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鄲城紅薯薯塊整齊,薯皮光滑,色澤鮮亮;鮮食質脆味甘,熟食薯味甜香,質地細膩,口感綿軟。
鄲城紅薯
乾物質含量高,富含
澱粉、
蛋白質、
粗纖維、
賴氨酸、
胡蘿蔔素、
維生素A、
亞油酸等人體必須的營養成分以及鉀、鐵、銅、硒、鈣等10多種維量元素,營養價值高。其中澱粉含量16.72~21.75克/100克、粗纖維0.78~0.92%、鉀含量1680~2480毫克/千克、可溶性總糖2.94~4.68%。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鄲城縣位於河南省東部,地處黃淮平原腹地,海拔在35.6米至43.8米之間,地勢平坦,土質粘重,適宜多種農作物及林木生長。境內土層深厚,土質良好。土壤類型包括褐土和棕壤兩類,其中區域內以紅粘土和黃粘土比例最大,有機質含量0.75%、水解氮20~30ppm、速效磷2.5~5ppm、速效鉀127.855ppm,有機質含量高,通透性好,無污染源,適宜紅薯生長。
水文情況
鄲城縣境內水資源豐富。地表和地下水資源豐富,年平均降水量738.6毫米,年降水量在600至900毫米的年份占59%。地表水、地下水總開發量0.22億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162萬畝。
氣候特點
鄲城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晝夜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12.4℃,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時數在2257.4小時左右,無霜期為213天,10℃以上積溫4046.℃。
歷史淵源
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社會進步,農民生活富裕起來,種紅薯和吃紅薯的人越來越少。鄲城縣以鮮紅薯為原料生產加工紅薯澱粉、粉條和冬粉的紅薯深加工公司帶領公司職工承包土地種紅薯,並免費向農戶提供優質紅薯種苗、高價回收成品薯,在豫東最早創立“公司+農戶”模式。
鄲城縣人民政府組織成立紅薯專業合作社,動員全縣數萬農戶種植紅薯,還與河南省農科院共同研發,使“豫薯7號”、“豫薯1號”、“皖薯1號”、“梅營1號”、“豫薯13號”、商薯-19、徐薯25-2等優質、高產、高澱粉的20多個優良紅薯品種,實現脫毒種植。
2008年開始,鄲閥朵驗城縣著手創建國家級無公害優質脫毒紅薯生阿她鞏棵產農業標準化示範區,並按照“漏戰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管理模式,建立了覆蓋產前、產中、產後全過程的標準服務體系,開展無公害種植、標準化管理、規模化生產,在紅薯品質、產量等指標上均達到了項目要求。
2010年10月,國家標準化委員會派出專家組,對鄲城縣優質脫毒紅薯基地進行考評驗收。專家組現場打分93.5分,評定為國家級紅薯生產示範基地。
2018年12月,鄲城縣人民政府在胡集鄉、汲冢鎮、李樓鄉、巴集鄉、城郊鄉、寧平鎮、吳台鎮、錢店鎮等8個鄉鎮建設的12萬畝紅薯種植基地被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批准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
生產情況
2010年,鄲乃鑽立潤城縣紅薯標準化種植農戶達10萬戶,脫毒紅薯種植面積30萬畝,年產優質脫毒紅薯52萬噸。
