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浙江浦江縣鄭宅鎮鄭宅村。鄭氏自南宋至明代,合食義居15世計330餘年,歷代屢受旌表,明太祖朱元璋賜稱"江南第一家",人稱"鄭義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鄭氏義門祠堂
- 地理位置:浙江浦江縣鄭宅鎮鄭宅村
- 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
- 始建:元惠宗至元三年(1337)
介紹,鄭氏義門詳細,江南第一家,禮義之家,孝感泉,浦江鄭氏義門規範,鄭氏十七房,
介紹
此宗祠始建於元惠宗至元三年(1337)。後屢經擴建,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擴建至五進兩廂計64間,號 稱"千柱落地",占地3000多平方米。嘉慶三年(1798)修建。建築持明初風格,規制恢宏,渾樸肅穆。祠內無蛛網鳥巢,蚊蠅也很少見。保存有元明迄清代碑刻、匾額20餘方,古柏9株傳為宋濂手植。1981年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列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附近之玄鹿山為昔時宋濂與友人修禊之地,並作"八景詩",有八景摩崖題刻。(《浦江縣誌》p365、563、567)
鄭氏義門詳細
江南第一家
這是個號稱“東方奇蹟”的中國式大家庭。鼎盛時期家族達3000 余口。每天黎明聞鐘聲即起,鐘響四下,
盥洗;八下,全體到祠堂聆聽訓誡,然後分男女集體進膳,然後各就所業:8歲以上男孩入家塾,16歲入大學;成年男子則從事稼穡、畜牧、園藝、運輸以及管理等等;婦女機杼紡織。晚間還碰頭商議次日生產。雍雍睦睦,耕讀傳家,秩序井然,生生不已。從南宋建炎初年,即公元1127 年開始,到明天順三年(公元1459 年),遭大火拆灶異居,先後綿延330 年,比我國歷史上盛世唐朝還多了半個多世紀,成了中國家庭史上的奇蹟。明太祖朱元璋封它為“江南第一家”。
江南第一家姓鄭,所在基地由當初一家繁衍成後來的一鎮,叫鄭宅鎮,在浙江省浦江縣境內。
江南第一家當年是鄭氏宗祠,前後五進,結構宏敞,風格古樸,與它儒家文化內涵極相匹配。主體建築有序堂,是可容納千餘人的大廳,至今保存完好。堂前古柏森森,更增添了端正肅穆的氣氛。據友人介紹,鄭氏宗祠距今七百餘年,但從來鳥雀不巢,蛛網不留,蚊蠅無跡,祠內歷代名人撰寫的楹聯匾額,一塊塊都清清爽爽,仿佛連自然界蟲豸蛇鼠,都敬畏這聲名赫赫的禮義之家。
禮義之家
一說禮義之家,腦海里立刻浮現出魯迅筆下那害死祥林嫂的殺人理教。但江南第一家似乎沒有這么可怖。
它內部實行共財聚食,一切生產資料歸全族集體所有,個人不得私置田產,私積貨財,60歲以上免去勞作,由宗族贍養。那時,古鎮不像現在,四周土地平曠,良田美池,古街古道,小橋流水,屋舍儼然。男人們晨興理荒穢,荷鋤走進白麟溪上十橋九閘,跟在橋畔曬太陽的老人“相見無染言,但道桑麻花”,真還有點怡然自樂,一個儒家模式的理想小國。
江南第一家禮義治家突出表現在家庭內部的人際關係上。明洪武14年,胡惟庸案震動朝野,有人檢舉鄭家與胡有涉。刑部差人來當地拘捕,鄭氏兄弟6人,競相入京承罪。最小的弟弟鄭氵是,力排眾議,毅然隻身辭親赴京,到了南京長兄鄭濂得知後,死活不同意,“我居長,當任罪”,與弟弟搶著要鋃鐺入獄。事情傳到朱元璋耳里,這位大老粗出身的君王大為感動:“有人如此,豈肯從人為逆?”非但沒罪及鄭氏,聖旨一到,竟提舉鄭氵是為福建布政司參事等。
