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於1948年的友發集團(YHI GROUP)於2003年7月3日在新加坡交易所掛牌上市,它是在亞太地區19個城市設立30餘間子公司、聯營公司和關係企業的區域性跨國企業,1995至1999年友發集團連續5年獲得由新加坡經濟發展公司支持評選的“新加坡最佳五十家企業獎”殊榮。2003年獲得新加坡政府“國家人力資源發展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添和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企業家
- 性別:男
簡介,人物介紹,公司經營範圍,專訪鄭添和,與未來一起輝煌,打滾40年,
簡介
人物介紹
友發國際有限公司集團董事長——鄭添和
公司經營範圍
友發集團主要業務包括鋁合金輪圈的製造分銷,輪圈、輪胎、電池以及高爾夫球小車等的代理分銷。鋁合金輪圈製造分銷方面,主要通過分別位於中國上海、中國蘇州、中國台灣以及馬來西亞有四間鋁合金輪圈製造工廠面向全球客戶供貨。友發集團成功地創造及行銷其自有品牌的鋁輪圈———雅泛迪輪圈(Advanti),深受全球客戶的歡迎。世界頂級品牌OZ、ENKEI在友發集團的努力下,銷售網路也遍及亞太地區的各大角落,良好口碑已深入人心。在輪胎方面,新加坡友發集團作為橫濱輪胎YOKOHAMA(乘用車)在中國的授權經銷商經過不懈地努力,開拓了遍及全國(省、市、地區、)的經銷網路。在汽車蓄電池領域,友發集團與日立蓄電池的合作始於1973年。
集團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進入中國市場,代理銷售日本橫濱輪胎,2001年還與日本橫濱輪胎株式會社一起投資建立“杭州橫濱輪胎有限公司”。1999年獨資在上海建立了“友發鋁業(上海)有限公司”,2004年為了更好地為國內消費者提供優秀的輪圈產品,設立了“雅泛迪鋁業(上海)有限公司"及“上海雅泛迪經貿有限公司”分別負責面向國內市場的輪圈製造和銷售。同時還設有為輪圈製造提供支持的“無錫東聖表面處理有限公司”以及“浦斯聖精密模具(上海)有限公司”。2006年,為滿足國際市場以及國內市場對輪圈產品日趨增長的需求,設立了“蘇州雅泛迪鋁業有限公司”以擴充輪圈生產能力。
專訪鄭添和
與未來一起輝煌
《Vehicle》:友發集團旗下的OZ輪圈已經是F1的贊助商,據悉貴集團旗下雅泛迪輪圈也將在明年開始贊助F1賽事,是基於那些方面的考慮?
鄭添和:雅泛迪輪圈將在明年開始,贊助F1的紅牛車隊,為其提供雅泛迪所生產的高性能輪圈。
F1是汽車愛好者的天堂,全球最頂級的汽車運動,也是科技含量最高的汽車運動之一,對各個部件的要求極高,雅泛迪通過贊助F1車隊,一方面,通過這種高級別的賽事,向消費者展示和證明雅泛迪輪圈優異的品質和卓越科技含量,另一方面,也通過參加F1這種頂級的賽事,獲取寶貴的經驗,不斷提高我們的技術實力與科技含量,帶給消費者與眾不同的輪圈升級改裝體驗。
《Vehicle》:雅泛迪輪圈在中國市場的拓展情況如何,在廣東地區的市場占有量是多少?
鄭添和:目前,雅泛迪在中國市場的銷量,比例並不高,約占到雅泛迪全球總銷量的2%,這是由於中國的汽車市場起步較晚,而且第一次購車所占比例較高,導致中國輪圈升級改裝並不普及的緣故,但是,我們非常看好中國後市場,相信這個市場會迅速放大,依據歐美及日本等汽車改裝升級經驗來看,在汽車保有量增加,第二次購車比例提高的情況下,汽車後市場的輪圈升級改裝會有一個大幅度的提升,中國市場亦是如此,我們深信,在未來幾年內,中國汽車後市場輪圈升級改裝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
目前,我們旗下和代理的品牌,幾乎占據了廣東絕大部分的中高級的輪圈升級改裝市場,我們的ENKEI、OZ、雅泛迪輪圈產品,是廣東地區最受中高級改裝車主喜愛,也是能見度最高和口碑極佳的輪圈產品之一,而中高級輪圈升級改裝市場,約占廣東地區總市場的10%左右。
《Vehicle》:雅泛迪輪圈目前產品均銷往後市場,有沒有考慮進入前裝OEM市場?
鄭添和:目前雅泛迪的輪圈產品僅在後裝市場銷售,這也跟集團的背景有關係,友發集團從成立伊始,一直專注於汽車後市場的耕耘,對汽車後市場有著較深的認識和理解,目前在國內後市場輪圈領域,雅泛迪是唯一一家對零售商進行定期培訓的輪圈升級製造商。
《Vehicle》:VIP改裝也是目前輪圈升級改裝的趨勢之一,友發集團將如何應對目前的這種改裝趨勢?
