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振(延平儒學教諭)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鄭玉振(出生乾隆十三年1748卒待考),字聲伯,號愚亭,別號古屯,清代福建龍溪縣古縣社人。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進士。出任和順知縣,巧斷疑案,百姓稱頌

基本介紹

  • 本名:鄭玉振
  • 字號:字聲伯號愚亭
  • 所處時代:清代
  • 出生地:福建龍溪古縣
  • 主要作品:《雲洞讀韓》等
  • 別號:古屯
鄭玉振(出生乾隆十三年1748卒待考?),字聲伯,號愚亭,別號古屯,清代福建龍溪縣古縣社人。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進士。出任和順知縣,巧斷疑案,百姓稱頌。因疾告歸鄉里。乾隆六十年(1795年)漳州大飢,首倡捐銀廣糴賑濟饑民。後又出任延平儒學教諭。著有詩文集《古村閒話》、《雲洞讀韓》等若干卷。
摘自《龍溪古縣治顏厝鎮》:
在顏厝,就有這么一個人,家鄉人稱他為“蕃薯縣令”,傳說著
"“挑著白銀上任縣令,挑著空擔回老家”。在“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為官“黃金年代”里,這樣的人很特別。
此人姓鄭名玉振,字聲伯,號愚亭,別號古邨,清代福建龍溪十二三都古縣人,今龍海市顏厝鎮古縣社人。生於乾隆十三年(1748 年),卒年待考。
鄭玉振天資聰穎,過目不忘,記憶力驚人,“詩韻講章世所不可讀者一見輒無遺(光緒版《龍溪縣誌》語)”。先天異人稟賦加上名師的指點,成就了玉振的功名。當時漳州最有名的學者劉希周就是看中他這良好稟賦,收其為徒。劉希周,字起濂,號東溪,長泰人。乾隆六年 1741 年拔貢,1754 年聯捷進士,授夾江知縣,有政聲。據載,時漳州學界數他和海澄葉廷推二人藏書最多,素有藏書家之美譽。後遇父母喪回家守孝,生性恬淡的他厭倦宦海浮沉,藉故不再出仕,在老家長泰開館授業。他滿腹經綸,學富五車,受教的學生每每參加科考均獲佳績,每期高中人數均占全漳州高中人數一半之多。其弟劉希孟堯劉希程在他指點下均高中舉人。就在這樣名師的指點下,鄭玉振學業突飛猛進。
鄭玉振於清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 年)高中進士,是清中後期龍溪縣為數不多的進士之一。縱觀他一生,可謂生逢其時。青壯年時期處在經濟繁榮的乾嘉盛世,文化也空前繁榮,那時人才濟濟,一批文化精英異常活躍,引領風騷,一時社會文風鼎盛。在這群精英階層里,我們不能不提到一個人,一個對漳州有影響的人,他就是漳浦蔡新。
蔡新(1707-1799 年),字次明,號葛山,別號緝齋,漳浦下布人。乾隆元年(1736 年)登進士第。蔡新在朝任職 50 年,歷任吏、禮、兵、刑、工等部尚書,官至文華殿大學士。他在乾隆朝威名赫赫,是仕途常青樹、文學界耆宿,其干政能力、文學造詣和人品皆深得乾隆賞識,被任為《四庫全書》總裁,是紀曉嵐總撰的頂頭上司,退休後,乾隆還常與他保持詩書往來。這樣的一位標桿性人物,全漳州人以其為榮為榜,所產生的激勵能量前所未有,給鄭玉振的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的。面對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鄉、老前輩,又曾同朝為官,鄭玉振與蔡新兩人肯定有過交往。後來鄭玉振與蔡新結成忘年之交,隨著交往深入,兩家又發展成姻親關係。古縣大庵“積蒼廟”是古縣鄭氏家族的社廟,鄭玉振倡議重修,蔡新題寫“蒼生霖雨”匾和半副鸞架贈給積蒼廟,以示慶賀,可見兩人的關係密切,可以說蔡新就是