大概有感於此,朱元璋在赦封鄭氏為“江南第一家”後不久,又送來一塊御匾,至今掛在有序堂正中:孝義家。下款還有一行小字:“江南風土薄,惟願子孫賢。”
孝感泉
從鄭氏宗祠出來,沿著古老美麗的白麟溪,友人帶我們來到古鎮另一景點———孝感泉。這是當年首創合族同居的始祖鄭綺的遺蹟。據傳,鄭綺事親為大,在當地是位有名的孝子,他母親“患風攣”,癱瘓在床30餘年,他“抱持以就便溲三十餘載”未有半句煩言。一年大旱,溪水乾涸,病母卻想喝溪水,鄭綺在溪邊“挖數仞仍不得泉”,急得他號啕大哭了三天三夜,感動上蒼,從地下突然湧出甘泉,這就是“孝感泉”的來歷。
如今的孝感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周壘起石壁,上有一亭,保護水質。我們用桶吊起一桶來嘗,果是清涼甘冽。據說大旱之年,白麟溪水枯絕流,而一米之隔的孝感泉仍像從前一樣,依舊水頭猛旺。鎮上計畫利用孝感泉水興建一座飲料廠,大家開玩笑說,這品牌的飲料不愁沒銷路,準保受天下父母的歡迎。江南第一家歷史上存在了330 餘年,始祖的期望沒有落空。但這並不仰仗於他綠林好漢式的盟誓。對子孫們來說,倒是他本人“事親為大”的篤行,更有感召力,為後輩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始祖以後,鄭氏又出了幾位有作為的賢德頭領。頭領人表率作用,再加上一整套治家的好辦法,莫說一個家庭,廣而大之,一方地域,一個氏族,何愁不長治久安!
浦江鄭氏義門規範
一.子孫倘有私置田業,私積貨泉,事跡顯然彰著,眾得言之家長。家長率眾告於祠堂,擊鼓聲罪而榜於壁。更邀其所與親朋,告語之。所私即便拘納公堂。有不服者,告官以不孝論。其立心無私,積勞於家者,優禮遇之,更於勸懲簿上明記其績,以示於後。
一.增拓產業,彼則出於不得已,吾則欲為子孫悠久之計。當體究果直幾緡,盡數還足。不可與駔儈交謀,潛萌侵人利已之心。否則天道好還,縱得之,必失之矣。交券,務極分明,不可以物貨逋負相準,或有欠者,後當索償,又不可以秋稅暗附,他人之籍,使人倍輸官府,積禍非輕。
鄭氏十七房
“鄭氏十七房”系鄭氏一支南遷後世居之地。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季弟友鄭桓公於陝西華縣立“鄭國”為王。五代時,社會動盪,戰爭頻繁,民不聊生,鄭氏一族三次舉族南下。據清光緒《鄭傳笈朱卷》載,鄭氏一支“宋南渡遷居靈緒鄉(今鎮海氵解 浦一帶)擇山之陽塘路沿,稱路沿鄭。傳六世之後,分居十七房,始祖賁,明貝也 贈登士郎,晉封林郎”,後繁衍成族。現存“鄭氏十七房”絕大部分為清乾隆至光緒年間建築,現有鄭氏群宅住民335戶,1024人。
鄭氏十七房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現存建築面積4萬多平方米。絕大部分為清乾隆至光緒年間建築,今留有恆德房、恆祥房、三房堂房、大祖堂房、後堂樓房、立房、新房、四份頭、老陸家、大弄、東弄、後新屋、河跟沿等“四水歸堂”的單進和多進滌宅大院10餘幢,二層磚木結構。馬頭牆、廂房、石雕、牌坊等,具有一定的特色。廂房與廳堂的構築風格融為一體。群牆外,牆河環城,綠水垂柳,家家有埠,四周有橋,宅中有街,街中有市。建築具有江南水鄉風格,又兼有宮殿般的布局結構,中軸線、橫軸線極為明顯,經過歷代增擴,建築規模恢宏,工藝精甚,畫梁飛檐,精雕細刻。宅內還保留著還遺留著乾隆年間成親王親筆題詞“淇水煙波半含春色”的木刻手跡。在村民中還保留著清代牌樓石刻“聖旨”匾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