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寨遺址屬新石器時代古聚落遺址,蘊涵豐富的仰韶文化和大汶口、龍山、商周文化遺存。
基本信息,流傳歷史,文物研究,
基本信息
段寨遺址,段寨遺址位於河南省鄲城縣巴集鄉段寨村西北角,南北長391米,東西長283米,面積110653平方米。“段寨遺址”屬新石器時代古聚落遺址,蘊涵豐富的仰韶文化和大汶口、龍山、商周文化遺存。特別是在此出土的大汶口文化遺物,受到各級文物專家關注。“段寨遺址”延續時間長,對研究豫東地區新時器時代的社會制度,進一步了解仰韶文化、河南龍山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的互相淵源關係都有重要的詳實的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考古價值。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流傳歷史
一九七四年在遺址北邊平整土地時,發現一批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可能是墓葬的隨葬品,有鏤孔豆、高足杯、白陶鬹、罐等,徵集後存鄲城縣文化館。一九七九年十月,河南省博物館派王潤傑、金安槐等同志對段寨遺址進行調查,採集了一批文物。同年十二月派人前往試掘,周口地區文管會、鄲城縣文化館也派人參加了試掘工作。試掘地點是在段寨遺址北部。這次共清理古墓葬兩座、灰坑十八個,彼此沒有打破或者疊壓關係。從出土陶片看,有五個灰坑屬於戰國時代均未清理到底。其餘灰坑、墓葬出土的遺物、遺蹟可分為早中晚三期。
早期墓葬分兩座,灰坑共十一個。一座墓為長方形土坑,長2.9米,寬1.31米,墓深0.18米。墓內骨架一具,仰身直肢,頭向東,面向上。骨架的南側放置隨葬品,有黑陶杯、鏤孔豆、陶鼎、背水壺各一件。頭部以東有一殘石鏟,右臂、腰部及股骨間放置豬牙。經鑑定,死者系一老年男性。另一座為圓形土坑墓,直徑1.12----1.20m米,深0.18米。骨架紊亂,僅有頭骨、肩胛骨、肋骨及腳趾骨,頭蓋骨與下顎骨分為兩處放置,骨架與隨葬品無一定次序,當屬二次葬。出土陶器有罐、杯、鼎、器蓋等殘器。灰坑以圓形較多,橢圓形次之,口大底小。
中期僅有一個灰坑,橢圓形口,直壁,平底,直徑1.12---1.50米,深2.10米填淺灰土,打破原生土。出土陶器很多,有不少都是完整的,可能是一個窖藏。生產工具僅兩件石鏟,均已殘。生活用具,出土陶器以棕陶居多,灰陶次之,黑陶僅一件。陶質以泥質較多,灰蚌粉的次之。紋飾以藍紋居多,繩紋次之,間有弦紋。器形有鼎、罐、高領罐、鬹等。其中以高領罐最多。
晚期僅一個灰坑,坑口長2米,寬1.8米,深至0.5米時為橢圓形。坑內填淺灰土,內雜有炭灰,質鬆軟。出土的文化遺物不多,其中生產工具僅發現陶紡輪兩件。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灰陶居多,黑陶、棕陶次之。陶質以泥質居多,夾砂次之。紋飾以籃紋居多,方格紋、弦紋較少。出土器形有鼎、罐、高領罐、碗、豆等,仍以高領罐居多。
文物研究
段寨遺址清理沒有互相打破和地層疊壓關係,但出土的文化遺物,從陶質,陶色,紋飾,器形等方面來看,可以分為早中晚三期。從三期出土的陶器看,高領罐在各期均占很大數量。高領罐早期為長頸深腹、平底;中期頸變短,腹變鼓,器形較早期變矮;晚期高領罐頸更短,腹變圓,底變為圓底內凹。從三期出土陶器的器形、紋飾變化中,我們可以看出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傳承關係,早中晚三期是一種文化在段寨發展的不同時期。
段寨遺址早期文化的時代與大汶口文化晚期相近,也與中原地區仰韶文化晚期相當。
段寨中期文化的時代早於常見的龍山文化,當屬龍山文化早期。
段寨晚期文化的時代當屬於龍山文化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