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林曦

鄭林曦(1914~ ),新野縣城關鎮人,原名錨麟,又名之東,筆名含華,當代漢語言學家,文字改革研究者和活動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唯一
  • 出生地:新野縣城關鎮
  • 職業:當代漢語言學家
  • 代表作品:《中國文字改革》
人物經歷
民國22年(1933年)考入北平大學(今北京大學),次年轉入清華大學中文系,從師於朱自清、王力等。民國26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任武漢青年救國總團宣傳教導部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27—28年(1938—1939年),在周恩來郭沫若領導的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任抗敵宣傳隊第三隊隊長,民國32—38年(1943—1949年),先後主編《新華日報》、《人民日報》副刊,並任新華社文化教育負責編輯。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國文字改革協會理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研究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語文》雜誌編輯委員,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研究員、國語推廣處長等職。
他在上大學時便致力於文字改革,編輯《大眾的文字》半月刊,還在重慶《新華日報》上發表《新路》連載文章。
1949年他編著了《中國文字改革》、《常用字表入《增訂常用字表》,並把《國語三千常用詞表》譯為英、法、日文。國內也出了藏、英、漢對照本,還編出了《現代漢語通用字簡化全表》和《異體字整理表》及《精簡漢字字數的理論和實踐》等。
在中國文字拼音化問題上,他編出《漢語拼音字母十課》、《漢語拼音常識》和《拼音識字字話讀本》等。同時,還切實解決了首都路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上藥名的拼寫方法。
1956年,他在《教師報》上開闢“國語教學”專欄,協助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製作了多種推廣國語和漢語拼音的留聲片。後來他又提出了“用拼音字母推廣國語”,組織籌辦了第一屆全國國語教學成績觀摩會。
他對現代音韻,也有許多研究和發現。民國32年(1943年)在《新華日報·副刊》上發表書評,介紹並評論了羅常培主編的《京俗曲百種摘韻》。1962年9月19日,在《光明日報》上發表《國語詩歌有多少韻》,繪製元音韻點陣圖,首創“韻位”學說。發現了漢語詩歌押韻的原理,並編著《怎樣合轍押韻》,發表了他關於詩韻研究的意見,成為一家之見。1963年應《人民日報》編者之約,辟《論語說文》專欄,連續發表了近30篇文章,在社會上產生了一定影響。1981年3月《人民日報》恢復了《論語說文》欄目,他繼續撰文,幫助民眾解決有關的語文問題。數十年來,他寫有專著或讀物10餘種,論文130多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