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位於臨漳的鄴城遺址歷史悠久。從春秋始建到南北朝焚毀,其間歷時1200餘年,曹魏等6個王朝曾在此建都。三國時期曹操以城牆為基礎,建築了著名的三台,即金鳳台、銅雀台、冰井台。鄴城遺址198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隨後被列入國家“十一五”期間100處大遺址保護名錄。
地理位置
鄴城在河北省
臨漳縣境內,位於縣城西南
鄴鎮一帶,南距安陽市區18公里。現今的漳河橫貫其間。鄴城由北、南兩座相連的城組成,可以分稱為鄴北城和鄴南城。
建制
《水經注》記載:鄴北城“東西七里、南北五里”。經實地勘探,東西(東城牆至金虎台)2400米,南北1700米,實際範圍小於文獻記載的範圍。
城牆和城門
城牆為夯土築成,築牆時挖有基槽。南城牆位於今漳河北岸,長期被河水沖刷,起著河堤的作用。南牆發掘的一段寬度為16.35米,東城牆探出部分寬度為15-18米,北城牆寬度為16米左右。已發掘的城牆地層表明, 是營建於東漢晚期至曹魏時期,十六國和東魏北齊時期有重建或修補的情況。
《水經注》記載:鄴北城“有七門,南曰鳳陽門,中曰中陽門,次曰廣陽門, 東曰建春門,北曰廣德門,次曰廄門,西曰金明門”。
道路和建築
經實地勘探,已發現道路六條。東西大道一條;東西大道以南,有南北大道三條;東西大道以北,有南北大道兩條。已發現的一條東西大道,是連線建春門至金明門的大道,已探出2100米, 只是西端穿過今三台村中未能探出。大道不是筆直的,在今丁家村一帶,略有曲度。路面寬13米左右。發掘時發現早晚兩層路面, 早期路面為東漢晚期至曹魏時期修建,沿用至十六國時期,晚期路面是東魏北齊時期修建和使用的。
東西大道以南的三條南北大道,為敘述方便自西而東暫稱之為鳳陽門大道、中陽門大道、廣陽門大道。中陽門大道長730米,南起中陽門,北與東西大道相交,寬17米,是鄴北城最寬的道路,它直對宮殿區的主要宮殿,應是鄴北城的南北向主幹大道。路土厚0.5-1米,修建於東漢晚期至曹魏時期,並為後代所沿用。鳳陽門大道長800米,與東西大道相交,越過東西大道再往北未探到。路面寬13米左右。發掘時發現路兩側有溝,寬0.6-1米,深0.55-1.1米。有兩層路面,早期路面是東漢晚期至曹魏時期的,晚期路面的下限為東魏北齊時期。廣陽門大道,只探出南北長150米的一段, 路面寬也在13米左右。
金明內至建春門東西大道以北,發現南北向道路兩條,東面一條已探出長450米的一段,是通往廣德門的道,寬約13米。西面一條僅探出長70米的一段,寬為10米左右,還不能確定是否為通往廄門的道路。
經過廣泛鑽探,在今丁家村北偏西的部位,亦即東西大道之北的中央部位,發現十處夯土建築基址,面積較大的有:東西57、南北35米;東西39、南北60米;東西45、南北75米的幾處,均在距地表深3.5米以下,因已在地下水位以下,要進行發掘是非常困難的。這裡應是鄴北城的宮殿區。經過鑽探,在這周圍未發現宮牆的的基址。在今景隆村南和村西,發現四座夯土建築基址,其中面積最大的為東西70、南北40米,另一座基址的面積為東西27、南北30米。這一帶的勘探,也未發現圍牆遺蹟。
《
魏都賦》李善註:“文昌殿西有銅爵園”,“銅爵園西有三台”。今景隆村一帶應是曹魏時銅爵園的位置,至於發現的夯土建築基址,要經過發掘才能確定其年代,到後趙時這一帶修建了九華宮。在宮殿區以東的鑽探, 即今顯王村南、村東,未發現夯土建築基址,《魏都賦》:“亦有戚里, 置宮之東”,應是在這一帶。另外,在城東南角發現夯土建築基址,有可能是後趙所建的東明觀的基址。
現存遺址
銅爵台、金虎台基址
它們是城址中,僅存於地面之上的遺蹟,位於今三台村之西,鄴鎮之北。銅爵台(
銅雀台)基址位於金虎台基址之北,夯土基址現僅存東南角,南北50、東西43、高4-6米。經開探溝發掘,確定了台基的南部邊沿。
曹魏以後,十六國時期、東魏北齊時期均加以修繕使用。
金虎台基址在推定的金明門之北,夯土基址保存較好,現存南北120、東西71、高12米。兩台相距83米。兩台之間經鑽探和開探溝發掘後均未發現夯土牆基,有可能已被破壞。
銅爵台之北的
冰井台基址,經鑽探未發現遺蹟,鑽探距地表深至8米,仍均是沙土。據文獻記載,銅爵台建於建安十五年(210年),金虎台建於建安十八年(213年),建安十九年(214年)建冰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