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麥22

鄭麥22,是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培育的小麥品種,屬於半冬性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麥22 
  • 選育單位:河南省農業科學院 
  • 品種來源:周麥22/百農AK58//偃展4110 
  • 作物種類:小麥
引種公告,國審公告,品種信息,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要點,審定意見,

引種公告

引種備案號:皖引麥2020019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90014
育 種 者: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
引 種 者:河南華冠種業有限公司
審定適宜區域:適宜河南省(南部長江中下游麥區除外)早中茬地種植
引種區域:安徽淮河以北半冬性小麥區種植
適應性試驗承試單位:亳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歸墊和拒界首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碭山縣田園農業科學研究所、淮北雙收種業有限責任公司、宿州市弘大農業科學研究所、安徽省新馬橋原種場農科所、阜陽市潁泉區金禾種植專業合作社。
適應性試驗核實單位:渦陽縣種子管理站、界首市種子管理站、碭山縣種子管理站、濉溪縣農業綜合局企行政執法大隊鑽府連、宿州市埇橋區種子管理站、固鎮縣種子管理站、阜陽市穎東區種子管理站。
引種特徵特性:半冬性品種。全生育期221天。幼苗半匍匐,葉片較窄,色濃綠;分櫱力較強,成穗率中等。株型鬆緊適中,旗葉寬大舉,穗層整齊。株高80厘米。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產量三要素分別為畝穗數朽迎局40.53萬,穗粒數31.0粒,千粒重50.0克。抗性鑑定接種鑑定結果:感赤霉病;高感白粉病;感紋枯病。
引種產量表現:平均畝產537.66千克,較對照濟麥22增產3.53%。7點匯總,7點增產。
栽培技術要點:1.適宜播種期10月上中旬,每畝18-22萬基本苗。2.施足底肥,在農家肥的基礎上畝施純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60%,追肥40%。五氧化二磷6-7千克,氧化鉀6-8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注意預防倒春寒和防治白粉病等病蟲草害。
種植風險提示:注意預防倒春寒。
引種備案意見:符合安徽省引種備案相關要求,同意引種備案。

國審公告

品種信息

審定編號:20210033
品種名稱:鄭麥22
申 請 者: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
育 種 者: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
品種來源:周麥22/百農AK58//偃展4110

特徵特性

半冬性,全生育期227.8天,比對照周麥葛束芝霉18熟期略早。幼苗半匍匐,葉片細長,葉色深綠,分櫱力較強。株高79.3厘米,株型較鬆散,抗倒性較好。整齊度好,穗層厚,熟相好。穗紡錘形,長芒,白粒,籽粒半角質,飽滿度較好。畝穗數40.4萬穗,穗粒數31.4粒,千粒重46.6克。抗病性鑑定:慢條鏽病,高抗葉鏽病,高感白粉病、紋枯病、赤霉病。品質檢測:籽粒容重789克妹境定/升、789克/升,蛋白質含量16.2%、15.2%,濕麵筋含量41.6%、35.0%,穩定時間4.7分鐘、6.5分鐘,吸水率60%、57%。

產量表現

2017-2018年度參加黃淮冬麥區南片水地早播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87.9千克,比對照周麥18增產5.8%;2018-2019年度續試,平均畝產596.5千克,比對照周麥18增產5.6%;2019-2020年度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95.7千克,比對照周麥18增產6.2%。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播期10月上中旬,畝基本苗14萬-22萬,注意防治蚜蟲、白粉病、赤霉病、紋枯病。

審定意見

該品種符合國家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黃淮冬麥區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陽市(淮河以南稻茬麥區)和南陽市南部部分地乃碑嫌區以外的平原灌區,陝西省西安、渭南、鹹陽、銅川和寶雞市灌區,江蘇省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以北地區,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區高中水肥地塊早中茬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播期10月上中旬,畝基本苗14萬-22萬,注意防治蚜蟲、白粉病、赤霉病、紋枯病。

審定意見

該品種符合國家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黃淮冬麥區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陽市(淮河以南稻茬麥區)和南陽市南部部分地區以外的平原灌區,陝西省西安、渭南、鹹陽、銅川和寶雞市灌區,江蘇省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以北地區,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區高中水肥地塊早中茬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