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之役,唐平安史之亂戰爭中的一次戰役。唐乾元元年(758),叛將安慶緒敗逃至鄴城(河南安陽)後收集舊部軍勢復振。肅宗竟在收復洛陽一年後(乾元元年九月)才令...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二月,曹操率軍進入洹水,期間正值袁尚攻擊袁譚,留下蘇由、審配守護鄴城(今河南省安陽市),蘇由聞公至即投降。留下曹洪攻擊鄴城,曹操親自率...
鄴城之戰,唐肅宗乾元元年(758)九月至乾元二年三月,唐軍圍攻鄴城(今河南安陽)安慶緒部,與其援軍史思明部交鋒時被狂風驚散潰敗的作戰。...
高歡克鄴城之役,普泰元年(531)十月,高歡在廣阿擊敗爾朱兆,乘勝進攻鄴城,相州刺史劉誕固守。次年正月,高歡命軍士挖地道,通入城中,然後焚毀支撐的木柱,使城內...
鄴城之戰戰役背景 編輯 武泰元年(528年),北魏軍閥爾朱榮發動河陰之變,自此把持北魏朝政。自稱齊國皇帝的葛榮,本是懷朔鎮鎮將,六鎮起義失敗後投靠鮮于修禮,誅殺...
鄴城之戰,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楊堅平尉遲迥之戰中,北周上柱國韋孝寬率軍在鄴城(今臨漳縣西南鄴鎮一帶,安陽北郊)平定相州總管尉遲迥叛亂的進攻戰。同名...
曹操破鄴之役,建安九年(204)二月,曹操乘二袁混戰,出兵圍困袁尚所據守的鄴城(今河北臨漳西),並親率偏師攻拔邯鄲,擊破毛城(今河南武安西)袁尚部將尹楷,斷絕...
後趙汝陰王石琨及張舉、王朗組建了七萬軍隊,向鄴城進行反撲。在鄴城北,大將軍冉閔率領千餘騎兵擊潰胡羯軍隊。“閔執兩刃矛,馳騎擊之,皆應鋒摧潰,斬級三千。...
趙燕棘城之役,鹹康四年(338)五月,後趙石虎怒慕容皝不會兵攻段遼而自專其利,乃發兵攻燕。先遣使四出勸誘,得燕36城。趙軍數十萬進圍棘城(今遼寧義縣西南)...
袁紹鎮壓黑山軍之役,初平四年(193)三月,袁紹所部魏郡(治今河北臨漳西南)兵反叛,與黑山軍於毒部聯合,以數萬之眾攻陷鄴城,並殺太守。六月,冀州牧袁紹率軍入朝...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楊堅平尉遲迥之戰中,北周上柱國韋孝寬率軍在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平定相州總管尉遲迥叛亂的進攻戰。...
此次戰爭歷時3年,較大的戰役有河陰之戰、平陽之戰和鄴城之戰。 [1] 名稱 北周滅北齊之戰 地點 鄴城、洛陽 時間 北周建德五年 參戰方 北周,北齊 結果 ...
安慶緒至鄴後重整旗鼓,旬日之間,其將蔡希德自上黨(今山西長治)、田承嗣自潁川(今河南許昌)、武令珣自南陽(今鄧州),各率所部至鄴城會合,連同安慶緒在河北諸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