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績(1813-1874年),字紀常,號戇士,別署夢香園叟,廣東新會雙水區橋美村人。
基本介紹
- 本名:鄭績
- 別稱:別署夢香園叟
- 字號:字紀常
號戇士 - 出生地:廣東新會雙水區橋美村
- 出生時間:1813
- 去世時間:1874
人物簡歷,早年經歷,個人事跡,個人作品,
人物簡歷
自少攻讀四書五經,多才善辨,能書工詩,擅繪畫兼習醫術。年青時代,屢試不第,遂絕意仕途, 另謀出路。初業醫,後放棄,轉而以賣字畫為生。四處泛遊,受到書壇畫苑知名人士賞識,名聲大噪。上自官吏,下至平民,遇有喜慶屏壽幛,以得他的字畫為榮。因而所到之處,前來求書畫的人,常擠滿屋舍;而投贈報酬的錢銀肉食,不可勝數。但是,他生性任俠,疏財仗義,樂善好施,周濟貧困,以至四壁蕭條,家無積儲。中年,又放棄賣字畫生涯,轉而經營鹽業。因他操縱有術,進出居奇,不半載便獲大利。販鹽三十餘年,全無拖欠應繳的鹽餉,而自己盈利亦很可觀。
早年經歷
鹹豐七年(1857年),湖北省為籌軍餉,來廣東招人捐官(官銜),無人回響。鄭聞知此事,認為子民百姓受國家君主恩德,如今疆土有警,怎能坐視?於是,暗中變賣家產,捐輸千金以為倡導。
同治五年(1866年)秋,大水困廣州,積水難退,居民受害,當局計議疏浚“六脈渠”下水道,苦於費用無著落,遲遲未能動工。鄭知悉後,慨然帶頭出資千金,並親自肩擔浚渠工程,排除水患。同治八年,官方多次行文追征連陽地方“十萬逋課”(即十萬元欠稅),有關人士束手無策。鄭出於同情心,動用他的關係和影響力,四處張羅,飛函求援,不十日遂解連陽的困難。
個人事跡
新會縣衙的差役向來橫行霸道, 城鄉紳士亦不敢和他們抗爭。有鄭氏族婦和堂嫂口角忿而自盡,知縣令查訪案情,以便辦理。而差役藉機勒索,拆毀事主鄰近房屋數間,把器具衣服掠奪一空。 鄭聞知,率事主家人赴縣鳴冤。知縣方觀海聞知,大為震怒,查訊屬實,嚴懲了這郡差役,令歸還所搶的財物,罰賠修屋銀300兩。從此,縣役的凶威稍斂。
同治九年(1870年),鄉鄰有莫、鄭兩姓械鬥,各聚千人,炮火鏖戰七日夜,死十餘,傷以百計。 縣官武棄無能制止,便到廣州請鄭回鄉排解。他親到械鬥場所,在雙方炮火互射的空間,昂然慷慨陳詞,說以利害,令眾感悟,即日繳械罷斗,相與和好,官民齊稱其為“一代之雄”。
晚年,他隱居廣州越秀山南麓自營的別墅,園曰夢香, 居曰夢幻樓、夢寄。
遺蹟有:新會杜阮叱石岩下石壁上有其擘窠大書“一洗紅塵”四字:雙水藏有他於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繪的《金錢圖》, 圖中有寓意深刻的題詞。
個人作品
鄭績著有《論畫》2卷、《夢幻居畫學簡明》、《夢香園剩草》等。今新會博物館藏有他於同治年間畫的《山水人物圖》、《晚汀漁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