鄭添和:目前,我們所擁有或代理的輪圈品牌,涵蓋了輪圈升級的方方面面,OZ輪圈主攻歐美高性能輪圈領域,即將進入中國的KONIG輪圈將在歐美概念車領域大展拳腳,而雅泛迪系列輪圈,則涵蓋了初級、中級及高級改裝領域,通過優異的品質和獨特的設計,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帶給消費者超凡的感受和體驗。
打滾40年
2009年07月03日14:47 生意社
生意場07月03日訊 走進友發國際集團(YHI Group)位於裕廊的展覽室,滿牆大大小小、琢磨得閃亮的鋁製輪圈映入眼帘。仔細一看,發現自家品牌雅泛迪(Advanti)輪圈上,各掛了一個小小的名牌,註明它身為一級方程式(F1)大賽車的正牌贊助者身份。 為輪圈“掛牌”,這是集團主席鄭添和的獨家創意。他說:“內行人看設計,外行人看品牌。就像女人買包包一樣,可別小看這塊牌子,在兩個價格一樣的輪圈中,它為消費者提供多一層信心保障。” 把輪圈和名牌手提包掛鈎,且不論這份靈感是否來自鄭夫人的購物習慣,這一招的確奏效。 根據市場調查,雅泛迪輪圈自從今年3月宣布贊助F1大賽以來,品牌仿佛鍍了金,零售價至今已增長5%,銷量也在經濟不景、中國和台灣競爭對手的銷量紛紛走低達20%的大環境下保持穩定,成為市場低潮中的異數。 為車子裝上鋁製輪圈,是近幾年來擁車族中間興起的一股潮流。然而,潮流來得快去得也快,這一點,在業界打滾30多年的鄭添和心知肚明。他說:“輪圈是時尚,經濟不好馬上就會被淘汰,因此保持領先相當重要。” 至於該如何保持領先?答案是品牌。 鄭添和說:“我們要推行的是‘affordable luxury’概念,也就是買得起的名牌。” 他相信,品牌是在中國和台灣設廠生產的友發勢必要走的一條路。目前在兩岸142名以代工為主的同行中,友發是唯一主攻品牌的集團,也是全球售後市場中最大的一家。 他自2002年起,實行了“雙品政策”:品質和品牌,雙管齊下。去年,友發位於蘇州的生產線引進了長期商業夥伴日本遠輕鋁業(Enkei)的機械生產和管理技術,這代表生產的最高層面。 另外,自2005年也著手進行第二品:品牌。自家品牌雅泛迪的產能力從三年前一路飆升,從總產量的23%增加到現在的50%,每年生產300萬個輪圈。下一波主打,就是贊助第一級方程式大賽車。 自今年3月起,友發在三年內投資600萬美元,每年贊助400個輪圈給STR車隊,成為本地第一家贊助這項大賽的公司。輪圈將由集團持有35.51%股權的義大利鋁輪圈製造商OZ提供,OZ長期以來是一級方程式的三大鋁輪圈贊助商之一。 與車界的超級名牌掛鈎,友發有望藉此逐步打造品牌價值,創立第二波時尚。 談到未來的挑戰,鄭添和指出,不少中國企業因成本低、產能過剩而把價格壓低到“壞了市場秩序”的程度,引發短視的業界惡性競爭。目前,兩者價格差異約20%。 他說:“新本地企業的優勢是相對較廣的國際經驗和對品質的堅持。然而,中國企業的學習能力快、也正在轉型邁向國際化。惟有通過品牌,脫離產能過剩的惡性競爭,價格才有上調的空間。” 展望未來,他不諱言,今明兩年,輪胎業勢將面對“前所未有的危機”。 他指出,最大的挑戰來自原料和油價的飆升。他說:“過去四年來,製造輪圈主要原料——鋁的價格上漲100%,能源更激增300%,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暴漲。” 有鑒於此,他決定放慢腳步,把原先將年產能從300萬增加到430萬輪圈的目標,延遲到2010年。 他說:“隨著F1品牌效應的投入,市場在兩年後應該會更成熟。兩年後,我們計畫提升產能,同時也會在中國尋找收購目標。業界產能過剩是個危機,對我們來說卻也是個商機。” 創業路從1萬6000元開始 “我說啊,新加坡第三代太安逸了。” 在鄭添和的口中,這句話乍聽之下頗有點倚老賣老的味道。然而,對比他近40年來一路走過的“拓荒者”式發展軌跡,卻也並不為過。 從年齡的角度看,現年57歲的鄭添和剛好夾在本地第一代(最年輕者75歲)和第二代企業家中間,具備了前者的勤奮及後者的生意頭腦。 1969年,鄭添和高中畢業,家中排行第五的他在父親的要求下,到位於芽籠的輪胎修理店幫忙。當時,他的教育程度,在僅小三程度的父親和本地其他輪胎業者中,算是稀有。