2019年,鄲城縣紅薯種植面積達20萬畝。
產品榮譽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鄲城紅薯”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鄲城紅薯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燥墊白為周口市鄲城縣所轄汲冢鎮、李樓鄉、胡集鄉、巴集鄉、吳台鎮、虎崗鄉、汲水鄉、寧平鎮、城郊鄉、錢店鎮、東風鄉、宜路鎮、秋渠鄉、雙樓鄉、丁村鄉、石槽鎮、張完鄉、白馬鎮、南豐鎮總計19個鄉(鎮)480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5°00′~115°38′,北緯33°25′~33°49′。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選擇土催懂奔層深厚、土質疏鬆、富含有機質、透水透氣良好、靠近水源或有灌溉條件的沙壤土或輕壤土,土壤pH值為中性,無污染。選平地或向陽的低山坡。周邊環境不得有污染源。前茬作物以豆科、禾承槳套本科作物為好。在生產過程中不準使用工業廢棄物,城市垃圾和污泥,不得使用未經發酵腐熟的人畜糞便等有機肥料,防止污染產地環境。
3、生產過程管理:鄲城紅薯生產過程包括整地、選種、移栽、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產品收穫等步驟。
3.1、整地
於當年春季3月下旬~4月上旬進行。
3.2、育苗
(1)苗床準備
①苗床地選擇:選擇背風向陽,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地勢平坦,疏鬆肥沃,無病菌的沙質壤土作為苗床地。
②苗床規格:苗床按南北向以1.6米開墒,墒面寬1.3米,排水溝寬30厘米,溝深30厘米,墒面以平墒為宜;苗床長度按地形,播種量而定,以方便管理為宜。
③苗床整地與施肥:選擇好苗床後,在早春(2月4日前)進行深翻犁耙,結合深翻畝施腐熟有機肥1500千克,複合肥20千克,普鈣50千克,使床土與肥料充分混合。整地要求達到墒平、土細、溝直、溝溝相通,為培育壯苗打好基礎。
④苗床處理:為了防止土壤帶菌,在平整好苗床地後,可用2%敵克松溶液噴霧進行苗床消毒,也可用敵克松原粉2千克,結合整地進行苗床土壤消毒。
3.3、播種
(1)播種期的確定:紅薯發芽的最低溫度為16℃,當土壤(10厘米深處)溫度穩定通過16℃時即可播種。具體播種時期以第一茬移栽時期而定,一般在第一茬移栽前45~60天播種。
(2)種薯的選擇:播種前必須精選種薯,選擇具有本品種特徵,無病蟲,無破損,大小適中(4~6兩重),薯塊形狀端正,薯皮光滑,未受凍害的薯塊作種。精選好的薯塊用2%多菌靈溶液浸種20分鐘,取出涼乾後備用。
(3)播量與播種方法
①播種量:薯塊大小不同,其播種量也不同。大薯塊多,用種量大;小薯塊多,用種量少,一般畝用種量1000~1200千克。
②播種規格:20厘米×40厘米,即株距20厘米,行距40厘米,每行下薯種6個。
③播種方法:紅薯的播種方法有平排、斜排、直排三種。平排每個薯種上出苗數較多,可充分利用有限的苗床面積,能為大面積生產提供足夠的種苗,生產上以平排播種方式為主。同時由於薯塊大小不 同,因而要分類選擇,分別排薯,做到大薯密排,小薯稀排。排種時要求薯種上齊,使薯塊上面覆土厚度一致,出苗整齊,便於苗床管理。
(4)覆土:覆土時厚薄要一致,以蓋嚴種薯為宜。地下害蟲較多的苗床,結合覆土畝用綠地叢清2千克或3%辛硫磷顆粒(寶地德)4千克殺蟲劑進行地下害蟲防治,提高出苗率,促進苗齊、苗勻、苗壯。
