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用璉

鄭用璉

鄭用璉,男,1946年8月生於武漢市,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用璉
  • 出生地:武漢市
  • 出生日期:1946年8月
  • 性別:男
人物經歷,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964-1970年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本科畢業,1978-1981華中農業大學年獲碩士學位,1986-1989年華中農業大學獲博士學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教育部生物科學與生物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生物學理科人才培養基地首席教授,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首席教授;中國民主同盟湖北省委員會副主委,湖北省第十屆、十一屆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湖北省人民政府參事,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四屆諮詢委員會委員,武漢市人民政府專家顧問團生物技術組組長。

主要貢獻

先後赴泰國Kasetsart 大學, 加拿大Manitoba 大學, 斯里蘭卡國家基礎科學研究院, 莫斯科大學生物技術中心和美國Wisconsin大學,A&M大學,Oregon州立大學從事植物分子生物學的合作研究, 並作為聯合國糧農組織生物技術顧問赴朝鮮進行講學和培訓科學家。 長期從事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的教學及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基礎理論攀登計畫,863國家高新技術發展計畫,948國家引進國際先進科學技術計畫,973國家重大基礎理論研究等研究課題30項。科研積累主要體現在:
(1)分析了玉米CMS線粒體DNA的遺傳多型性、建立了胞質分類的生物技術體系;成功地構建了高質量的mtDNA的BAC文庫,克隆到由atp9三個區段嵌合重組形成的S胞質育性候選基因orf77,並證實了orf77在不同核背景下的表達差異和轉錄起點,提出了orf77所在的DNA區段雙向轉錄對雄性不育表達調控的分子模式;發現了orf77胞質育性候選基因mRNA的高頻率編輯現象與育性表達的相關性,為最終闡明玉米S組CMS的育性機理提供了證據。
(2)在繪製高密度玉米分子標記連鎖圖譜的基礎上,定位了CMS恢復基因Rf3、品質基因Du和與雜種優勢相關的QTLs,並採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技術完成了Rf3 rf3的近等基因系選育,和基於MAS技術的優良雜交種改良版的選育。同時利用分子標記技術完成了我國西南地區玉米地方種質資源的遺傳多型性評價;建立了雲南糯玉米,爆裂玉米地方品種的指紋圖譜。基於MAS技術構建了156個銜接式單片段導入系的群體,為玉米的功能基因組研究搭建了重要的材料平台。
(3)利用Mu轉座子構建了近7000個插入突變體庫,從中獲得一個高Lys隱性突變基因o16, 並將其定位在8.09bin的位點上,與o2基因聚合後使籽粒Lys含量較普通玉米提高了3倍,研究了o2基因內的不對稱交換導致了玉米的異雄核受精現象。
(4)採用cDNA晶片和SSH技術開展了玉米S-CMS,抗絲黑穗病,耐鹽,耐鋁毒,耐漬,玉米千粒重等重要農藝性狀的功能基因組研究,揭示了相關性狀的基因表達譜,發現並驗證了部分重要的功能候選基因。採用與禾本科模式植物水稻的比較基因組研究策略,探索了定位與克隆重要玉米功能基因的新途徑。

獲獎記錄

長期從事植物基因組、功能基因組和以轉基因為主的生物技術的教學與研究,先後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博士點基金,國家攻關,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等各類國家重要科學研究課題84項。培養博士後,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達80餘人。發表學術論文62篇,2003年被評為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 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教育部二等獎1項,湖北省人民政府一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編寫專著和教材5部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