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發明(貴州省貴陽市息烽縣溫泉鎮興隆村護林員)

鄭發明(貴州省貴陽市息烽縣溫泉鎮興隆村護林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鄭發明,男,1958年9月生,貴州省貴陽市息烽縣溫泉鎮興隆村護林員。

2020年9月17日,中央文明辦發布2-7月“中國好人榜”,被評為“敬業奉獻好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發明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58年9月
  • 職業:護林員
  • 性別:男
  • 獲得榮譽:中國好人榜-敬業奉獻好人
人物事跡,獲得榮譽,

人物事跡

他穿行的腳步留在林間,辛勞的日月也被刻在樹木的年輪里,他自喻為“大山的兒子”!四十餘載的護林堅守,光陰轉瞬即逝,曾經青澀的青年,如今已變得滄桑。昔日光禿禿的荒山,經過他的精心看守、呵護,變成了茂密的青山。他把一身的經歷都獻給了美麗鄉村的青山,獻給美麗中國的“綠洲”。他就是山林的守望者,貴陽市息烽縣溫泉鎮“青山衛士”護林員鄭發明。
“老鄭,又去巡林了啊?”每天早晨,鄭發明吃過早餐,帶上鐮刀和鋤頭,還有一壺水,騎上自己攢錢買的機車,又開始了巡林之路,這條“路”,鄭發明自1977年就開始踏足,一走就是43年。“今天是清明節的前一天,上墳祭祀的人很多,雖說清明上墳祭祖是一個傳統節日,我們應該繼承。然而,冬春草木乾,嚴防火燒山。清明期間必須要注意燒紙、點燭、點香、燃放鞭炮、燃放煙花等,注意火種引起火災的發生,如果發生造成的後果將不堪構想。所以,我要特別注意防火、提高防火意識。清明這幾天,天氣乾燥,我得把妻子叫上一起分頭巡山。嚴防上墳祭祖的村民帶火種進入山林,確保森林防火安全。”這是護林員鄭發明2020年4月4日所寫的巡山日記。“現在是7月,主要是防蟲害,找出病死的樹木進行處理,到了11月至次年5月就是森林高危火險期,要帶上鐵鋤和鐮刀,深入山林排查種種隱患,碰上春節和清明,更是火災高發期,我會叫上老伴一起,讓她負責在進山口出設卡蹲點守候,我則將墳地周圍的雜草提前清理,並引導上墳祭祖的人在山下燃放鞭炮。”
跟隨他的腳步,一路上他不善言談,只有講起巡山的故事時才顯得神采奕奕。鄭發明說:“這裡就是‘天台叢林’,總面積達505.8公頃,是國有林場。上世紀60-80年代,‘天台叢林’附近幾個生產隊,為了春耕生產,常年在‘天台叢林’里鏟灰積肥,小樹苗遭到嚴重鏟、燒、砍、盜,所剩大樹寥寥無幾。後來,我一邊護林,一邊植樹,義務植樹造林20餘畝,樹長高了、多了、密了、大了,各種飛禽走獸的種類已隨著增多了。如今,‘天台叢林’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是息烽溫泉的八大景之一。”小樹長成林,偷砍盜伐隨之而來。“2011年前在偏遠的村寨,交通不便,經濟落後,部分村民生活比較貧困,經常有人偷偷跑到山上來砍樹賣木材,或是直接拿去燒柴用。”鄭發明說。針對屢禁不止的盜木和偷伐問題,鄭發明也自有一套應對之法。“在山林里,要看路口蜘蛛網是否完整,沿途的樹木是否被留下記號,就能以此來推斷作案者的路線時間,而提前防備。每逢陰雨天的晚上也要巡邏一遍,這種天氣常常有偷伐者趁機作案。”那段時間,他一刻都不敢懈怠,經常半夜三更還在巡邏。43年來的巡山經歷,鄭發明對山上的一切都了如指掌,他甚至練就了耳聽八方的“職業敏感”,能夠輕鬆分辨出山上動物與人的行動路徑。因此,再狡猾的作案者在他這裡也只能“束手就擒”。有一次,巡邏時發現山林的樹皮被人為割破,鄭發明非常警惕,猜想這應該是盜伐者刻下的標記。當晚,夜黑風高之時,他在下山的主要路口,果不其然,將盜伐者逮個正著。“護林到現在,我大概抓了上百個盜木賊。”鄭發明頗為自豪地說。