(5)灌水:種苗覆土後及時灌水,可以採用人工澆潑或溝灌。溝灌時不能大小漫灌,以水達墒邊為宜。地下水位較高的田塊,灌後要及時排水,防止種薯腐爛。
(6)蓋膜:為了促進種薯早生快發,增加溫度和濕度,達到苗齊、苗勻、苗壯,灌水後及時蓋膜。選用1.5米寬的薄膜進行覆蓋,蓋膜時兩邊拉緊、拉直,緊貼土面,四周壓緊、壓實,透光面不少於1.3米,畝用薄膜量3千克。同時蓋膜時用乙草胺或阿特拉津除草劑1000倍液進行噴霧封草,有效殺滅田間雜草。
(7)苗床管理
①查苗、補苗:種薯出苗後要及時查苗補缺,有缺塘時要及時補種,以達到苗全。
②破膜放苗:紅薯幼苗頂膜能力弱,為了避免幼苗被薄膜燒傷,出苗後要及時破膜放苗。
③水分管理:下種後20天,根據土壤潮濕程度,補充一次水分,可以人工澆潑或溝灌。溝灌時以水跑通排水溝底為宜,不宜大水漫灌。
④施肥:在齊苗後結合灌水,畝施複合肥20千克。施肥時可以破膜穴施,也可以在灌水前將肥料均勻的撒在排水溝內,結合灌水進行施用。
⑤其他管理:在整個苗床生長期要及時注意剔除病苗、爛薯,防止病害蔓延;覆土較淺,薯塊外露的要及時蓋嚴,以利出苗。同時注意雜草的防除和中耕管理,及時間苗和打頂(摘心),促進分枝,增加出苗量。
(8)采苗:在薯苗長到6~7節時除膜煉苗,以利提高栽插成活率。播種後45~55天,當苗高20~30厘米時,要及時采苗。采苗過晚,薯苗擁擠,下部小苗生長不良,影響下茬出苗量。采苗時用高剪采苗法,留茬1~2個節,以利再生,每次采苗後結合灌水進行追肥。追肥以速效氮肥尿素為主,畝施10千克,撒施或兌水澆施均可,但應嚴防燒苗。
3.4、移栽
鄲城紅薯在4月中下旬進行種苗移栽。行株距為30~33厘米×20~25厘米;一般情況畝栽苗8000~11000株。
4、田間管理
4.1、除草鬆土。除草時間一般在出苗期(苗高5~10厘米)、開花前期(5月中下旬)、果實採收後(7月中下旬)3個時期,及時拔除畦上、畦幫和畦溝的雜草並進行鬆土。
4.2、追肥。在基肥充足的情況下,一般可不追肥。若未施基肥或基肥較少的情況下,可結合中耕除草進行追肥。第1次在紅薯返青時(5月上中旬)結合灌水施提苗肥;第2次施促花肥(5月下旬~6月上旬)。
4.3、灌溉排水。5~7月紅薯需水較多,如遇乾旱,土壤墒情較差時,應及時由畦溝放水滲透或噴灌,禁大水漫灌。8~10月是紅薯地下部根迅速生長時期,如遇連陰雨天氣,土壤出現積水時,應及時排水。
4.4、摘蕾控苗。摘蕾控苗時間以紅薯主軸上和側枝上有蕾芽出現時為宜,選晴天上午10:00時~下午5:00時,通過手掐或剪刀剪除的方法剪除蕾芽。
5、病蟲害防治。採用綠色標準防控技術。
6、產品收穫:秋季地上莖葉枯萎後採挖,將挖出的紅薯放原地曬至根上泥土稍乾燥,除去沙土(忌用水洗),避免清理過的紅薯與地面和土壤再次接觸,裝運過程中不擠壓,踩踏,在晾曬期間不得遇水或淋雨。
7、生產記錄: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設專人做好以下記錄:生產地點、農產品名稱、土壤耕作、施肥名稱、方式、時間、施肥量、施用農藥名稱、防治對象、方式、時間、施用藥量、產品收穫、倉儲、銷售等項目名稱、方式、數量等。
專用標誌使用
鄲城紅薯劃定的地域保護範圍內的紅薯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鄲城紅薯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鄲城紅薯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使用標誌,在其產品包裝上統一使用鄲城紅薯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生產情況
