以望立堂。
泰山堂:以望立堂,亦稱乾封堂。
肥城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