鄭發明自當上護林員開始,每天都要到山裡巡查,這已成了他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山密林,人跡罕至。同時,森林中也危機四伏。幾十年來,鄭發明常常一個人巡山護林,進山的路都是土坡,土坡厚厚的松針特別容易打滑,有很多地方根本沒有路,有時還會遇上毒蛇,甚至會被毒蟲、毒蛇咬傷、蜜蜂蜇傷,巡山時就得分外注意。“2012年的夏天一次巡山,還‘狹路相逢’過野豬。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即便到現在,還心有餘悸。不過,後來遇得多了,也知道野豬不會無緣無故傷害人,也就不害怕了。同時心裡也感到高興,如今的生態已經變得更好了。幾十年來,山裡的叢林是我日夜守護的‘家園’。”鄭發明坦然地說。在鄭發明的管護下,天台村守住了綠水青山,守來了“綠色銀行”,然而,他的生活卻依舊清貧。鄭發明剛參加護林工作時,家庭條件特別艱苦,每月工資只有300元。2003年妻子多次勸他到西洋公司上班,每月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資。鄭發明卻放棄了。鄭發明不顧妻子的嘮叨、埋怨,親朋好友的反對,最終還是留了下來。“錢少點就少點,如果看到這些樹被偷砍了,那多可惜呀!”鄭發明說。“現在村民們都很支持我的工作,哪片樹林有什麼動靜,他們都會及時通知我,大家保護森林的責任意識越來越強了,我已經很滿足了。”
人們都知道,鄭發明巡山有兩件寶貝:一把鐵鋤、一把鐮刀,每次進山他都會帶著,用它們來“披荊斬棘”。但還是防不勝防,經常回到家發現衣服、身上已被樹枝掛得滿身傷痕。“這是常事,習慣了。”鄭發明淡淡地說。從青壯年到烏髮染霜,鄭發明在每個山頭、每個角落,都清晰地印刻下他的腳印,磨壞的幾百雙鞋成了他最好的“功勳”。每天巡山幾十里,一月就能走壞一雙鞋,43年的堅守,穿破幾百雙鞋。“最多的時候,一個月穿壞了四雙鞋,鞋底全被樹枝穿破,還把腳都磨破了皮。”鄭發明如是說。當有人問他:“老鄭,您都已經這個年紀,還在護林,不累嗎?”鄭發明卻笑著說,“我護林已經幾十年了,山裡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都是我的‘親人’,我與它們有了感情,雖然已經60多歲了,體力不及從前,只要看到這鬱鬱蔥蔥的樹林,聽到森林裡的鳥叫聲,聞到山間的野花香,我就覺得自己活得充實,活得很值,我還要繼續看護好這些山林。”如今,天台村的國有森林中孕育著700多種草本和木本植物,上百年的紅豆杉、銀杏、楓香樹、櫸樹等珍貴樹木在這裡巍然挺立,正月里各種植物開枝開花,吸引著周邊遊客紛紛前來觀賞遊玩。
鄭發明作為一位平凡的護林員,幾十年的護林堅守,如今兩鬢斑白、頭上的銀髮逐漸遞增,光陰轉瞬即逝,曾經青澀的青年,如今已變得滄桑。領著微薄的護林收入,帶著妻子堅持走著“二萬五千里”的巡山路。昔日光禿禿的荒山,經過他的精心看守、呵護,卻變成了茂密的青山。鄭發明以藍天為伴,青山為家,40年堅守他心中的那抹綠,把一身的經歷獻給美麗鄉村的青山,獻給美麗中國的“綠洲”。

獲得榮譽

2020年9月17日,中央文明辦發布2-7月“中國好人榜”,被評為“敬業奉獻好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