2010年,鄲城縣紅薯標準化種植農戶達10萬戶,脫毒紅薯種植面積30萬畝,年產優質脫毒紅薯52萬噸。
2019年,鄲城縣紅薯種植面積達20萬畝。
產品榮譽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鄲城紅薯”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鄲城紅薯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周口市鄲城縣所轄汲冢鎮、李樓鄉、胡集鄉、巴集鄉、吳台鎮、虎崗鄉、汲水鄉、寧平鎮、城郊鄉、錢店鎮、東風鄉、宜路鎮、秋渠鄉、雙樓鄉、丁村鄉、石槽鎮、張完鄉、白馬鎮、南豐鎮總計19個鄉(鎮)480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5°00′~115°38′,北緯33°25′~33°49′。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富含有機質、透水透氣良好、靠近水源或有灌溉條件的沙壤土或輕壤土,土壤pH值為中性,無污染。選平地或向陽的低山坡。周邊環境不得有污染源。前茬作物以豆科、禾本科作物為好。在生產過程中不準使用工業廢棄物,城市垃圾和污泥,不得使用未經發酵腐熟的人畜糞便等有機肥料,防止污染產地環境。
3、生產過程管理:鄲城紅薯生產過程包括整地、選種、移栽、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產品收穫等步驟。
3.1、整地
於當年春季3月下旬~4月上旬進行。
3.2、育苗
(1)苗床準備
①苗床地選擇:選擇背風向陽,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地勢平坦,疏鬆肥沃,無病菌的沙質壤土作為苗床地。
②苗床規格:苗床按南北向以1.6米開墒,墒面寬1.3米,排水溝寬30厘米,溝深30厘米,墒面以平墒為宜;苗床長度按地形,播種量而定,以方便管理為宜。
③苗床整地與施肥:選擇好苗床後,在早春(2月4日前)進行深翻犁耙,結合深翻畝施腐熟有機肥1500千克,複合肥20千克,普鈣50千克,使床土與肥料充分混合。整地要求達到墒平、土細、溝直、溝溝相通,為培育壯苗打好基礎。
④苗床處理:為了防止土壤帶菌,在平整好苗床地後,可用2%敵克松溶液噴霧進行苗床消毒,也可用敵克松原粉2千克,結合整地進行苗床土壤消毒。
3.3、播種
(1)播種期的確定:紅薯發芽的最低溫度為16℃,當土壤(10厘米深處)溫度穩定通過16℃時即可播種。具體播種時期以第一茬移栽時期而定,一般在第一茬移栽前45~60天播種。
(2)種薯的選擇:播種前必須精選種薯,選擇具有本品種特徵,無病蟲,無破損,大小適中(4~6兩重),薯塊形狀端正,薯皮光滑,未受凍害的薯塊作種。精選好的薯塊用2%多菌靈溶液浸種20分鐘,取出涼乾後備用。
(3)播量與播種方法
①播種量:薯塊大小不同,其播種量也不同。大薯塊多,用種量大;小薯塊多,用種量少,一般畝用種量1000~1200千克。
②播種規格:20厘米×40厘米,即株距20厘米,行距40厘米,每行下薯種6個。
③播種方法:紅薯的播種方法有平排、斜排、直排三種。平排每個薯種上出苗數較多,可充分利用有限的苗床面積,能為大面積生產提供足夠的種苗,生產上以平排播種方式為主。同時由於薯塊大小不 同,因而要分類選擇,分別排薯,做到大薯密排,小薯稀排。排種時要求薯種上齊,使薯塊上面覆土厚度一致,出苗整齊,便於苗床管理。
(4)覆土:覆土時厚薄要一致,以蓋嚴種薯為宜。地下害蟲較多的苗床,結合覆土畝用綠地叢清2千克或3%辛硫磷顆粒(寶地德)4千克殺蟲劑進行地下害蟲防治,提高出苗率,促進苗齊、苗勻、苗壯。
