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法雷,1947年1月生,江蘇泗陽人,漢族。1984年加入九三學社。曾任北京協和醫院腎內科主任、現任九三學社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央醫藥衛生委員會主任,第十屆北京市委員會常委。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法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
- 出生日期:1947年1月
- 職業:教授,博士生導師
- 畢業院校: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醫療系
工作履歷,擅長治療與研究,論文與專著,社會公職,成就榮譽,
工作履歷
《中國當代名醫名院》雜誌編委會委員、
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家聯合會健康專家委員會委員、
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1965年至1970年就讀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醫療系。
1970年至1978年任甘肅酒泉專區醫院主治醫師。
1978年至1981年在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協和醫院內科學系腎臟病專業攻讀研究生,獲碩士學位。
1982年至1988年任北京協和醫院主治醫師。其間,
1985年至1988年赴比利時安特維堡大學腎臟病-高血壓系留學,獲博士學位,並做博士後研究。
1988年至今歷任北京協和醫院腎內科主任、副教授、教授。
曾任九三學社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八屆北京市委員會委員,第九屆北京市委員會常委。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1993年後任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內科教授、北京協和醫院腎內科主任,兼北京腎病學會副主委,中華腎病學會高血壓電解質代謝委員會副主任等職。臨床經驗豐富,重視理論聯繫實際,對腎內科疑難病的診治有較高技術水平。
主要從事慢性腎衰的代謝和早期防治和研究,以及藥物腎毒性、腎小管間質疾病、電解質代謝等方面的研究。在我國首先報告必需胺基酸及α一酮酸治療腎性腎衰,以及IV型腎小管酸中毒、軍團病伴發急性腎衰、急進性腎炎伴出血性間質性肺炎等,對提高我國腎臟病志科診治水平起到了積極作用。
1980年以來已發表論文260餘篇,主編專著兩部,主譯醫學名著"康氏現代治療學",曾獲得中國醫學科學院科研獎等;是一項國家"八五"攻關重點項目的主要完成者之一。
擅長治療與研究
腎臟病的臨床、研究和教學工作,對腎內科疑難病的診治有較高技術水平。
主要從事慢性腎衰的代謝和早期防治和研究,以及藥物腎毒性、腎小管間質疾病、電解質代謝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重點為慢性腎病代謝紊亂與營養治療、腎間質纖維化機制與干預、腎小管病變及藥物腎毒性等方面的研究。
論文與專著
已發表各種醫學論文260餘篇,
主譯醫學名著“康氏現代治療學”,
主編醫學專著3部,
主譯1部,並參與28部專著的編寫。
與他人聯合主編醫學專著3部,包括《腎臟病臨床與進展》、《慢性腎功能衰竭》、《簡明腎臟學》;主譯《康氏現代治療學》、此外,參與《現代內科學》、《中華內科學》、《華夏內科學》、《腎臟病學》等21部專著的編寫。
社會公職
北京腎病學會副主委中華腎病學會高血壓電解質代謝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中央醫藥衛生委員會主任,第十屆北京市委員會常委
《中國當代名醫名院》雜誌編委會委員
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家聯合會健康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聯)
九三學社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第八屆北京市委員會委員
第九屆北京市委員會常委。
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成就榮譽
鄭法雷,從醫40年,1979年後主要從事腎臟病的臨床、研究和教學工作,研究重點為慢性腎病代謝紊亂與營養治療、腎間質纖維化機制與干預、腎小管病變及藥物腎毒性等方面的研究。八十年代與九十年代在國內首先報告慢性腎衰患者蛋白質、胺基酸代謝紊亂,率先套用必需胺基酸與酮酸治療慢性腎衰,並報告該療法改善蛋白質、胺基酸代謝紊亂與延緩腎衰進展的作用,該研究曾於1985年獲中國醫學科學院科研二等獎。此後在慢性腎衰代謝研究方面,又率先報告尿毒症患者食慾素、瘦素的變化與代謝性酸中毒的關係等。
曾兼任衛生部衛生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腎臟病分會高血壓與電解質學組副組長、北京醫學會理事兼北京腎病學分會主委,現為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分會常務理事、中華醫院協會血液淨化分會副主委、華北地區腎病協作組主委(組長)、北京腎病學分會名譽主委、北京醫師協會理事,以及中國血液淨化雜誌常務副主編、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誌副主編,國際老年腎臟病和泌尿科雜誌(英文)、中華內科雜誌、中華腎臟病雜誌、中華糖尿病雜誌、中華老年醫學雜誌、中國實用內科雜誌、腎臟病透析與腎移植雜誌、診斷學理論與實踐、北京醫學、臨床腎臟病等多種雜誌編委。
1988年後在國內首先報告IV型腎小管酸中毒的臨床與生化特點。
1991年後與同行協作,在國內率先開展紅細胞生成素的基礎與臨床研究,該研究199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獎。
在藥物腎毒性機制的研究中發現藥物引起細胞凋亡與細胞內的鈣離子濃度變化有關,與合作者共同獲得2008年中華醫學獎二等獎。
1993.3.後為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此外,歷任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兼中央醫藥衛生委員會副主委、主委,北京市委常委,中國醫學科學院基層委員會副主委、主委,及全國青聯委員、常委。
1997年後對馬兜鈴酸腎病的機制進行了研究,在國際上首先製作成功大鼠慢性馬兜鈴酸腎病動物模型,並首先報告腎小管上皮細胞轉分化是馬兜鈴酸腎病的主要發病機制之一,
2007年獲中國醫科院院校90周年優秀論文獎。曾承擔並圓滿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技部“八五”、“九五”、“十五”攻關研究項目,以及衛生部、醫科院等有關科學基金項目。
1980年後已發表各種醫學論文260餘篇,主編醫學專著3部,主譯1部,並參與28部專著的編寫。1985年獲中國醫學科學院科研二等獎。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7年獲中國醫科院院校90周年優秀論文獎。
2008年中華醫學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