他大笑:“那時,輪胎業的大學生不到1%,就算有也不會加入這一行!” 一年後,他靠父親給的1萬6000元在裕廊開了一家小輪胎店,開始了自己的漫漫創業路。 他回憶:“那時,裕廊工業區的道路只延伸到裕廊飛禽公園,業者幾乎清一色做甲板生意,每到黃昏,路上就跑著一輛輛載滿木材的大卡車。” 剛開始,本地舶來品的進口都被洋行壟斷,他的業務也停留在批發和代理進口的輪胎和電池上。然而,一年後,這名高材生卻有不同的想法:“這些洋行的態度‘好練’(福建話,指愛炫耀),為什麼要當它們的跟班?” 於是,他從日本貿易在本地代表“貿易振興會”取得聯絡,寫信到日本向輪胎業者一一查詢:“我一看報價,心想:好啊,這洋行的利潤實在是太豐厚了!” 當時,本地二手貿易商只賺10%,洋行卻抽取高達50%利潤。經過一番衡量,鄭添和開始了進口業務,採用薄利多銷策略,只抽30%,生意也“好賣好賺”。 一年後,年輕的鄭添和剪短頭髮、穿上西裝,只身前往日本探訪日立(Hitachi)和橫濱(Yokohama)兩家大廠。他笑言,不但臨行前被父親訓了一頓做人的道理,更在羽田機場鬧了笑話。 當時,日立派了兩名年輕職員來接他,根深蒂固的職場年資觀念,使他們認為從南洋來的“社長”應該是至少40多歲的中年人,不可能是眼前這個23歲小伙子。“我們在機場大眼瞪小眼,直到人都走光了,對方才上來問我:請問是社長嗎?”這個故事成為雙方茶餘飯後的談資。 日本人做生意,講究情感,不常更換代理商。此行進一步鞏固了雙方的合作關係,讓鄭添和一步步贏得橫濱輪胎、日立電池及遠輕鋁業的獨家代理權,為集團未來的發展奠下了基礎。 92年進中國最早“拓荒”者 從90年代到2000年代,業務分散於新、馬、印尼的友發開始進軍澳大利亞、紐西蘭、中國、香港和台灣,進一步擴大網路,尤其於92年進入中國,成為最早赴當地投資“拓荒”的本地公司之一。 對鄭添和來說,中國是塊蘊含龐大商機的處女地,也是使業務更上一層樓的推介點。 他說:“我90年到中國旅遊,發現那裡的機會多,於是決定來去做生意。一般上,我樂於投資開發中國家,如馬來西亞、印尼和中國。當地進口物資缺乏、商機多,但風險相對也高。” 中國在1995年後才逐漸吸引外資,這使得早在92年就進場的友發卡位成功,取得寶貴的先行者商機。從1995到1997年,友發在中國的批發業務的每月營業額達百萬新元,數額不但是東南亞市場無法比擬的,也使友發業務規模更進一步。 在擴展海外市場的同時,友發也從傳統家族企業轉型到專業的經營模式,實行問責制度,逐漸把重要崗位讓專業人士取代家族成員,足足花了三年時間。 現在,集團的海外業務全數任用外人,九名兄弟姐妹已有五人退休,不包括自己,在位掌權的也只有兩人。 對於家族企業,鄭添和有自己的一番見解。他說:“創業初期,家族企業擁有共患難的精神,這是外人所做不到的。專業人士只能在你建好基礎後,帶著一流的技術進來幫你蓋高樓,這卻是家族企業辦不到的。” 他育有三名兒女,他讓25歲兒子在公司從基層乾起,然後才考慮接班事宜。他說:“手下有30多家公司,我給他10年的時間,爭取專業夥伴和手下對他心悅誠服,一步一腳印地學習。” 另外一項重要轉變,則是從輪胎代理正式邁向輪圈製造業。 鄭添和指出,代理輪胎了幾十年,有感受控於供應商和地域的限制,決定創立自家品牌“Advanti”輪圈,在台灣桃園、中國上海和蘇州設廠生產。 從2000年開始,友發更加快了國際化腳步,進行了19個項目:在本地掛牌上市、收購美國Konig公司、投資義大利O.Z.公司,把業務擴展到中東和加拿大等,讓鄭添和笑稱自己“過去八年老了好多。” 目前,友發在15個國家擁有33家公司,在49個國家中擁有42個代理商,儼然是一個以新加坡為基地的國際集團。去年,旗下輪圈製造業務取得1億5280萬營業額,批發業務的營業額則為2億7410萬元。 回顧過去30多年的經驗,鄭添和認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必須熟悉歷史、地理(以了解成本和運輸時間)、人文(“以世界為市場,人文一定要懂”)、政治(用來計算生意風險)和經濟。做生意,更要建立在“互惠互利、共存共榮”的原則上,這也是自己30多年來秉持的理念。
參考連結:生意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