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麥119(豫審麥2014030 鄂審麥2015002)屬半冬性中熟強筋品種,生育期210.8~212.4天。幼苗半直立,葉片短寬,長勢旺,葉色濃綠;春季返青起身晚,兩極分化快,分櫱力中等,成穗率一般;株型偏緊湊,旗葉寬短上舉,穗下節短,穗層整齊,株高77~78cm,莖稈彈性好,抗倒性好;長方型穗,長芒,白殼,白粒,角質,飽滿度較好,黑胚率低;耐後期高溫,成熟偏晚,熟相好。產量三要素:畝穗數38萬左右,穗粒數37粒左右,千粒重47g左右。主要推廣區域為豫南和鄂北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麥119
審定編號,選育單位,品種來源,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抗病鑑定,品質分析,播期,播量,施肥,病蟲害防治,審定區域,品種來源,品質產量,特徵特性,栽培要點,適宜範圍,
審定編號
豫審麥2014030 鄂審麥2015002
選育單位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
品種來源
濟麥1號/鄭麥366
特徵特性
屬半冬性中熟強筋品種,生育期203~212.4天。幼苗半直立,葉片短寬,長勢旺,葉色濃綠;春季返青起身晚,兩極分化快,分櫱力中等,成穗率一般;株型偏緊湊,旗葉寬短上舉,穗下節短,穗層整齊,株高77~78cm,莖稈彈性好,抗倒性好;長方型穗,長芒,白殼,白粒,角質,飽滿度較好,黑胚率低;耐後期高溫,成熟偏晚,熟相好。產量三要素:畝穗數38萬左右,穗粒數37粒左右,千粒重47g左右。
產量表現
2009~10年度,參加河南省南部組預試,折合畝產591.6公斤,比對照品種增產26.4%;
2010-11年度參加多點產比試驗,平均折合畝產487.1公斤,比對照品種增產11.0%;
2011~2012年度河南省南部組區域試驗,5點匯總,5點增產,比對照品種增產8.4%,極顯著;2012~2014年度河南省南部組生產試驗,分別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2.1%、5.9%。
抗病鑑定
2011~2013年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接種鑑定:中抗條鏽病、白粉病;中感葉鏽病、紋枯病,中感赤霉病;田間自然發病輕。
品質分析
2012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含量15.55%,容重765g/L,濕麵筋含量32.8%,形成時間8.7min,穩定時間13.5min;2013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含量16.36%,容重786g/L,濕麵筋含量30.3%,形成時間6.3min,穩定時間7.7min。
播期
豫南、豫西南及鄂北10月10日—11月15日均可播種,最佳播期10月15日—30日。
播量
高水肥地塊以每畝18—23斤為宜,中低肥力地塊可適當增加至25—28斤,若延遲播期每推遲3天請畝增加播量1斤。
施肥
底肥建議使用氮磷鉀比例為16:16:16的複合肥80斤,返青拔節期配合澆水,再追施20至30斤尿素;或用氮磷鉀配比合理,適宜當地土壤需肥結構的優質複合肥100斤“一炮轟”。
病蟲害防治
該品種綜合抗逆性強,農民根據當地習慣正常管理即可,無需特殊管理。重點做好返青拔節期和抽穗揚花期病蟲害防治即可;
審定區域
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省南部稻茬麥區中等以上肥力地種植。2015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還適於湖北省北部小麥產區種植,前茬作物為水稻的田塊不宜種植。
品種來源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用“濟麥1號/鄭麥366”經系譜法選擇育成的小麥品種。2015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品種審定編號為鄂審麥2015002。
品質產量
2013~2015年參加湖北省小麥鄂北組品種區域試驗,品質經農業部穀物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90克/升,粗蛋白含量(乾基)13.62%,濕麵筋含量28.8%,穩定時間7.7分鐘,主要品質指標達到中筋小麥標準。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75.14公斤,比對照鄭麥9023增產4.83%。其中:2013~2014年度畝產484.66公斤,比鄭麥9023增產5.96%;2014~2015年度畝產465.62公斤,比鄭麥9023增產3.69%。
特徵特性
屬半冬性品種。幼苗生長半直立,苗期葉色濃綠,葉片寬、短,分櫱力中等。株型較緊湊,莖稈蠟粉較重,穗下節間較短,劍葉較短、上舉,葉尖枯較重。穗層較整齊,穗長方形,長芒,白殼,籽粒白皮、角質,後期熟相較好。區域試驗中株高76.4厘米,畝有效穗32.7萬,每穗實粒數32.7粒,千粒重46.7克,生育期203天,比鄭麥9023遲熟3天。抗病性鑑定為高感赤霉病、紋枯病,中感白粉病,中抗條鏽病;田間倒伏輕於鄭麥9023。
栽培要點
1、適期早播。10月中下旬播種,畝播種量12公斤左右,畝基本苗16萬左右,晚播田塊適當增加播量。2、科學施肥。一般畝施純氮12~15公斤、五氧化二磷8~10公斤、氧化鉀8~10公斤。氮肥一般70%作底肥、30%作追肥,追肥於拔節前施入為宜。3、加強田間管理。注意清溝防漬,控旺促壯,防止倒伏。4、重點防治赤霉病、紋枯病,注意防治白粉病、條鏽病等病害。5、適時收穫,防止穗發芽。
適宜範圍
適於湖北省北部小麥產區種植,前茬作物為水稻的田塊不宜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