鄭玉振的入仕引路人。
鄭玉振為官第一站是近西北的貧困縣要山西省和順縣。話說當年山西省和順縣有一婦人因產風而死,其娘家卻說受欺而服毒自殺,狀告至官府,和順縣正堂鄭玉振接案後,不避屍腐流濃,親往驗屍。經仔細觀察發現,屍中流出白點凝結成塊,剔取審視,乃屍蟲開始生成,鄭玉振心中有了答案。為求無誤,再問左鄰右舍皆言產後冒風而死。對於這樣一個司空見慣的案件都親自查驗。案件大白之後,對誣告之人依法查辦。幕僚得知後連忙勸其不可重罰誣告者,因誣告者狡黠,建議讓雙方賠償私了,防止誣告之人再上告惹事,影響政績形象。鄭玉振認為如果因狡黠而放了他,是在教百姓為黠,如果為官考慮避禍,那是在教壞民眾,與沒有刑罰等同。
當年和順縣鬧饑荒,百姓流離失所。面對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作為一縣之長,鄭玉振心急如焚,必須想辦法幫百姓度過災荒。一聲“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長嘆,或許是和順縣百姓之福,這一聲長嘆激發了他靈感---他想到了家鄉的蕃薯。蕃薯是一種生長適應性強,種植期又短的作物,在家鄉漳州被廣泛種植。他速命家僮回鄉請父老鄉親捐贈蕃薯,再運往和順縣教百姓種植。功夫不負苦心人,很快百姓有了收成,順利度過災荒。全縣百姓感恩戴德,不忘玉振救命之恩,呼之為“蕃薯縣令”。
時間轉眼即逝。任期屆滿,玉振奉命押運銀餉去潼關。重任在肩,一路上他一絲不苟,謹慎有加,很快就積勞成疾,於是向朝廷請歸故里。得知訊息,整個和順縣的百姓像砸了鍋,一些社會上有名望的人和民眾代表自發組織到省府懇留。省府認為不能擅違規定,愛莫能助。在場的代表嘆息不已,只好作詩與別。後來,和順縣百姓自發集資為他建生祠,紀念這位好官。
鄭玉振回到故鄉龍溪古縣社,靜心調養身體,同時不忘熱心公益。乾隆六十年(1795 年)漳州大飢,首倡捐銀廣糴米,施粥賑濟饑民,救活百姓無數。乾隆三十年東門外樓毀於火,龍溪知縣宋學源重建,嘉慶十二年(1807 年)鄭玉振與東山社黃金蓮(相傳為鄭玉振的姐夫,舉人出身)等捐資續修城垣垛口窩鋪。嘉慶十三年公元 1808 年,鄭玉振首捐白銀一百兩倡置白雲岩田產以供祭用,使春秋二祭能按時舉行,典禮也比之前更隆重。
鄭玉振一生心念桑梓,重視修文治世,在重修白雲岩朱子祠一事上嘔心瀝血。公元 1784 年春的一場大雨,朱子祠塌,這年冬天,鄭玉振高中返鄉,得知此事,發動鄉賢和一些愛心人士重建祀祠。在他的運籌下,朱子祀祠連同新建的唐公祠很快建成。鄭玉振的善舉使朱子教化之跡得以保存。他在白雲岩朱文公祠內的葉白雲山紫陽書院建置祭田記曳中寫道院“從前蘇軾寫過一篇《潮州昌黎伯韓文公廟碑》的文章中說耶韓公的神靈遍天下,如比水在地里,沒有哪個地方不存在,而潮州人對韓公獨獨信奉得那樣深切,思念那樣至誠爺何況(朱文公)先生之道極大,教化影響我鄉更深遠,而我鄉表達對先生敬慕的感情,比起潮州人對韓公來得更深切,也是本來應有的事。。。。”
鄭玉振身體康復後復仕,轉任延平府(今南平市)儒學教授一職,不久就告老還鄉,致力筆耕,寫就詩文集《古村閒話》、《雲洞讀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