(5)灌水:種苗覆土後及時灌水,可以採用人工澆潑或溝灌。溝灌時不能大小漫灌,以水達墒邊為宜。地下水位較高的田塊,灌後要及時排水,防止種薯腐爛。
(6)蓋膜:為了促進種薯早生快發,增加溫度和濕度,達到苗齊、苗勻、苗壯,灌水後及時蓋膜。選用1.5米寬的薄膜進行覆蓋,蓋膜時兩邊拉緊、拉直,緊貼土面,四周壓緊、壓實,透光面不少於1.3米,畝用薄膜量3千克。同時蓋膜時用乙草胺或阿特拉津除草劑1000倍液進行噴霧封草,有效殺滅田間雜草。
(7)苗床管理
①查苗、補苗:種薯出苗後要及時查苗補缺,有缺塘時要及時補種,以達到苗全。
②破膜放苗:紅薯幼苗頂膜能力弱,為了避免幼苗被薄膜燒傷,出苗後要及時破膜放苗。
③水分管理:下種後20天,根據土壤潮濕程度,補充一次水分,可以人工澆潑或溝灌。溝灌時以水跑通排水溝底為宜,不宜大水漫灌。
④施肥:在齊苗後結合灌水,畝施複合肥20千克。施肥時可以破膜穴施,也可以在灌水前將肥料均勻的撒在排水溝內,結合灌水進行施用。
⑤其他管理:在整個苗床生長期要及時注意剔除病苗、爛薯,防止病害蔓延;覆土較淺,薯塊外露的要及時蓋嚴,以利出苗。同時注意雜草的防除和中耕管理,及時間苗和打頂(摘心),促進分枝,增加出苗量。
(8)采苗:在薯苗長到6~7節時除膜煉苗,以利提高栽插成活率。播種後45~55天,當苗高20~30厘米時,要及時采苗。采苗過晚,薯苗擁擠,下部小苗生長不良,影響下茬出苗量。采苗時用高剪采苗法,留茬1~2個節,以利再生,每次采苗後結合灌水進行追肥。追肥以速效氮肥尿素為主,畝施10千克,撒施或兌水澆施均可,但應嚴防燒苗。
3.4、移栽
鄲城紅薯在4月中下旬進行種苗移栽。行株距為30~33厘米×20~25厘米;一般情況畝栽苗8000~11000株。
4、田間管理
4.1、除草鬆土。除草時間一般在出苗期(苗高5~10厘米)、開花前期(5月中下旬)、果實採收後(7月中下旬)3個時期,及時拔除畦上、畦幫和畦溝的雜草並進行鬆土。
4.2、追肥。在基肥充足的情況下,一般可不追肥。若未施基肥或基肥較少的情況下,可結合中耕除草進行追肥。第1次在紅薯返青時(5月上中旬)結合灌水施提苗肥;第2次施促花肥(5月下旬~6月上旬)。
4.3、灌溉排水。5~7月紅薯需水較多,如遇乾旱,土壤墒情較差時,應及時由畦溝放水滲透或噴灌,禁大水漫灌。8~10月是紅薯地下部根迅速生長時期,如遇連陰雨天氣,土壤出現積水時,應及時排水。
4.4、摘蕾控苗。摘蕾控苗時間以紅薯主軸上和側枝上有蕾芽出現時為宜,選晴天上午10:00時~下午5:00時,通過手掐或剪刀剪除的方法剪除蕾芽。
5、病蟲害防治。採用綠色標準防控技術。
6、產品收穫:秋季地上莖葉枯萎後採挖,將挖出的紅薯放原地曬至根上泥土稍乾燥,除去沙土(忌用水洗),避免清理過的紅薯與地面和土壤再次接觸,裝運過程中不擠壓,踩踏,在晾曬期間不得遇水或淋雨。
7、生產記錄: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設專人做好以下記錄:生產地點、農產品名稱、土壤耕作、施肥名稱、方式、時間、施肥量、施用農藥名稱、防治對象、方式、時間、施用藥量、產品收穫、倉儲、銷售等項目名稱、方式、數量等。
專用標誌使用
鄲城紅薯劃定的地域保護範圍內的紅薯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鄲城紅薯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鄲城紅薯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使用標誌,在其產品包裝上統一使用鄲城紅薯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